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3何悯鸿人物分析(何悯鸿为什么这么招人讨厌)
作者:葛巾
(一)幸福的小孩讨人厌
《欢乐颂3》中有一个书香门第的女孩子,何悯鸿。
妈妈爱好书法,满室的书香墨韵。爸爸爱好摄影,经常与大自然沉浸一体。
同时也很爱这个女儿,时不时地寄美食、寄美景的图片过来让女儿共享。
何悯鸿刚毕业走上社会,挣钱能力欠缺,于是家庭一直提供支持,从没有给过她压力,让她能从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
反正就是教育专家推荐的那种和谐包容支持爱的家庭背景。
和何悯鸿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们都不无羡慕的戏谑:
幸福的小孩讨人厌。
这句戏谑半真半假,何悯鸿身上有两个标签,幸福是一个,讨人厌是另一个。
(二)教科书式的正确理念和知行不一
何悯鸿的道德感很强。
比如,她坚持文章的美育作用,文字该传输表述者的思想和信念,引导社会价值观。
比如,她认为不能在半夜抛下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离开。
这些理念都没错,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正确理念。
但何悯鸿错在没有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论没有联系实际,理想远离了生活。
传媒公司要生存,发布的内容就得有阅读量,就得去迎合市场,读者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
她上司说得不错,只有先抓住读者的胃,然后才能抓住读者的心,然后才会有人主动去听你的声音。
何悯鸿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明明是在低洼里求生存,吃着下里巴人提供的饭,却偏要去站在高岗上奏阳春白雪的歌,饭碗被打翻是迟早的事。
生活中的何悯鸿同样把自己放在高屋建瓴的位置,不分皂白地去同情一切她眼中的弱者。
室友余初晖的妈妈做保姆,被雇主竭尽所能的压榨劳动力,余初晖愤然带妈妈离开雇主,结果何悯鸿跳了出来,指责余家母女不该丢手。
余初晖不惯着,拽了她让她做志愿者献爱心照顾她眼中两位可怜的老人。
知行合一。有高度的道德意识,就该有匹配的道德践履。
那徐悲鸿呢?她用自己的行为生动诠释了《尚书》中的一句话: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仅仅看了一眼,还没进瘫痪老人的门就逃之夭夭了。
回到合租房还以攻为守,大骂余初晖无能,不能给母亲提供安稳的生活。
所以骂余初晖,只是因为余初晖像锥子一样,捅破了她赖以护体的道德屏障,让她看清楚了一贯高高在上的自己,其实是比众人更不堪的小丑罢了。
(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蝉
何悯鸿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共情能力,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设身处地的感受体恤别人。
朱喆不愿去参加妹妹的婚礼,大家都默契地避开这个话题,只有何悯鸿哪壶不开提哪壶,一再提醒朱喆“妹妹结婚”。
邻居叶蓁蓁半夜出门找人,内心是很希望何悯鸿能陪同壮个胆的,但她的邀请被何悯鸿漫不经心地拒绝了,何悯鸿大约从来没有想过,总是帮助她的叶蓁蓁也是个女孩子,在深夜出门是有一定的风险的,甚至都没有思考一下,凌晨两点,叶蓁蓁为什么要出门?
她一直过着被保护、被照顾、被担待的生活,就算瞥见旁人的烟尘困顿,也只会反问一句:何不食肉糜?
何悯鸿的网名叫“风露清蝉”,那自是源于虞世南的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以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被太宗李世民称为“五绝”,这首咏蝉诗确是他的自我写照,何悯鸿拈来,也是自我标榜清华。
清华吗?观众看见的何悯鸿只有无知和牢骚。
人贵有自知之明,硬要比蝉的话,何悯鸿最多算一只吃饱后在树荫下自鸣得意的蝉。
不知道人们听它的聒噪有多厌烦。
它也不知道,秋为何物。
【作者简介】葛巾,70后,码字原为稻粱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