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古战场湖北哪儿(历史的尘埃关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

关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历来说法不一,有汉川、汉阳、黄冈、武昌、蒲圻等。近年来通过研讨逐步趋向一致,但仍存有三种不同看法。

赤壁之战古战场湖北哪儿(历史的尘埃关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1)

[嘉鱼县境说]

《毛泽东选集》注、范文澜、天津师院《中国简史》等持此说。

《毛泽东选集》注指出:“赤壁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的长江南岸”。

范文澜认为:“二○八年,周瑜进军到赤壁(湖北嘉鱼县),用火攻法大破曹军。曹操不敢再战,率残军逃回北方”。

天津师院《中国简史》指出:孙刘联军“与二十多万曹军在赤壁(湖北嘉鱼)会战”。

[蒲圻县西北说]

丁力、陈可畏、冯金平等持此说。

丁力认为:“赤壁是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赤壁公社。位处长江南岸,峙立江边,山岩石壁呈赭红色,故曰赤壁”。“大江北岸就是乌林矶,今属洪湖县龙口公社,就是当年曹操兵败乌林的地方”。“赤壁的东边有一条陆溪,又名陆水,注入长江处有一小镇,名陆溪口,在今嘉鱼县西,即三国时代的陆口。孙权使鲁肃、吕蒙屯兵陆口,即此”。“解放后,有不少出版物把赤壁的地点注释错了”。“造成这种错误,恐怕是根据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辞源》说,‘赤壁,在嘉鱼县东北江滨’”。“本来,解放前,赤壁是属于嘉鱼县,但不是在嘉鱼县东北,实际地点与旧注家所说的方向正相反,而是在嘉鱼县西南。嘉鱼县东北是老官咀、牌洲、并没有赤壁”。“解放后,人民政府考虑到蒲圻县是山区,在长江没有出口处,于是就把原属嘉鱼县陆水以西赤壁一带的地方,划归蒲圻县。这样,蒲圻北部山区的竹木山货,就可通过长江来运往各地了。现在赤壁公社的所在地,就在赤壁山下”。

陈可畏认为:“今蒲圻县西北的赤壁山,就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的赤壁。”其理由是:

(一)“今蒲圻县的赤壁山,位于县城西北一百余里,恰好与洪湖县东龙口公社的乌林矶南北相对。这同《三国志》赤壁之战中的赤壁与乌林的位置记载完全吻合”。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赤壁初战失利后,便率领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的乌林一带,而周瑜、刘备联军则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一带。也就是说赤壁与乌林南北相对”。

(二)“孙刘联军在赤壁首战中能以少胜多,而曹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是不敢在初战中强攻而北撤,二是北撤之后迟迟不向孙刘联军的驻地赤壁发动进攻,这说明赤壁是一个很险要的地方”。“今蒲圻县西北的赤壁,位于长江南岸,北端延伸于大江之中,悬崖峭壁,有利于进攻、防守,西南有黄盖湖,经石头、清江二口通长江,可以隐藏大量的水军、战舰并防止袭击,这是黄岗赤壁和武昌赤壁所没有的”。

(三)除上述两点外,“还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和文物,遗迹等为证”。如“唐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刘表传》云:‘赤壁,山名,在鄂州蒲圻县’。杜佑在《通典》中引《地志》说:‘今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山,即曹公败处’”等等。

冯金平也持类似看法。

持此说者还有吴永章、舒之梅、蒋永星、胡秦葆等。

赤壁之战古战场湖北哪儿(历史的尘埃关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2)

[武昌赤壁说]

持此说的有吴应寿、万绳楠等。

吴应寿不同意赤壁位于蒲圻县西北的看法,认为:如按上述说法“那么古赤壁就与江北的乌林南北相对了,但从赤壁之战的规模来看,两军对垒只隔一江是不可能的,而必然有较长的战线。因此赤壁之战的地点与乌林必定有一段距离,这样,乌林对面的蒲圻县赤壁山就不可能是赤壁之战的战场”。“古赤壁应是在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

万绳楠认为:读《江表传》所说:“‘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感到乌林与赤壁对岸说有问题。如果乌林是与赤壁对岸,怎样解释借东南风,‘中江举帆’,‘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呢?黄盖烧船应是上溯而非横断长江”。又“检《水经注》卷十四(永乐大典本),先记江水“又东径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后记‘江水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乌林在蒲圻县,赤壁山在武昌县。则郦道元早已考定了乌林与赤壁的具体位置,二者一上一下,并非隔江相对”。

赤壁之战古战场湖北哪儿(历史的尘埃关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