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

来源:马鞍山发布

祠堂,承载着一个姓氏在岁月长河中流淌的血脉,也是那些远离故乡和家的游子内心深处的柔软禁地,实际上,一个家族祠堂不仅是乡愁的化身,也是集聚中华历史文明、宗族信仰、民风民俗、孝宗文化的一种浓厚而鲜活的象征与载体。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1)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2)

佘氏,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这个姓氏为人们所熟知,与北宋时期一个十分著名的人物——佘太君分不开。在马鞍山,这个姓氏也分布在不同地域,位于运漕的佘氏祠堂始建于明朝,续修于清康熙年间,是徽派建筑文化和江北建筑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2012年佘氏祠堂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3)

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4)

木雕

漕川佘氏祠堂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漕川社区上大街43号。从运漕老街的繁华之处转入一个深邃的小巷,七拐八拐见到一堵白墙,两头狮子中间是一块文保单位的保护碑,便知这就是佘氏祠堂了。与大多建筑的坐北朝南不同,佘氏祠堂坐东朝西,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转入其中,方见佘氏祠堂,但是初见的并非祠堂的一进,而是二进。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5)

佘氏祠堂斜撑特写

初见佘氏祠堂,你便能看到其最大的特点——木雕比较精美。它的二进、三进的木雕在运漕的六、七个祠堂当中是最好的。

除了木雕,其实,在二进中的柱础上,你还可以看到精美的石雕,在墙壁上,你也能看到砖雕。其雕刻工艺精湛,反映了古代工匠极高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文化价值。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6)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7)

木雕石雕砖雕,让你不得不想起徽派建筑的精美绝伦,实际上,运漕古镇是一座被水宠爱着的江北重镇,佘氏祠堂便是徽派建筑文化和江北建筑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

优美传说传承孝宗文化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8)

在佘氏祠堂二进中,悬挂两块牌匾,其中一块书写“敬爱堂”,另一块书写“六行堂”,这“六行堂”颇有些来历。

据传,南宋绍兴年间( 公元1141年) ,佘氏三十一世祖佘克明,被聘为太子先生。一日,佘克明在后宫走错了路,误入禁区被拿下,论罪当斩。此事被皇上得知,皇上立即赶往后宫,笑着说:“卿乃太子先生,后宫六院皆可通行。”于是,佘克明被无罪释放。为此事,皇上还特地设家宴,为佘克明压惊。 酒席间,皇上戏称佘克明为“六行先生”。于是“六行先生”就成了佘克明的雅号。漕川佘氏宗祠建成后,由司空鲁之贞摘录,书写“六行先生”成一橫匾,悬挂在三进的神堂上。之后,佘氏就由“敬爱堂”改为“六行堂”。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9)

运漕的发展与佘氏祖先也有密切联系。相传佘氏祖先四十二世祖佘世道,于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91年)从皖南徽州岩寺带着两尊石菩萨(土地老爷、土地奶奶)来到运漕镇,选址建造了一座土地庙,一时间,香火不断。后来,陆续有人顺庙向西建房,形成街道。当时,人们就依土地庙为由,称这条街为土地巷,一直沿用至今。

优美古建促进旅游开发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10)

运漕古镇

佘氏祠堂位于运漕古镇,南50米便是西连巢湖东通长江的裕溪河。运漕镇政府2014年出资维修了漕川佘氏祠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物景点,其为运漕古镇的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11)

运漕古镇有两条“老街”旅游线路,可以看到天主教堂、神父楼、李鸿章当铺、佘氏宗祠、古井等建筑以及完好的木雕等。另外,还恢复了茶馆、酒楼、民俗客栈等百年老字号,再现漕川古渡、洪义泰码头、米市码头、盐仓码头、亭台楼阁等明清时期的沿河历史景观。

史上最罕见的祠堂(马鞍山的这个家族祠堂始建于明朝)(12)

马鞍山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储灿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