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诗朗诵的李清照古诗词(李清照夏日绝句给孩子讲故事读古诗)

适合小学生诗朗诵的李清照古诗词(李清照夏日绝句给孩子讲故事读古诗)(1)

李清照画像

我们先来读一遍这首诗,再来看看诗里藏着什么故事,最后,我还会教你一个背诵这首诗的小窍门。

夏日绝句

[南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讲的是: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的豪杰,死去之后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直到现在还在思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逃回江东。

诶,听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诗里写的项羽是谁呀?江东又是什么地方?他为什么不肯回去呢?

那么今天我就给你讲讲,项羽的故事。

项羽是秦朝人,他的家乡在长江下游,这块地方就是李清照在诗里写的“江东”。项羽从小就爱舞刀弄枪,喜欢练功夫,他的梦想是要成为一个大英雄。终于,机会来了。在项羽二十几岁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皇帝非常残暴,搞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农民纷纷组织军队起义抗争。项羽的叔叔项梁也在家乡召集了八千名士兵,成立了一支队伍,要推翻秦王的统治。

项羽的部队作战勇猛,很快,他手下的队伍就从八千人壮大到了几十万人,他也从一个小将领变成了著名的“西楚霸王”。

这时候,麻烦来了。项羽有个老对手名叫刘邦,两个人本来是好朋友,但是为了抢地盘,抢来抢去变成了敌人。项羽和刘邦谁也不服谁,怎么办,最后只能通过打仗来解决了。

刘邦召集了很多很多军队,把项羽围困在一个叫垓下的地方。光围起来还不算,刘邦还命令手下的士兵用项羽的家乡话唱歌。这一唱可不得了,项羽那边的士兵本来就又累又饿非常辛苦,一听到家乡的歌谣,都开始思念亲人,大家抱头痛哭,谁也不想打仗了,只想赶紧回家。

项羽一看,大事不好,再这么下去非被刘邦困死在这里不可,他赶紧带了八百名愿意继续追随他的士兵往外逃。一路打打杀杀,好不容易冲出了包围圈,这时候,项羽手下只剩一百多人了。更倒霉的是,这一百多人还迷了路,问路的时候又被一个农夫给骗了,不仅没找到大路,还走到了大泥坑里,被刘邦的军队逮了个正着。又是一场恶战,等项羽再次杀出包围时,身边只剩二十几个人了。更多亲子课程,更多好课加anzhi7133

项羽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部下说:“我带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经历过七十多场战斗,抵抗我的人不是被我打败就是向我投降,所以我才能当上霸王。今天我被困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不会打仗,而是老天爷不支持我啊。现在到了一决生死的时候了,我要为你们痛痛快快地打一场漂亮仗,我要连胜三次,让大家知道,不是我项羽不能打,而是老天不帮我!”

说完,项羽带着这二十几个弟兄再次冲了出去,他果然说到做到,连续三次打败了敌人的进攻。

可是,当敌人再一次发起进攻的时候,项羽是真的打不动了,他只能往后撤退,退回到乌江边。说来也巧,江边刚好停着一艘小船。船主人招呼项羽说:“大王,您快上船,回江东老家去吧。咱们江东虽然地方小,但好歹还有土地,还有您的乡亲,回去之后,您还能继续做霸王。”

这真是绝处逢生啊,可是没想到,项羽苦笑了一声,说:“当年我从江东老家带了八千名将士出来闯天下,到今天他们全都牺牲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就算父老乡亲同情我,让我继续做大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再回去见他们呢?”项羽说完,把战马送给了船主人,自己转身继续战斗。

最后,项羽身负重伤,但他不愿意被敌人俘虏,于是在乌江边拔剑自杀了。

这就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

好,听完故事,我们再来看一看,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

作者李清照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金国的军队入侵中原,到处兵荒马乱打个不停,这种情况跟项羽所处的秦朝末期差不多。可朝廷里那些官员,只会逃跑,只顾自己的安全,不顾百姓的死活,丝毫没有项羽那样的英雄气概。

李清照虽然不能像男人一样参军打仗,但她心里一直希望能为国家的安定和平出一份力,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抵抗敌人的侵略。于是,李清照写下这首《夏日绝句》,想鼓励人们勇敢起来,像项羽一样战斗到最后一刻,就算失败了,也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其实这首诗里除了项羽的故事,还藏着另外两个故事,我也给你简单说一说。这两个故事就藏在前两句诗中,“生当作人杰”中的“人杰”指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张良、萧何和韩信。刘邦当上皇帝之后,说他们帮助自己平定了天下,是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中的“鬼雄”也有出处,这其实来自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一首诗——“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想要表达的也是爱国之情,即使自己为国家战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李清照用这三个故事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这种感情你从这首诗里感受到了吗?

我的公众号“安澜书房”(anlanshufang),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