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为什么会有甜味(无糖饮料危害更大)

受访专家: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 钟 凯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无糖饮料为什么会有甜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无糖饮料为什么会有甜味(无糖饮料危害更大)

无糖饮料为什么会有甜味

受访专家: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 钟 凯

近日,无糖饮料站到了减肥话题的风口浪尖。有些人认为无糖饮料就是健康饮品的代名词,其不仅能减肥还不伤血糖,可以放心大胆地喝;但有些人认为“无糖饮料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不仅可能让人长胖,还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含有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到底能减肥还是增胖,对健康有益还是有害,权威专家的详细解读告诉你背后的真相。

为帮助公众更全面了解甜味剂,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等机构联合撰写《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简称《共识》),具体内容将于近期发布。9月2日,在第二届中国新消费健康产业论坛上,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就《共识》中的部分内容做了解读。

钟凯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甜味剂是一类食品添加剂,能够赋予食品甜味,大多数甜味剂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数十至数千倍不等,只提供较低能量或不提供能量,为有控糖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因其工艺性能稳定、安全性好,广泛用于糕点、饼干、调味品、糖果等食品和饮料。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有20种,包括低倍甜味剂(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和高倍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其中高倍甜味剂和赤藓糖醇几乎不提供能量,属于非营养性甜味剂。

甜味剂安不安全?

甜味剂在美国、欧盟及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有的品种使用历史长达100多年。甜味剂的安全性得到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食品安全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对所批准使用的甜味剂的科学评估结论均是: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对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品种以及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体规定,合规使用是安全的。

甜味剂能不能减肥?

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减少能量摄入,有助体重管理。然而国际上关于甜味剂与体重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主要是由于膳食能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选择甜味剂食品的同时,主动额外摄入其他食物,会导致膳食总能量无明显减少甚至更多。出现这种矛盾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的行为非常复杂,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总而言之,如果有减肥或控制体重的意愿并付诸行动,甜味剂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能量摄入。但如果指望甜味剂帮你减肥,而不去有意识地改变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恐怕会令你失望。如果选择甜味剂,觉得“喝无糖饮料不怕胖”,反而放飞自我,只怕胖起来的速度会更快。

甜味剂伤不伤血糖?

甜味剂几乎不会影响血糖,目前已被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选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示,喜好甜食的糖友可适当摄入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也指出,糖尿病患者适当摄入非营养性甜味剂食品/饮料是安全的。

但需要注意,低糖、无糖食品饮料并不一定“无能量”,建议消费者通过阅读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合理选择产品。比如高血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食品配料中可引起血糖升高的淀粉类碳水化合物,或参考医生建议选择产品。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糖醇家族的甜味剂有一个特点——吃多了会导致腹泻。因为糖醇在我们肠胃内不被吸收,或者吸收量小。大部分不被吸收的糖醇会积聚肠道内,提升了肠道内的渗透压,从而打破了肠道平衡,渗透压高的地方就会有更多水分,进而引起腹泻。这是一种一过性的渗透性腹泻,与日常生活中由微生物引发的腹泻不同,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同人对糖醇的耐受度差异较大,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关产品。▲(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淑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