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预防接种门诊上班时间(于都人事关疫苗接种)

点击蓝色字体“于都公安”关注我们吧!

15日上午

全县旅馆业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推进会

在新联大酒店召开

于都县预防接种门诊上班时间(于都人事关疫苗接种)(1)

全县旅馆业负责人、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受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廖旭东委托,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称秀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当前“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散发、聚集性等案例仍有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苗接种是当前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形势,深刻认识推进疫苗接种的高度重要性,明确任务、科学安排、精心组织,有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接种任务,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会议强调,全面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是党和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全县旅馆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按照时间节点任务要求,加快疫苗接种工作。

会议要求,全体旅馆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要承担起“应接尽接”的主体责任,根据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凡年满十八周岁(户籍不限)且无疫苗禁忌症的人员必须在7月25日前完成第一次接种,8月25日前完成第二次接种;自7月15日起,全县所有宾馆对来于住宿人员实行“二码联查”,即查验健康码的同时查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记录(赣通码含疫苗接种标识),对于十八周岁以上未接种人员信息进行登记,动员及时完成接种;自7月26日起,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人员(有接种禁忌证明和十八周岁以下人员除外)出入重点公共场所。全县旅馆业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时刻牢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勤消杀”五项措施,违反相关规定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会上,还就当前“黄赌毒”的预防治理、未成年人住宿登记“五必须”以及宾馆小区电动车充电防火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部署。

疫情防控不可松懈,

疫苗还是尽快接种!

让我们行动起来

早日接种疫苗

共筑免疫屏障!

通 告

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尽快建立我县全民免疫屏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凡年满18周岁(户籍不限)且无疫苗禁忌症的人员均须接种。7月25日前,请未接种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到当地乡镇指挥部预约或在手机赣服通预约,前往我县疫苗接种点完成第一剂次接种,8月25日前完成第二剂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禁忌接种证明统一由我县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具(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

二、7月20日前,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党员除禁忌症外实现接种清零。干部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并宣传引导亲朋家属、广大居民尽快完成接种。对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症的在职在岗工作人员、退休干部职工,由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一剂次接种。

三、为了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全县所有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的学生家长和年满18周岁学生(含2021年高中毕业生)要在7月20日前按要求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次接种,并留存接种凭证,学生家长接种疫苗凭证作为学生开学报到必查依据。暑假返乡未接种的在校大学生应尽快完成两剂次接种。

四、全县所有公共场所、服务行业单位业主或经营管理者要承担从业人员“应接尽接”的主体责任,未实现“应接尽接”的由行业主管部门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监管,限期整改到位。

五、自7月15日起,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便民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医疗机构、药店、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火车站、汽车站、宾馆酒店、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景区景点、书店、图书馆、网吧、KTV、影院、健身房和加油站、银行、保险、通信、供水(电、气)等各类公共场所实行“二码联查”,即在查验健康码的同时检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赣通码含疫苗接种标识),或查验纸质接种凭证,并对18周岁以上未接种人员信息进行登记,动员及时完成接种。

六、自7月26日起,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人员(有接种禁忌证明和18周岁以下人员除外)出入上述重点公共场所。乡镇农村集市摊主如无接种禁忌症的且未接种疫苗不允许出摊。国(境)外返于人员未接种的需在解除隔离后立即到就近接种点接种疫苗,与国(境)外返于人员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均须接种疫苗,否则居家审核不予通过。

七、广大居民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仍要继续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牢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四大措施,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于都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于都县预防接种门诊上班时间(于都人事关疫苗接种)(2)

各位粉丝朋友,为纵深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大家可通过留言的方式将对公安工作、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也可通过拨打电话:0797-6201601进行反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