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龙虾细节很重要你学会了吗(关于小龙虾养殖你应该知道的)
文/ 天门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 程年成、张进
小龙虾整个产业链价值已经超过3000亿,目前我国没有哪个水产养殖品种能够与之媲美。然而纵观近3年的小龙虾养殖,可谓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小龙虾养殖火遍全国,几乎有稻田的地方都准备养虾,一年扩充养殖面积超过40%,达到2000万亩,其中包括大量投机的农民和嗅到暴利的跨界资本;2019年虾苗的巨大缺口将苗价推高到40元/斤的高点,潜江等地卖苗的虾农赚的钵满盆满。然而成虾的大量上市让虾价格跌到谷底,新进来的养殖者纷纷“折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小龙虾养殖泼了一盆冷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行业少了“砖家”声影,多了一些来自基层理性的思考:小龙虾”育养分区“核心要素有哪些?什么样的水体适合养小龙虾?如何将虾苗控制在“合理”密度?如何精准给小龙虾”补钙“?每一个问题都是小龙虾养殖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还没有科学的答案。因此,要养好小龙虾,我们还有很多基础科研要做。本文综述小龙虾蜕壳与生长的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并结合主产区田间调查数据来阐述养殖小龙虾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为养殖提供参考。
抱卵种虾
小龙虾苗
冬苗
一、小龙虾蜕壳是生长的前提
小龙虾只有蜕壳才会生长,而且蜕壳后身体比之前要增大20%左右。蜕壳后机体会快速吸水胀大,从水中吸收大量钙镁等矿物质使甲壳硬化,然后通过蛋白质的沉积和组织生长来替代体内的水分,完成生长,再进入下一次蜕壳周期。因此,充足蛋白食物对加快小龙虾蜕壳至关重要,贫乏的营养则会延迟蜕壳。
图1,小龙虾生长模型
小龙虾等甲壳类生长是呈阶梯式增长(小龙虾生长模型如下图1)。如果水体中硬度(主要是钙和镁离子)不够,则会导致小龙虾软壳,甚至无法蜕壳。小龙虾一生要蜕11~12次壳,每次蜕壳对它来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它每次蜕壳时间非常短暂,从开始蜕壳到完全蜕掉不到180秒。绝大部分时候在水体中见到的小龙虾或是刚蜕壳,或是正在准备蜕壳(见表1)。为完成一次短暂的蜕壳,小龙虾需要积累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来确保蜕壳的成功。因此,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钙镁离子浓度对小龙虾正常蜕壳与生长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小龙虾蜕壳受激素的调控,其中20-羟蜕皮激素和蜕皮抑制激素(MIH)被认为是一对主要的调节激素。在蜕皮前期,小龙虾机体内20-羟蜕皮激素浓度有一个显著上升的过程。蜕皮的过程伴随着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完成蜕壳后,需要从水体中补充大量的钙(总钙需求的80%~90%)来完成硬壳。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小龙虾的产量和成活率均增加。因此,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激素水平提升为小龙虾蜕壳的提供了内在基础,而水体中钙镁等矿物质对提高成活率和生物量起到重要作用。
虾稻田上水
虾稻田上水
虾稻田上水堆肥
二、环境因子影响小龙虾的蜕壳和生长
小龙虾身体被甲壳包裹,只有通过蜕掉旧的甲壳才能生长。蜕壳后快速硬壳是避免互相蚕食的关键。因此,环境中一切影响小龙虾正常蜕壳的因子都会影响生长。
目前认为影响小龙虾蜕壳的环境因子有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因子。物理因子,例如光照、温度等。光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照周期对甲壳类的影响。光照周期可以直接影响小龙虾的摄食和增重。例如控制光照周期研究表明,在16小时光照加8小时黑暗光照周期相比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光照周期下可以明显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和体重率,而对蜕壳无明显影响。温度对小龙虾生长影响则是多方面的。最新的研究表明,在21℃和25℃温度下小龙虾的摄食率,产卵率和孵化率较高,随着温度升高均显著下降;在25℃水温时小龙虾卵胚胎发育时间最短,且畸形率最低,在水温超过29℃时畸形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升高。因此,小龙虾养殖建议最适宜温度为21~25℃。
