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了,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这种力量,如何体现呢?

博物馆是一座富饶的艺术宝藏,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文明在此交汇、碰撞。

而这些艺术与文明延续千年也在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绵延不断的养分。我们通过刺绣重现古老画作,让那些沉寂的艺术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感知美,触摸美。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座特殊的博物馆

《踏歌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博物院现有藏品总分25种大类别,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

今天要介绍的第一件绣品蓝本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绘画藏品《踏歌图》。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1)

《踏歌图》 马远

藏馆:北京故宫博物院

绣制:薛金娣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2)

人物以一至二丝色线先绣衣服,后绣面部五官,以一丝肉色线按直丝理绣之,然后以半丝黑灰线勾勒开相。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3)

山、石绣制时,排列逐渐趋虚,及至山脚处。线条细至半丝。以和周围云雾过渡消融,营造飘渺之感。

上半部分仙气盎然,下半部分农家欢乐“踏歌”,一雅一俗,和谐共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

台北故宫博物院

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花荫双鹤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拥有近70万件馆藏珍稀文物。今天的第二件绣品蓝本便是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花荫双鹤图》。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4)

《花荫双鹤图》郎世宁

藏馆:台北故宫博物院

绣制:薛金娣

曾经有人说,郎世宁的花鸟画可以作为生物课挂图,与真的实物几无差别,郎世宁的技艺超群,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欣赏,逢其画而必收藏,民间难得一见而显其作品弥足珍贵。

这幅《花荫双鹤图》描绘了春天的庭院一隅,盛开的月季花丛下,两只丹顶鹤领着一对通体细毛茸茸的小鹤在觅食闲耍的画面,一鹤面对观着,正俯身下顾,爱抚的关注着小鹤,另一鹤反向行走,不时转回细长的脖颈,整理着漂亮的羽毛,神态安详。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5)

全作以细平绣结合细乱针绣制而成,仙鹤优美修长的身形,洁白的羽毛光滑可鉴,尾部黑色的羽毛通过层层绣制显出蓬松而又柔软的立体感,在光线下闪着淡淡的蓝绿色的光晕。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6)

仙鹤身后的月季以妍丽之姿绽放,通过丝线绣制达到画作中花瓣红白晕染的效果,也体现了不同于画作的特殊质感。整体展示了一幅寓意和睦温馨,天长地久的吉祥画面。

苏州博物馆

立江南,观世界

《七君子图-龙角》

苏州博物馆以江南文化为核心展示内容,秉持“立江南,观世界”的办馆思路,为观众传递苏式雅韵魅力,讲述江南文化故事,展现世界文明风采。

元代《七君子图》是苏州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的其中一件,集元代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安、张绅、吴镇等六人所画墨竹,合裱在同一长卷中,一共七件,故称《七君子图》。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7)

《七君子图-龙角》

藏馆:苏州博物馆

绣制:薛金娣

翻绣的这一幅是《七君子图》中的第四幅,为赵原所作的《龙角》,这也是赵原唯一的一幅传世的墨竹图。画中的墨竹像龙角一样,带有率意潇洒的气度。是难得的孤品。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8)

绣制上以细平绣法为主,通过设线的疏密深浅来表现出画作的墨色枯浓之感,勾线精准,将斜枝而出的竹叶的运线表达,体现的流畅自然。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9)

绣线的排线上遵循植物生长原理,每一片绣出的竹叶都如真实的竹叶纹理一般。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竹乃君子的化身,象征君子之道。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双松平远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有300万件展品。大都会博物馆回顾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史的发展,与中国北京的故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

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双松平远图》以其画境简洁清旷,淡雅空灵为特点而颇具价值。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10)

《双松平远图》赵孟頫

藏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绣制:薛金娣

翻绣作品采用细平绣绣制而成。画面中近景乔松屹立,不断变换色线表现林木的光影细节与斑驳质感,以细密的排线表现拳石堆叠的结构和体量,蕴含骨力。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11)

中景江水明净,扁舟浅泛;远景水天一色,群山连绵。整个画面布局错落有致,意象凝练简约,渲染出了清润淡泊的意境之美与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12)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Museum of Fine Arts

《五色鹦鹉图》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以收藏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5000余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等。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13)

《五色鹦鹉图》 赵佶

藏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绣制:薛金娣

此作品蓝本为赵佶的《五色鹦鹉图》,据卷上徽宗御题,知此画起因于徽宗在御花园内见一只来自于南方岭表的异种鹦鹉,于风和日丽的春光中,飞鸣于御园杏枝间,其姿其态,煞是悦人眼目,遂御笔彩绘,又复作诗并序,观其题上。

画面上折枝杏花两枝,一只五色鹦鹉侧身栖于盛开的杏花枝头,嘴厚眼圆颈粗、羽翼齐整、足脚有力,站立于花枝上,鸟的头尾、羽梢等部位,层叠绣制,凸显鸟羽松软的质感、丰富的厚度以及斑斓的色彩。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14)

红色与蓝绿色绣线的搭配虽为富丽,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艳而不俗,色彩沉着。杏花开放各种姿态万千,层次清晰可见,白色不同色度的绣线选择表现杏花明暗关系的对比。整体画面纯任天真,秀逸雅致。

故宫博物院刺绣精品(国际博物馆日盘点博物馆藏品的刺绣再创作)(15)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除了绘画,其书法也表现出旷绝古今的才华,此幅绣品上以刺绣语言表达瘦金体细瘦峭硬,挺劲犀利的书法风格,运线流畅劲逸,起线收线转折提顿处的锋锐之气凸显瘦金体的书法特色,分毫不差地保留原作笔锋,针针皆是功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