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区县名称(民族融合与地名含义)

编者按

地名一般是居住在该地的民族所起的。几千年来,新疆这片土地作为东西交通枢纽、丝绸之路重镇,来往定居的人种众多、民族迁徙不定,故了解地名须先了解历史上民族及文化的变迁。另外,今人对于古代民族语言(语言是变化的)不懂,以及不同地方人对地名带有方言味的音译,使得地名的含义更加难以捉摸。

本文是多伦多大学硕士、西北大学教授、《华北新闻》经理兼记者陈澄之1947年发表于《旅行杂志》的文章。文中介绍了晚清民国新疆乌鲁木齐、伊犁各地人口和耕地的统计,并着重解释了各地地名的来源和含义,言之凿凿,让外行人信服。如有不对,还请方家指正。

迪化区人口统计

我非得要告诉你每一个行政区下有若干县治,我更要告诉你每一县内的人口统计,这些统计都是1945年编制的。同时我要顺便简单地告诉你每一县治命名的意义……。

迪化区所辖县份及人口与耕地统计:

地名

人口

耕地面积亩

迪化市

67213

迪化县

30775

261845

昌吉

17957

116773

乾德

10960

70371

阜康

11394

82160

绥来

32950

167354

呼图壁

20201

59000

奇台

32493

191285

孚远

2393

193856

木垒河

10804

88031

吐鲁番

52026

252196

鄯善

3815

213289

托克逊

21575

154884

各县命名的原义

昌吉

这个城名倒蛮像个汉文的名字,因为中国人顶喜欢“兴”“昌”“吉”“祥”这一套字眼来做地名的。事实上昌吉Chanchi却正是准噶尔语文“场圃”的音译。

乾德(1954年改称米泉县,1996年升为米泉市,2007年与东山区合并为乌鲁木齐米东区)

自民国十年(1921)始成立县佐,而后改县的,这命名我想是根据此地的“乾当谷”和“嘉德城”而来的。这地方汉时乃是卑陆国地。

阜康

原名特纳格尔Tanagra,这是维吾尔语文的音译,“特纳”是平地,“格尔”是房舍。

伊犁区县名称(民族融合与地名含义)(1)

阜康泉水沟,1930

绥来(1954年改称玛纳斯县)

本名阳巴勒噶逊Yangbalagsun,这是两种语文混合组成的地名。“阳”在命名时就用的是汉字,“巴勒噶逊”是准噶尔语文“城池”的音译,因为绥来确在山之阳。又名玛纳斯,这又是准噶尔语文的音译,“玛纳”是巡逻,“斯”是“人”。

呼图壁

正确音译应当是胡图拜客Hutukpir,准噶尔语文的原意为“吉祥”。但这一读音准噶尔语文的“霍特乌比”(有鬼)相近,结果纪昀(纪晓岚)等先生竟以为呼图壁是“鬼城”,这是绝对错误的。

奇台

又名古城这就是元时的独山城,这独山就是今日奇台Kuchengtze的南山,又名松山。

伊犁区县名称(民族融合与地名含义)(2)

奇台县政府,1947年

孚远(1954年改称吉木萨尔县)

初名恺安,光绪二十年改今名。本名吉木萨Kimusa,据说吉木萨乃是金满县异译而成。确否?有待考证。

木垒

木垒河的木垒Muti就是“蒲类”转译所致

吐鲁番Turpan

维吾尔语文“散会”的音译。

伊犁区县名称(民族融合与地名含义)(3)

吐鲁番郊外苏公塔,1928年

鄯善

原名辟展,这原名辟展Pichan的今鄯善,不是古鄯善。辟展乃是维吾尔语文“草积”的音译。

托克逊Tokosun

乃是喀喇巴勒噶逊的急读简名,喀喇巴勒噶逊是准噶尔语文“黑城池”的音译。

令人怀念的伊犁

伊宁区是北疆最可爱的,最富庶的,亦复与外国接触最多,自逊清咸同以来最多事,而今尚不便于行旅的一个行政区。笔者数度往返伊宁,今日行笔至此,更不甚思念伊犁和伊犁的一群友人,奈何近年来以鱼雁杳然!

伊犁乃古乌孙国,唐西突厥回鹘地,明卫拉特,清初准噶尔在此建庭,笔者曾一再徘徊在那已经毁灭不堪了的伊犁九城,而今恐怕更荒芜得只剩下一片漠地,徒有历史上有名词和记载罢了。

伊犁区所辖县份及人口与耕地统计:

伊犁十二属

伊宁Ilng

清代时伊犁九城之一的宁远,原名“固勒扎”。

伊犁区县名称(民族融合与地名含义)(4)

伊宁大礼拜堂,1946年

绥定(清光绪十四年(1888)置,为伊犁府治。今新疆霍城县。1965年改名水定县,次年废入霍城县,霍城县移治水定旧治水定镇)

位在伊宁、霍尔果斯之间,自古以来的军事重地,也是以盛产鹭鸶闻名的地方,所以此地本名为乌哈尔里克。乌哈尔里克是两种语言混合成命名的,“乌哈尔”是准噶尔语文“鹭鸶”,“里克”是维吾尔语文“众多”的音译。

精河

又作晶河,精和晶都是音译,精河的全译应是古尔班精Kurban Chin,“古尔班”是蒙语“三”、“精”是准语“蒸笼”的音译。因为此河有三流,河溶沙土,温暖如蒸。

博乐

博乐塔拉Borotala的缩减,博乐塔拉是准噶语“温泉”的音译。

霍城

就是霍尔果斯,这是准噶尔语文“畜牧地”的音译。

伊犁区县名称(民族融合与地名含义)(5)

惠远城鼓楼,民国

巩哈(1954年改称尼勒克县)

其命名应是“巩固哈什河的意思,因为其地原名哈什河,治12围场。哈什是维吾尔语文“玉”的音译,当初此县乃是巩留斯、哈什河两游牧区。

巩留

本是清代新旧满城所在地,本名托古斯塔流。依照维吾尔语文正确音读,当译作托古斯库尔乐,托古斯是“九”的意思,库尔勒是“瞭墩”的音译,远古时,此处设有戍守的瞭墩达九处之多。

伊犁区县名称(民族融合与地名含义)(6)

特克斯

准噶尔语文中“特克”是“野山羊”、“斯”是“众”的音译。

河南县

现已改名为宁西县(1954年改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区),这原是锡伯营的所在地。

温泉

乃清代安哈尔营改设的,与博乐为邻。所以伊犁有两个温泉县,一是汉语名的温泉,另一个是准噶尔语文的温泉(博乐塔拉)。

昭苏

是清代额鲁特营改设的。

新源

在位于哈什山之侧,巩留之西,是新开的设置(1946年设县)。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新疆各地的地名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