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晋升面试常见的100个问题(如何完成设计需求)
编辑导语:完成任何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设计需求也不例外,本篇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享了完成设计需求的方法,从三个层次展开讲述,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为交互设计师,最常做的工作就是按照产品给的设计需求完成设计。设计需求要分轻重缓急。非重点需求可以减少投入,但对于重点的设计需求,设计师应该如何去处理呢?
在大厂的这些年,我看到、亲历过三种类型的设计需求处理方法:
- 第一类:完成任务,保证设计质量;
- 第二类:完善设计需求,提出改进意见;
- 第三类:用户 业务视角,发挥设计价值。
这三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从低到高三个层级,侧面反映出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准。
一、Level1 完成任务,保证设计质量有些设计师会以「完成设计任务」为目标。在接到设计需求后,并不会做过多额外的动作,对着 PRD 即刻开工。
虽然这类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也会跟产品沟通,但他们始终对 PRD给予充分「信任」,即使有质疑也不会做过多的争辩或反驳。
设计成果
基本能够按时按量地完成设计需求;
中规中矩,不会出大问题但也不会有惊喜;
设计质量和设计评审结果主要依赖 PRD 的质量,设计稿有时会被前端和后端追问、质疑、或被要求补充交互细节。
设计评审次数、后期细节问题讨论的次数,会视设计稿修改情况而增加。
二、Level2 完善设计需求,提出改进意见
以这种方式承接设计需求的设计师,在接到需求后,通常会先深入分析、了解功能,会查看同类的竞品情况;对于 PRD 建立自己的理解,并在设计稿中有所体现。
在设计稿评审时,这类设计师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争取用设计优化后的方案替代 PRD 中的不足。
设计成果
在保质保量的同时,增加一些专业的细节、通用的规范;
使用设计思维和方法让产品的功能更加流畅、易用;
评审的过程中可能会与产品经理产生争论,可由前端、后端、业务方等对方案进行评估和取舍。
三、Level3 从用户视角出发,发挥设计价值
这种承接设计需求的方式更高级和专业。这类设计师不仅会深入分析 PRD 和竞品,在没有条件做用户调研时,也会把自己当成用户,使用用户视角来分析问题。
在接到设计需求时,这类设计师会根据 PRD 做这么几件事情:
1. 梳理用户的任务流程
用户的「任务流程图」也就是用户在本次需求中会经历的关键步骤的流程概述。它可以帮助设计师理清楚设计需求(尤其是新项目)中的关键节点。这么做的好处是:
- 从全流程视角,更清晰地理解产品功能和用户使用方式,以便于对流程做优化;
- 对关键节点进行检查和补充,比如在节点处会有哪几种判断逻辑、是否要对用户进行引导等等,既可以减少体验断点,也是给PRD 查缺补漏;
- 整理出明确的设计重点环节,设计发力更有侧重。
2. 拆解产品 / 业务的核心诉求
对于这类设计师来说,PRD 的内容只是「待办项」,不是最终「需求项」。比 PRD 更有价值的是产品 /业务目标,PRD 对于实现产品需求和业务目标来说,并不一定就是最优解。
从「业务需求」和「产品需求」推导出的「设计目标」对设计稿的产出更有指导意义,使设计师对产品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再定义。站在产品视角和用户视角,对 PRD 提出挑战和质疑,是这类设计师的工作常态。
3. 根据实现能力,提出多个方案
对于不完全确定可以实现的设计方案,这类设计师会在设计稿中画出 2-3 个方案,在评审中保持开放的态度,多方协调确定最优解。
4. 设计成果
保质保量地产出令其他人信服的设计思考和最优方案;
从用户立场出发,让产品体验更上一层楼;
从产品/业务目标出发,用设计为业务主动赋能,尽可能地发挥设计的最大价值;
前期思考得越全面,后期反复修改、评审设计稿的用时就越少,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以上这三种类型的设计需求处理方法,也可以看出一个设计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而当你不断地使用高级的工作方法来承接设计需求,你的设计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你可以看看你在平时接需求、做需求处于哪种状态和层级。这些思路和经验,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文由@ 元尧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