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贺达源

一个城市的味道是什么?是成都老茶馆里香气四溢的盖碗茶,是广州西关小巷中的精致点心,是上海弄堂里浓油赤酱的五花肉,是京都旧巷中清新素美的寿司刺身。

这些独特的味道,不仅体现一个城市的饮食,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又是什么?朋友来深圳时,要带去尝尝什么本地特色小吃?每次回老家时,要给家人带点什么手信?相信是不少深圳人最烦恼的难题。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1)

令世界惊叹的“深圳速度”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缺少历史积淀和文化也成为深圳挥之不去的标签。事实上,从南头古城到大鹏所城,深圳有着上千年的建城史;从沙井蚝到云片糕,深圳有着独特的本地饮食文化。

年过古稀的深圳本土民俗专家廖虹雷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用零用钱买了一块云片糕的情景,“还未吃就香到喉咙,甜入心胃。”

合成号的云片糕作为深圳特色小吃已有120年历史,其第五代传承人陈淦忠表示:“希望能通过合成号,留住城市味觉记忆,焕新深圳历史文脉。”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2)

2011年深圳会展中心文博会现场,被沓米饼吸引的外国小孩,颠覆深圳印象,从深圳味道开始

每次外地朋友说想吃点本地特色时,赵兴总会犯难。作为一名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深二代”,他也不知道深圳有什么特色饮食,总会半调侃道,“小渔村没什么好吃的,带你去吃深圳市菜——椰子鸡吧!”

“开什么玩笑,椰子和文昌鸡都不是深圳的呢!”在朋友诧异的眼神中,赵兴只好解释椰子鸡是从深圳流行起来的。

而当朋友要走的那天,提出想带点深圳手信给家人时,赵兴更加犯难了。从北京的稻香村到广州的莲香楼,很多城市都有代表一城一味的糕点小吃,深圳却很难找到。

直到去了一次深圳市博物馆和南头古城博物馆后,赵兴才发现,原来深圳并非缺少历史积淀和饮食文化,只是被淹没在了飞速发展的经济中。

南头古城是深圳城市发展的源头,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即设东官郡,被学者定位为“粤东首郡、港澳源头”。到了明代,南头古城成了新安县衙所在地。南头古城博物馆中一段“南头繁会胜景图”的沉浸式视频,更是让赵兴身临其境地一览200年前的古城繁荣景象。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3)

清代新安县境图

“深圳这片土地,有7000多年人类活动史、1600多年城市史、300多年移民史。”廖虹雷也表示,“深圳并非从小渔村走来,而是有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

南头古城博物馆中的蚝墙,生动地记载了沙井蚝的兴盛。深圳博物馆中的合成号的云片糕,则是深圳馈赠给世界民俗文化的一份大礼。

“大鹏鲍沙井蚝,石岩柿子南山桃,龙岗鸡金龟桔,还有深圳云片糕。”这是深圳原住民中自清末流传至今的民谣。民谣中的“深圳云片糕”,是深圳本土文化和饮食习俗的重要代表,其历史已逾百年。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4)

1901年,"合成号"正式在深圳墟挂牌

据《宝安县志》记载:光绪27年(1901年),“合成号”商号在深圳墟创办,中外闻名的深圳云片糕正式投产。深圳历史长河中特色饮食不少,但形成品牌的老字号却不多,“合成号”即是重要代表。

“由于毗邻香港,深圳云片糕率先从香港、台湾引进奶油和白砂糖,作为云片糕配料,结合本地咸淡水交界处所产的大粒糯米,使它的口感与众不同。”深圳市宝安区传统文化协会会长陈淦忠对南都周刊记者介绍,“1911年,连接粤港两地的广九铁路开通,南来北往的旅客多将深圳云片糕作为捎带给亲朋好友的手信。云片糕开始大量销往内地,甚至卖到南美和澳洲,成为海外侨胞维系乡谊的纽带。”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5)

合成号云片糕,外观雪白,薄如纸片

上世纪50年代合成号生产的云片糕出口海外,为国家创汇作出重大贡献。云片糕也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深圳的集体记忆,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廖虹雷也是吃着云片糕长大的,他还记得六十多年前,每次路过位于深圳墟制饼工场的情景。“飘荡出来的饼香,就能满足嗅觉的享受。”在廖虹雷看来,一个地方的小吃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

解放后由于公私合营,“合成号”商号名称已不再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老工匠退休与改革开放后洋糖果涌入市场的双重冲击下,深圳云片糕等地方名优特产一度消失市场几十年。

2009年,作为合成号的第五代传承人,陈淦忠毅然立志恢复百年老字号,注册成立了深圳市合成号食品有限公司。

在深圳市、宝安区两级政府的大力关怀支持下,2015年合成号“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被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7年合成号入选第五批广东省老字号名录,成为深圳首个“广东老字号”。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6)

2019年,百年合成号复业,展示老宝安风土人情,服务市民和游客

陈淦忠用现代少糖少油的健康理念,生产云片糕、鸡仔饼等深圳传统名小吃,获得了市场认可,使“合成号”这一百年老店重放异彩。

以“合成号”为代表的的宝安四宝,曾获宝安区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推荐。在宝安历届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成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合成号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著名深圳云片糕、喜嫁礼饼等各类传统糕饼、老宝安本地粽、深圳月团(本土月饼)、公明腊肠、荔枝酒、广式年货等,还有二十四节气的食品,这些产品成为深圳地方特色旅游礼品,其中枧水粽、艾草饼制作配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7)

合成号宝安腊味三宝:公明腊肠

闻香识深圳,时至今日,深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家乡。合成号用百年时光,为每个深圳人沉淀出浓浓的“深圳情怀”,沉淀出独属味道,唤醒了深圳文化,成为了深圳人的乡愁。

“40年把我们带进现代化,民俗文化在我们身边却逐渐式微。”1946年出生于羊台山下的廖虹雷,见证了东门步行街从“老土村姑”变身为“时尚少女”的过程,却也目睹了城市化改造对文化积淀的忽视。

从荔湾区西关永庆坊到到潮州古城,从柳州螺蛳粉到沙县小吃,近几年来在各地考察时,多次探访古城和地方小吃,这让廖虹雷和陈淦忠备受鼓舞,“这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要弘扬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本土文化。”

早在2003年,深圳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在全国率先吹响“文化立市”的号角。饮食文化是深圳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8)

深圳首个本土民俗文化产业园

“很多城市都有一城一味,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除了生产产品,陈淦忠更多的精力用于将深圳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他还成立了合成号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糕点博物馆,吸引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前来参观。2014年,陈淦忠又说服自己1991年出生的儿子,学习云片糕制作技艺,并让他专职负责传统糕点传承保护工作。

在陈淦忠看来,合成号是深圳地方文化标志,传承城市味道,传播地域文化,是在这个新时代责任。

目前,陈淦忠正在为“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申请成为囯家地理商标食品,争取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随着社会各界本土文化的重视,“希望能通过合成号,留住城市味觉记忆,焕新深圳历史文脉。”

深圳没人情味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味道是什么)(9)

2019年,在合成号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举办的深圳首个非遗传习研学之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