化学因子主要包括水体硬度、碱度、pH等水质指标。众所周知,小龙虾养殖需要补充钙镁。钙镁作为小龙虾蜕壳的第一限制因子,对小龙虾的蜕壳和生长有直接的作用。一般认为水体的硬度主要由钙离子和镁离子组成,水体总硬度在0~75mg/L,为软水;在75~150mg/L,为中硬度水;在150~300mg/L,为硬水。研究结果显示,在钙离子浓度65.5mg/L的水体,小龙虾增重最快。钙离子浓度过高(例如超过90mg/L)会对小龙虾产生毒性。碱度和硬度被认为是水体生产力指标。碱度直接关系到水体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而影响藻类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要肥水至少要保持水体40mg/L以上的碱度。因此,建议小龙虾养殖合适的水体为钙离子浓度为60~80mg/L,碱度大于40mg/L的中高硬度水。
一般认为水体呈弱碱性对养殖有利,这对小龙虾养殖也适用。低pH水体会干扰虾的体内离子调节平衡,进而阻碍生长。研究表明,相比在pH 8.2的水体,pH 6.8的水体中罗氏沼虾的蜕壳频率和增重均非常明显的降低,而成虾对pH的耐受性比幼虾要强。最新研究显示,在pH 7.8水体,小龙虾的成活率,增重率和蜕壳频率均最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水体pH的管理,尤其是对池塘底部的环境,在养殖后期池塘底部容易缺氧酸化,会影响小龙虾的蜕壳和生长。综上所述,相比养鱼,小龙虾养殖更应该重视硬度(钙镁),碱度和pH等水质指标。
生物因素包括密度、水草和寄生虫等。放养密度是影响小龙虾产量的主要因子。高密度不仅会加剧种内竞争,例如竞争生存空间、遮蔽场所和食物,导致互相蚕食,而且会形成密度胁迫,主要表现为食欲低下,抵抗力差,进而降低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最新的对小龙虾密度产量试验研究显示,在可控实验环境中,50尾/平方米的放养密度相比100尾/平方米和150尾/平方米的放养密度具有更高的成活率、增重率和蜕壳率。在营养等适宜的环境下,水草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小龙虾的遮蔽物。对甲壳动物的研究表明,遮蔽物能够显著减少互相蚕食和提高成活率。然而并不是遮蔽物覆盖越多越好。研究结果显示在放养密度为50尾/立方米和50%的覆盖率水草覆盖率下,小龙虾生长最好。因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覆盖合理密度的水草对养殖小龙虾具有重要作用。寄生虫主要是杯体虫和钟形虫一类营固着寄生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主要影响小龙虾蜕壳。
小龙虾精养塘
冬天的稻虾田
三、小龙虾主产区的水质特点
不同的养殖区域,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不同。例如在湖北潜江主要以虾稻为主,而在湖北汉川则主要是池塘精养。即使是同一个养殖区域,养殖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湖北监利小龙虾兼具虾稻和精养。湖北作为小龙虾养殖量最大,养殖技术最前沿的区域,无论养殖产量和养殖面积均在全国前列。然而,这些养殖模式在其他地方很难成功推广。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养殖户根据区域特点和历史原因选择适合本地的养殖模式,很难复制。例如潜江区域的虾稻养殖模式。另一方面是对小龙虾研究认识不够,盲目照搬模式,各种养殖问题接踵而至,导致养殖失败。因此,了解小龙虾养殖基本要求是前提。下面采取田间调查方法对湖北地区小龙虾主产区主要水源水质进行了调查。
表2是对湖北小龙虾主产区养殖水系水质调查检测结果。从表可知小龙虾养殖成功率高且养殖集中的三个区域分别是汉川、潜江运粮湖和监利,该地区水体硬度均超过200mg/L,钙离子浓度超过70mg/L;而天门和仙桃水体硬度分别为141mg/L和190mg/L,钙离子浓度为50mg/L和56mg/L,该地区小龙虾养殖成功率普遍不高,可能与水体钙镁离子浓度偏低有关。
表3是对潜江不同养殖区域水源水质检测结果。从结果可知,即使在同一个行政区域(潜江)内,不同的水源水体的硬度和钙镁浓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运粮湖和张金镇水体的硬度和钙镁含量较高,钙离子浓度均在70mg/L以上;而在后湖、浩口镇和熊口镇三个地方水系的硬度和钙镁含量较低,尤其是后湖和浩口镇两个地区水源水钙离子浓度低于30mg/L,说明该区域需要补充足量的钙镁来满足小龙虾生长需要。
水体钙镁含量作为甲壳动物蜕壳的第一限制因子,直接影响着小龙虾的养殖成功。了解不同养殖水体的硬度、碱度和pH等基本属性,对规划养殖和合理补充钙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实际养殖中,针对硬度和钙镁离子浓度较低的区域需要补充足够的量才能保证小龙虾养殖正常需求。
水样采集
天然食物枝角类
收获小龙虾
四、小龙虾养殖小结
小龙虾养殖难度很大,没有科学的头脑和深入的实践,很难持续成功。本文从小龙虾生长的必要条件——成功蜕壳,阐述了水体中钙镁和充足蛋白营养对蜕壳这一过程的重要作用,继而分析影响其蜕壳与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接着通过大量田间调查数据分析了主要产区水源水质特点,得出目前养殖格局和养殖模式是实践选择的结果。综上所述,小龙虾养殖必须围绕生长这条主线展开,通过合理选址和精细化管理,营造适宜的蜕壳环境、提供优质的营养和适宜环境条件,才能确保养殖成功。
小龙虾洞
小龙虾洞
【关键字】:小龙虾种苗管理水产养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