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

最近,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被曝在多地展开商标维权,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11月18日,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官方微博@大参考 报道称,河南焦作多家逍遥镇胡辣汤店的商户,因门牌上使用了“逍遥镇”涉嫌侵权被“逍遥镇胡辣汤协会”起诉。

逍遥镇胡辣汤一波未平,潼关肉夹馍一波又起。据@大象新闻 报道,自11月21日开始,数十家带“潼关”字样的肉夹馍小吃店被指涉嫌侵权,而维权的是陕西一家名为“潼关肉夹馍协会”的机构。商户要想继续使用“潼关肉夹馍”这个商标,则需缴纳99800元。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于该事件影响的广泛性,1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此事件进行回应称,逍遥镇胡辣汤作为普通注册商标,其注册商标所有人无权以收取会费的形式维权;潼关肉夹馍作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其注册商标所有人无权在潼关地区以外收取注册商标许可费并要求加盟,也无权禁止潼关特定区域内的商户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中的地名。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2)

11月26日,潼关肉夹馍协会向全国潼关肉夹馍经营者道歉,并做出承诺:立即停止对全国潼关肉夹馍经营者的维权行为。

“逍遥镇”“潼关”商标侵权风波引广泛关注和争议

新浪舆情通(yqt.midu.com)数据显示,统计时段内,“逍遥镇”“潼关”商标侵权事件分别在全网引发8.8万条和11.12万条相关信息,舆论关注度较高,尤其是逍遥镇胡辣汤和潼关肉夹馍在网民群体中有一定知晓度和美誉度,两起商标侵权纠纷一经曝光后便逐渐发酵成为网络热点事件。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3)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4)

与此同时,涉及商标侵权以及协会收取加盟费等权益纠葛,两事件传播发酵过程中伴随着强烈舆论争议。1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商标侵权事件作出回应,明确了“逍遥镇潼关肉夹馍无权收加盟费”的事实,相关协会的维权行为使得舆论争议再起,且事件相关敏感信息攀升至峰值。

舆论高度聚焦事件维权进展和地名商标使用

经分析,“潼关肉夹馍”“逍遥镇”“商标”“协会”等成为相关事件网络传播的核心词,“侵权”“维权”“地理标志”“地名”“加盟费”“会费”等同样成为传播热词,一方面,小吃协会与商户之间的商标维权进展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网民对两个商标都涉及地名的问题以及行业协会通过所谓收取会员加盟费等形式维权的做法高度关注。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5)

据政企舆情大数据服务平台新浪舆情通(yqt.midu.com)统计,#卖肉夹馍带潼关俩字被告# #潼关肉夹馍协会道歉# #潼关肉夹馍注册人无权收加盟费# #逍遥镇潼关肉夹馍无权收加盟费# 等围绕商标维权进展话题的提及量较高,由此可见公共舆论对商标纠纷的持续关注和讨论。

逍遥镇胡辣汤和潼关肉夹馍行业协会维权至此,部分舆论发出协会假借维权途径收取“会员费”的质疑。#你如何看待各种协会商标维权# #协会有权利对地方美食进行商标维权吗# #协会起诉商户到底是维权还是敛财# 等衍生话题的提及量同样较高,协会进行商标维权的正当性和协会的权威性正引发网民多方解读。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6)

@中国经济网此前发布微博质疑称,潼关肉夹馍协会把集体商标当成摇钱树,通过滥权滥诉来敛财,不仅损害了法律尊严,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这样的所谓“协会”,还不如不成立。

媒体介入传播及时廓清舆论争议

此次商标维权风波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参与发声。新浪舆情通统计显示,时间段内,央级媒体先后发布686条事件相关报道,省级媒体的相关报道量为1239条……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7)

核心传播媒体中,@央视新闻的影响力较大,达到169949424849;另外,事件还吸引了@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网等用户的关注,影响力分别为36393879327、46391836590。媒体的持续报道和发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的负面情绪。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8)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9)

来源:央视网

正义网发文称,对商铺而言,这次被诉也是一堂很好的法治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放任式发展的经营模式显然已过时,也不科学。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是经营者的一份“必点套餐”,不仅可以在源头减少陷入不必要的争端,也能保障自身权益不被损害。

后续舆论关注或形成长尾效应

观察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风波的网络传播热度指数可见,该事件的传播效力较强,社会影响较为深远。11月25日,事件热度峰值达到77.6;1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情况回应与说明后,加速了的事件的“降温”,但后续舆论关注或形成长尾效应。

贵州商标打假(敛财还是维权逍遥镇)(10)

尽管小吃协会的维权行为被叫停,但诸如集体商标权利保护与滥用的边界等公共议题仍聚焦起舆论目光。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晓青提出,针对此次商标维权事件,“如何认识地名商标注册、集体商标地理标志的合法性以及相应的注册商标专有权的保护范围”“经营同类商品的商家能否使用相应的地名”两个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数据说明:本文由MIDU蜜度撰写制作,数据来源于新浪舆情通、铀媒、蜜度索骥、数咖、蜜度版权通、微热点等蜜度旗下数据智能产品,部分引用外部公开数据与资料。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