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小故事简短(一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励志小故事)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朝名臣,书法家,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他的书法浑厚有劲,对后世影响颇大,过去千年到现在,仍受到世人厚爱,不愧为一代大家。
黄泥习字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就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擅长书画,母亲也是一个明事理的好女人,从小就教他习字读书,颜真卿也很用功,只是家境不宽裕,没有钱买那么多纸笔,家里也正为这发愁。
一天,颜真卿高兴对母亲说,我们不用买纸笔了,我也可以练字,说着他举着一只碗和一刷子,在空地上写起字来,原来他用泥桨和水当墨,用刷子当笔,确实让人佩服。正因为他的刻苦好学,长大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辞官拜师
颜真卿26岁就科举中了进士,在朝中做了校书郎,后来去了地方做了县尉,得知当时的书法家张旭在那,而且书法确实了得,于是便决定辞官去拜师。张旭见了说,你的字已经很不错了,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怎么可以为了习字,耽误正事呢?你只要多加练习,字就有进展,不必拜我为师。听了张旭这么说,颜真卿回到家,可是总放不下向张旭习字的事,于是又来拜师了,张旭见凶如此决心,便收下他,悉心教导。这于是就有了颜真卿的字精神饱满,厚重朴实,刚健雄壮的特点。人们因为喜爱,便称之为“颜体”。
御史雨
颜真卿书法有成之后回到长安,做了监察御史,一次来到陇右(现西北一带)巡查,发现一个冤案,牵连众多,当地官员怕事,一直没有办下来。说来也怪,因为这事,当地几个月没有下雨了,干旱严重,颜真卿决心彻底查清此案,为冤案平反,经过明查暗访,终于把案子水落石出,解救了蒙冤之人,惩治了失职官员。相传,案子结了后,当地下了几场很大的雨,人们纷纷都说这是“御史雨”。
誓师平乱后来颜真卿去了平原当了太守,当时节度使安禄山想要谋反,颜真卿也早已料到,平时加高加固城墙,准备了许多粮草,训练将士,做好准备。755年,安禄山果真起兵造反,马上就要进攻平原,颜真卿招集将士,奋起抗敌,由于他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将士们很受鼓舞,安禄山久攻不下,便派人劝降,颜真卿叫人把劝降这人砍了,不为所动。正因为他坚守平原,达到牵制了安禄山许多兵力,为平定安史之乱做了很大贡献。
祭侄文稿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他的兄弟颜杲卿父子被安禄山残暴杀害,还有全家三十多口遇难。颜真卿得知后悲愤不已,就连他的小侄子那么小也没放过,惨死在屠刀之下,不由得泪流满面。为了寄托哀思,写了一篇祭文,越写越快,越写越伤感,国恨家仇凝聚在笔端, 一篇苍凉悲壮的祭文一气呵成,其中有许多枯笔,是来不及蘸墨而成的,可见当时的心情,后来,这篇《祭侄文稿》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名垂青史
公元782年,准西节度使李希烈造反,由于在朝中颜真卿太正直,得罪不少人,有人向唐德宗献计,说要派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去劝降,就可以平息战乱。这个人就是颜真卿,满朝文武都为颜真卿捏一把汗,李希烈是一个凶狠残暴的人,谁去都是死,颜真卿不怕,知道是个什么结果说,我都75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如果能免除一场战争,死也值了。到了李希烈营中,没有想到李希烈非不接受颜真卿的劝降,反而要颜真卿归顺他这边,被颜真卿断然拒绝。李希烈没有让颜真卿屈服,又不放他回去,在785年他派人处死了颜真卿。他的忠诚和道德被人所崇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书法遗产,千百年来受到人们敬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