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附近电影院(在光与影编织的梦里)
图 | @一只年糕酱
对于青岛而言,电影院是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对于生活在青岛的人而言,电影院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和回忆。这次,抛开台东夜晚的霓虹,街头巷尾的美食,追随台东的三大电影院,开启回忆的篇章。
遵义剧院
如果细翻青岛人的记忆,电影院总是与戏院、剧院分不开。比如提到台东的电影院,总是要提及遵义剧院,“剧院”二字总能混淆人们的记忆,说不清为什么不直接称作电影院。
其实,这就要从电影引进谈起。电影作为舶来品,放映初期,并没有专设的播放场所,一些电影的放映地点总是与茶楼、戏院等地重合。百年前,民众的娱乐生活主要围绕传统戏剧展开,“票社”和“票友”众多,当时传统戏剧在青岛文化消费占据重要地位。遵义剧院的前身就是戏院。
图 | @pixabay
1928年,一座大型的商业市场在台东建起。这座市场楼上设有小戏园、茶馆、说书场等,楼下搭建起一个小舞台,称为“商业舞台”。1939年“商业舞台”转由吕耕三、王逸尘、赵兰亭等人经营,改名为光陆大戏院,全称是光陆大戏院东镇分院。1942年东镇分院独立,也称光陆大戏院,这里经常上演京剧、评剧和地方戏。戏台上,唱念做打,演绎人间百态,戏台下众人围坐一排谈笑,戏台外更是另一番烟火气。
图 |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直到1951年4月市文教局接管,这座建筑先后经过两次修整,更新设备,增加座位,改名为遵义剧场。资料显示,遵义剧院的建筑面积在2651平方米,座位1225个,舞台设备齐全,除接待演出团体外,经常放映电影。后因老城改造、设备老化等原因,遵义剧院停止营业,万达广场在其旧址建起。
大光明
电影院
新中国成立后,台东一路迎来的第一位新朋友是大光明电影院,建于1958年,也是当时青岛市区内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20世纪50年代,国内每家每户并没有配置收音机和电视机,看电影也是人们为数不多看屏幕影像的方式。50年代到80年代间,商店和电影院门前常常会贴有电影宣传画,排队抢票的场面已是电影院门前的常态。与三五好友抢到票后,顺路在影院门口买些小零食,静候电影开场。
图 |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不同时期的观影规定有所不同,在一些人的回忆中,抢到票并不意味着顺利观影,尤其是遇到优质的影片时,人们要提前一个小时或者半小时在影院门口等候开场。即便有人抢到电影票,也可能没有自己的座位。
图 |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对号入座的观影方式对现今的我们而言已是稀松平常,不过这一约定俗成规定的形成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民国时期,许多青岛电影院实行的是循环放映、随时入场的管理模式。如果观众看完一部电影后,想要再看第二遍仍然可以坐在位置上等候下一场,或者电影放映一半时,观众仍然可以入场。政府在多次发布管理电影院的规则中提到“每场所之票亦不得超过座位数日”“不得任意加凳”,但是遇到热门影片,影院过道上依旧挤满了人。
台东电影院
虽然遵义剧院的前身在这三家中最早建设而成,但放映电影较晚。在“大光明电影院”存在以前,台东电影院的前身——慈光电影院是老台东唯一的一家电影院。
1939年,慈光电影院在云门一路建成。慈光电影院的开办条件比较差,设备陈旧,放映的影片都是十多年前的影片,播的次数多了,影片难免因磨损显得画质粗糙,胶片经常要切换倒数;座位都是大长椅,更不用提对号入座了,观众有些来得早些就选个舒服的地方,还可以挪一挪长椅的位置。影院门口向来比较热闹,耍把式、变戏法、说书、唱戏、卖小人书……让人应接不暇,许多孩子喜欢到这条街上凑热闹玩耍。外面商贩叫卖的声音加上,影院内的音响嘈杂,现今看来并不适合观影,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图的就是一个热闹。
图 |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后期经过市文化局拨款大修,改名为台东电影院,内部构造更为规范,设置700个座位,放映设备齐全,各种规格的影片都能放映。1991年改造1个大厅、两个小厅及电子游戏、旅馆等。
图 |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消失的建筑,逝去的光阴,都留存在名为记忆的篇章中。再翻阅,细细品味,共享与旧时光相遇的鲜活生动。
—END—
丨声明:本文来源于青岛市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