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

山东,是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一个地方,是孔孟之乡,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人的豪爽、热情,可以说是全国出了名的,正应了那句经典的“好客山东欢迎您”。

如果去山东游玩,除了要领略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外,山东的地方美食,也千万不要错过。要知道,鲁菜被称为四大菜系之首,也是这里面唯一一个自发型的菜系

山东菜独具特色,如果你去山东,不知道应该吃些啥比较正宗,不妨考虑下面这6道山东菜,都是“鲁菜精髓”。去山东当地饭店点上一桌,老板都可能以为你是山东本地人。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1)

一、油焖大虾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山东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刚好位于黄河下游处,同时具有河、湖、海等地貌,因此,也就成就了鲁菜丰富的用材。在鲁菜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海鲜的身影,当中就包括这道油焖大虾。

虽说全国很多沿海地区都有产虾,但是山东菜油焖大虾里用到的虾,可非同一般,必须是产自渤海湾的大对虾。这里的虾个头较大,虾肉饱满,虾头部位布满虾脑,吃起来是无比鲜美。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2)

山东人在做大对虾的时候,喜欢采用油焖的方式,即以食油和料汁一起焖制菜肴。在做油焖大虾之前,需要将大虾过油煸至虾身变红,一番翻炒过后再进行焖制。

出锅后的油焖大虾,色泽油亮亮的,能瞬间勾起人的食欲,尝一口咸中带甜,虾肉也是鲜嫩无比,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二、糖醋鲤鱼

在《济南府志》中,曾有这么一段文字记载,“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糖醋鲤鱼是一道源自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选用的鲤鱼,是生活在黄河深水处的鲜活鲤鱼。

制作糖醋鲤鱼,对刀工要求非常高,因为要在鱼身两面划上大小、深度均匀一致的刀口。准备好的鲤鱼,要先放入锅中油炸定形,最后再浇上糖醋浓汁。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3)

大家都知道,在咱们传统文化里,鲤鱼被赋予了多种吉祥的寓意,包括祥瑞、富足、勇敢等等。古话里也早有“鲤鱼跳龙门”和“锦鲤”之说。因此,在山东当地重要的宴席中,常常能看到糖醋鲤鱼的身影。

经过油炸的糖醋鲤鱼,外酥里嫩,成形后非常好看,而浇上的秘制糖醋汁是它的灵魂,成菜后造型美观,色泽诱人,尝一口甜中带酸,香而不腻。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4)

三、葱烧海参

葱烧海参,是以海参和大葱为主料制成的一道山东传统名菜。这道菜属于山东烟台福山菜,最早是在烟台、青岛等胶东地区比较出名,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了鲁菜里的代表菜。

这道菜里用到的海参,最好是山东产的刺参,这种海参刺少肉厚,和山东产的大葱搭配在一起,能成就一道经典的菜肴。

出锅后的葱烧海参,海参的香味和大葱的香味融合在一起,海参吃起来又香又滑,还带有一股大葱的葱香味,让人忍不住连盘子里的汁都吃干净。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5)

四、胶东四大拌

山东胶东地区盛产海鲜,因此,当地的厨师们非常擅长海鲜菜肴的制作。他们除了将各种海鲜食材制成热菜外,还发明了以海鲜为主料制成的凉菜,当中就包括“胶东四大拌”。

在山东沿海一带的海鲜饭店中,胶东四大拌必不可少,用到的海鲜主要是海参、海蜇、海螺和鲜贝。

在饭店里吃的胶东四大拌,服务员会端上来四份海鲜凉菜,包括凉拌海参、凉拌海蜇头、凉拌海螺和凉拌贝丁,吃起来咸鲜爽口,尤其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食用,能让人瞬间食欲大开。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6)

五、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也是一道经典的山东菜,在当地人举办的宴席中,它常作为压轴菜出现。四个肉丸子摆在同一个盘子里,象征人生四大喜事,以及团圆美满。

虽说同样是猪肉丸子,但四喜丸子和淮扬菜狮子头在做法上可是截然不同。四喜丸子强调浓油重酱,要经过油炸的过程,口感外酥里嫩,吃起来会更入味。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7)

六、奶汤蒲菜

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就有记录过这道源自济南的名菜—奶汤蒲菜,它还被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这道山东菜里用到的主料,是产自大明湖的蒲菜。蒲菜入宴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还有诗道,“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

脆嫩的蒲菜,加上奶汤烹制成菜,汤色呈乳白色,口感鲜香爽口,虽说看上去色泽清淡,但是尝起来却十分入味。奶汤蒲菜这道菜,也是很多高档宴席上的必备菜。

山东鲁菜最稀有的菜(去山东必点的6道山东菜)(8)

【懒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6道鲁菜,都是山东地区的传统名菜,说它们是鲁菜代表作,一点不为过。每次在品尝山东菜的时候,我总是能感受到其背后代表的丰富的饮食文化。其实,我们吃的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代表菜,更是在了解一方水土、一方人情。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随手点个关注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