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中学建校百年(廉江中学赋巨石揭幕)

廉江中学建校百年(廉江中学赋巨石揭幕)(1)

2019年11月2日,廉江中学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籍此之际,《廉江中学赋》巨石揭幕。廉江中学张旭校长、《廉江中学赋》作者张艳丽女士、95届校友罗家其先生、99届校友陈宗仁先生,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参加揭幕仪式。据悉,《廉江中学赋》巨石由95届校友罗家其先生、99届校友吴尚晓先生捐赠。

廉江中学建校百年(廉江中学赋巨石揭幕)(2)

廉江中学建校百年(廉江中学赋巨石揭幕)(3)

廉江中学建校百年(廉江中学赋巨石揭幕)(4)

《廉江中学赋》作者张艳丽女士

廉江中学赋

张艳丽

岁逢己亥,恰吾校百年华诞。回首往昔,开鸿业,履大道⑴,萃英杰,筚路蓝缕以肇基,栉风沐雨以致远⑵。而终成粤西名校,岭南明珠。感之慨之,赋以记之:

巍巍南岭,湛湛廉江;郁郁文脉,琅琅学堂。钟灵毓秀之府,人杰地灵之乡。龙腾九洲,碧涛激荡四海;凤鸣三台,清声⑶闻达八方。

飘零晚清,海风浩荡。一声霹雳,唤赳赳古国⑷于方醒;万里岭南,涌滚滚新潮乎泱莽⑸。仁者远虑,续邹鲁以修文事⑹;吾校赫赫,承天时而灿橙乡。椎轮既起,大辂可望⑺,初心恒在,数迁何妨?风云际会,丹心尽染铁骨;俊采星驰,粉笔疾书华章。菁菁者莪⑻乐育群英,泮水紫芹⑼常发奇香。

世纪风生,鼎新革故;南国春早,激浊扬清。大潮起,万物竞,鱼龙聚,人心腾。铜鼓阵阵,唤来惊天雷雨;群雄嚣嚣,时起卷地风云。百年红楼,鹰隼试翼;九洲江畔,骐骥竞蹄⑽。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焚膏继晷,树蕙滋兰⑾。百载披肝沥胆,弦歌不辍⑿;多方凝力聚道,公仆折躬⒀。是以莘莘学子蟾宫折桂,华山论剑金榜题名。

凤凰树茂,岁岁如霞似锦;玉兰花开,几番春华秋荣。黄鹤楼外,几多懵懂书声切切;三台山上,些许朦胧月色悄悄。氤氲书香,春花争艳;旖旎云网,柳丝飞扬。敬师之心红于秋叶,强健之体傲欺寒霜。教者非唯句读,所重者,传道也,受业也,解惑也;学者岂只正心,常思者,修身矣,齐家矣,治国矣!故秉出世之姿,观千剑不忘潜心施教;习入世之学,操千曲乃得融会贯通⒁。心怀仁德,向东坡借来千秋文气;指点沧海,问苍天我辈可主沉浮?

嗟夫!天地不言,难舍仁爱;世之不朽,首推立德⒂。千秋伟业,百年恰风华正茂;育人大计,根基当惟德惟仁。以仁处世,自可振纲立纪⒃;立德树人,必能奋武揆文⒄。

乃为颂曰:

鸿蒙方启,教化分疆⒅,

仁育万物,德风流长。

九洲浩浩,源流汤汤,

琼波万里,风正帆扬。

三台巍巍,龙凤竞翔,

永庚其脉⒆,文运恒昌。

鹏抟九天,其翼奋张⒇,

旭日喷薄,其道大光!

简注:

鸿业:大业。履:音吕,本意是鞋子,这里做动词用,意为实行。萃:荟萃,聚集。

筚路蓝缕:筚路,指柴车;蓝缕,破衣服。意思是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肇基:肇,音照,意为开始,引发。肇基是开始建立基础,打基础。栉风沐雨:栉,音志,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清声:清美的声誉。唐李商隐有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里指廉江学子在学业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学有所成,列身显贵。

赳赳:音究,勇猛神武的样子。

泱莽:音央蟒,浩瀚、广大的样子。

仁者:指廉江中学创办人、廉江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邹永庚先生心怀大爱,倾心教育。邹鲁: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这里用“邹鲁”又暗含邹永庚先生治教办学的盛举。修文事:文事,指文化教育事业。廉江中学第一首校歌,由邹永庚先生填词,其中写到:“武事兮且休,文事兮未修。”

椎轮:椎,音追,无辐车轮,比喻事物草创。大辂:辂,音路,玉辂,天子所乘之车。

菁菁者莪:语出《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 菁菁:音经,草木茂盛。莪:音鹅,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生长在水边,生命力顽强,指人才的成长。《诗经》有注本说:“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后世用“菁莪”指育材,是对培育人才的赞美。

泮水:泮,音盼,指古代学宫,泮水,是学宫前的水池,形状如半月。《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芹,种在泮水中的水芹,有香气。明·刘基《送赵元举之奉化州学正》诗曰:“泮水紫芹香可揽,倚看待佩乐菁莪。”

鹰隼试翼:隼,音损,一种凶猛的鸟。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曰:"鹰隼试翼,风尘翕张。"试翼,尝试飞翔。骐骥:音奇迹,千里马的别称。竞蹄:争先恐后向前奔跑。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经世致用:是指学问要有益于国事。这个词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焚膏继晷:膏,音高,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音鬼,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语出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树蕙滋兰:树,培植,培养。滋,栽种。兰和蕙都是指兰草。树蕙滋兰指培养有美好品质的人才,多用来形容学校或老师育人的高尚行为。

弦歌不辍:辍,音绰,停止,中止。意思是以琴瑟伴奏而歌诵不停,用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出自《庄子·秋水》"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这里影指廉江中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面对艰难与困境,坚持教育本真,不改初衷的高尚节操。

折躬:折,音蛇,折躬,意为鞠躬。

秉:音丙,意为秉承。出世、入世:出世与入世最初来源于儒家跟道家两派的学说观念,儒家提倡积极入世,帮助世人,贡献社会;而道家则提倡隐居山林,独守高洁的情操。上句写教师淡泊名利,以出世的姿态献身教育事业,下句写学生积极进取,以入世的心态来学习治国安邦的才能和本领。观千剑、操千曲:语出《文心雕龙》:“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形容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掌握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

嗟夫:犹嗟乎。文言文中用在句首的感叹词,无实意。天地不言,难舍仁爱:天地不会说话,但却以广博的仁爱之心养育世间万物。世之不朽,首推立德:世间之事,如果要做到永垂不朽,首先要做到树立圣人之德。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

语出汉崔瑗 《座右铭》:"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这句意为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奋武揆文:揆,音魁,施行,实施。意为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出《书·禹贡》。

此句从天地初开写起,点明人类愚昧与文明的分界线就是学习的出现、教育的出现,教育的博爱、仁德源远流长。

永庚:永远延续。这里又暗含廉江中学创始人邹永庚先生的名字。

抟:音团,指鸟类在高空盘旋飞翔。奋张:奋力张开。道:指教育精神。其道大光,语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摄影/陈希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