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行当里有什么(京剧后台有哪些术语)

今日推送之《后台术语注解》录自《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作者波多野乾一(1890-1963),日本新闻记者、汉学家。《京剧二百年之历史》原名《支那剧及其名优》,民国十四年(1925)出版。民国十五年鹿原学人译成中文,由上海大报馆出版,改今名。

京剧的行当里有什么(京剧后台有哪些术语)(1)

波多野乾一

 「只」:一与十,「蛋」:二,「阳」:三,「梨」:四,「摸」:五,「龙」:六,「阳」:七,「扒」:八,「秋」:九。 

 「碰」:戏中遇冲突抵触处谓之碰。如与锣相碰曰碰锣鼓。 

 「砸」:演戏疵病叠出,谓之砸。如失败曰唱砸了。 

 「漏」:演者精采夺目,屡得台下采声,谓之漏。何时登台,亦曰何时漏。

 「粉」:谓演戏亵谍也。一曰浪,又曰劲儿。 

 「治事」:后台管事之谓。 

 「贯串」:无戏不能演之谓。 

 「服诌」:佩服之谓。 

 「卯上」:出台使劲卖力之谓。 

 「过道」:戏中扮院公者,谓之过道。 

 「拿翘」:自高身价,临时与人为难,谓之拿翘。 

 「放汤」:戏完客散之谓。 

 「打卦」:不善学人,取貌遗神,谓之打卦。 

 「挂座」:谓能叫座也。 

 「带彩」:戏中扮神仙者,两鬓加装红布球,谓之带彩。 

 「吊场」:正角化装未竣,配角先上敷衍看客,谓之吊场。 

 「冒场」:不应上,而误上,谓之冐场。 

 「冒调」:所唱调门突过原定调门之上,谓之冐调。 

 「马前」:时间局促,将戏词减短,谓之马前。 

 「马后」:时间尚早,或某人化装未竣,授意场上角色延长,谓之马后。 

 「吗儿」:恶其言多,止其勿谈之谓。 

 「挂刀」:外行入班拜师,谓之挂刀。

 「攒锅」:剽窃他人之戏,谓之攒锅,又曰攒桶子。

 「耍阴」:奸刁狡猾之谓。 

 「开绞」:台上斗趣之谓。 

 「打朝」:帝王登场,先上朝官,待帝就座,上前参见,谓之打朝。 

 「亮相」:出场至台口,作一全神贯注之表情,谓之亮相。 

 「起坝」:主帅登场,先上四将起坝,服色不外红绿黑白四种,亦有单人独骑起坝者,如铁龙山之姜维,珠帘寨之李克用,其式两臂左右开弓,两足左右踢,盖即束装待命之意也。 

 「跥泥」:靠靶武生,买弄腿劲,一足挺直,一足作金鸡独立势,谓之跥泥。 

 「口形」:手下扮飞禽走兽之谓,如扮虎曰虎形,扮蝶曰蝶形,每扮一次,得银一角,后台有定例。 

 「放水」:唱时忽忘戏词,混用他剧词句,谓之放水。 

 「帅腔」:唱时陡使好腔,出人意外,博得看客全彩者,谓之帅腔。 

 「贫腔」:行腔使调,任意延长,发音奇异,聆之刺耳,谓之贫腔。 

 「挖门」:谓龙套单数一三五七等,由上场门出旁立,让双数二四六八等,行至台中,俟主将出场,然后再行至下场门对立。 

 「过河」:武剧双方互易地位,谓之过河。 

 「漫头」:打两个回合之谓。 

 「郎郎」:板

 「钳老」:板数 

 「堂箝老」:大鼓 

 「滑水」:大锣 

 「向尖」:小锣 

 「水叉」:钹 

 「扯铃」:二胡 

 「扯手」:京胡 

 「胡胡」:梆子胡琴 

 「□虱」:月琴 

 「昇登」:三弦

 「撇嘴」:笙 

 「腰心」:箫 

 「斲老」:笛

 「变令」:琵琶 

 「尖奎」:唢呐 

 「羊气」:外行唱戏,不中绳墨,谓之羊气。 

 「拉矢」:力竭声嘶之谓。 

 「飘宇」:咬字不准之谓。 

 「切口」:念白不脱土音之谓。 

 「坐包」:凡遇堂会,脚本不敷支配,须指定数人,担任零碎,遇有缺角,即行庖代,戏完始可卸责。坐包云者,即谓一日之戏,包于一人,且须坐而代之。 

 「分包」:包戏分任配角之谓。 

 「抢背」:以背落地斜翻之筋斗,谓之抢背。 

 「壳子」:高跌以背落地之筋斗,谓之壳子。 

 「吊毛」:似空心筋斗,落在原处,谓之吊毛。

 「旋子」:横身圆转之悬空筋斗,谓之旋子。 

 「垜鼎」:手足齐下之谓。 

 「甩叉」:由台上甩下排一字,谓之甩叉。 

 「建子」:双腿落地之谓。 

 「台扑」:虎跳而上之谓。 

 「台漫」:悬空筋斗之谓。 

 「台提」:仰面翻下之谓。 

 「接头」:武剧正角战后,两打英雄接上,谓之接头。 

 「一翻」「两翻」「分水」「走边」「元宝」「穿猫」「大翻」「小翻」「前翘」「后翘」「开挡」「连环」「卦虎」「卧鱼」「扞饼」「划车」「大鼎」「滚台」「汗水」「单提」「单扯旗」「蝎子扒」「倒扎虎」「雪里翻」「双飞燕」皆武行术语。其义甚明。无须加注。 

 「打瓜筋」:骗取包银,杳如黄鹤,谓之打瓜筋。 

 「前顾眼」:此为梆子班中术语,谓出言不逊,顾前不顾后也。

 「甩气椅」:人死以红巾覆面,谓之甩气椅。 

 「汽眼儿」:闷绝复苏起倒板之谓。

 「坐公堂」:班中发生要事,由管事者集众开会,谓之坐公堂。

 「劈排叉」:谓以右足勾左足,直挺其躯,侧向而扑,类于武生之殭尸倒,打棍出箱范仲禹有之,令人指为吊毛实误。

 「僵尸倒」:武生直立后倒,潞安州之陆登自刎时用之。 

 「撒手锏」:拿手戏之谓。 

 「斜衚衕」:八龙套出场旁立,让主将出台之谓。 

 「倒脱靴」:各将卒随主帅后从行之谓,按龙套应先行开路,今反之故云。 

 「双进门」:龙套左右分出,走一圆场,再至主将前站立。 

 「双龙取水」:龙套两队分头,大绕圈子之谓。 

 「乌龙绕柱」:梆子旦之跌扑戏用之。 

 「落地十三响」:恶虎村黄天霸用之。

(《京剧二百年之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