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境内水域面积辽阔,当地出产的冷水鱼闻名全国,其中以鲟鳇鱼、大马哈鱼(秋鲑)最为出名,经济价值不菲。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

凭借着广阔的河湖,黑龙江省自然也成了淡水鱼的生产宝地,目前已知的鱼类有105种,经济和名贵鱼种就有40多种。“三花五罗十八子”是当地很受欢迎的鱼种,但最名贵的鱼还是要属黑龙江鳇鱼——达氏鳇

黑龙江鳇鱼

达氏鳇的最大体长超过5米,体重可达1000公斤,是黑龙江最大的“鱼王”,被誉为国宝级珍品。

据文献记载,达氏鳇曾在黑龙江地区广泛存在,黑龙江干流、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兴凯湖中均有捕获。1987年,鲟鳇渔业进入巅峰时期,达氏鳇的捕捞量高达452吨,个体普遍很大。据渔业部门统计,体重200公斤以上的大个体鳇鱼占比在20%左右。

对当地渔民来说,达氏鳇是不可多得的名贵渔获,直接决定了年收入的高低。鳇鱼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用鱼卵制成的鱼子酱更是价值不菲,被誉为“黑色黄金”。另外,鳇鱼的皮、骨、肉、肝也都是上等的食材,几乎全身都是宝,但这也极大地刺激了渔民的捕捞欲望,以至于给野生鳇鱼的生存埋下了隐患。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2)

到了1994年,以曲秋芝为代表的学者首次披露了达氏鳇的生存危机。通过对比分析1987年以来的渔获,有两个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雄性和雌性鲟鳇鱼的产量急剧下降,5年间产量减少了50%以上;另一方面,船只的数量由最初的60艘增加到了100艘。这也就意味着,资源减少的同时捕捞力度却在加大,野生鳇鱼的命运开始显示出“令人不安”的苗头。

2008年,石广镇等学者再一次指出:就达氏鳇的种群数量而言,这一物种已经符合濒危物种的指标。从栖息地来看,松花江、兴凯湖等地的达氏鳇基本绝迹,栖息地缩窄到了黑龙江的干流,抚远江段成了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保育河流。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3)

达氏鳇误入渔网/ZAKER哈尔滨

但是,这一次提醒同样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产生的影响甚至不及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直到2015年,我国渔政部门终于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将达氏鳇列为了保护动物,彼时的形势已然非常严峻,即便在抚远江段达氏鳇也只是偶尔才会现身。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4)

由于资源被严重破坏,达氏鳇首次“入保”就被直接列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16年,环境保护部正式将达氏鳇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2018年,抚远的3位渔民捕到了一条罕见的巨型达氏鳇,经测量体重达到了1028斤,体长3.59米,这也是近40年来当地渔民首次捕到千斤以上的大鱼。当地水产局和保护协会闻讯,当即赶往现场并以22万元的高价收购,好在救护及时,这条巨型鳇鱼最终得以幸存。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对野生鳇鱼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5)

达氏鳇陷入危机:中国如何救护?

达氏鳇为何会陷入危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渔民的过度捕捞,二是产卵场环境的破坏。

达氏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发育的时间成本极高。达氏鳇的寿命能达50龄以上,雄鱼12龄以上才能成熟,雌鱼的成熟年龄则为16~17龄。而在黑龙江,多年平均气温只有3℃,水温常年较低,冰封期长达5~6个月,鱼类生长缓慢。所以,江里的野生鳇鱼每捕捞一条就少一条,成鱼群体再次恢复至少要10多年的时间。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6)

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

上世纪70年代,渔民的捕捞方式相对原始,技术工具比较落后,每年真正能捕到的鳇鱼并不多,野生种群勉强处于动态平衡中。80年代的情况大有不同,燃油渔船开始增多,马力不断变大,不仅是鳇鱼,就连家底更厚的大马哈鱼也难承其重,产量急剧减少,目前也到了要被放流、保护的地步。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7)

其次,成年雌鳇的产卵量为25~400万粒不等,平均约为100万粒,繁殖能力不算太低。问题的关键出现在产卵场上。成熟的卵子比重比水大,表面有粘性,产出后需粘附在河卵石上孵化,所以只有石砾或者砂砾底质的河段才能作为产卵场。近年来,非法采砂屡禁不止,河床卵石被乱采滥挖,给种群的繁殖带来了不利影响。

那么,我国又是如何保护鳇鱼的呢?

前面已经提到,达氏鳇目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任何渔民不得私自捕捞。这基本上就解决了最重要的滥捕问题。至于产卵场环境,我国也在积极保护,严打内河非法采砂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在2015年之前,也有很多爱心人士不惜筹集资金买下被误捕的鳇鱼,并主动将其放回江中。这说明民众已经具备强烈的保护意识。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8)

2014年,爱心人士筹资6万元从渔民手中买下达氏鳇,将其放回江中

对于受伤较重的达氏鲟,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救治救护措施,曾10天上演紧急救护,为今后的鳇鱼保卫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20年6月10日上午,黑河市爱辉区的一位渔民正在长发村网滩作业,收网时突然发现有一条大鳇鱼误入渔网。上报后,当地对此高度重视,渔政局、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等部门快速响应,及时采取了紧急救护预案。经鉴定,这是一条成年的雌性达氏鳇,体长2.9米,体重150公斤,估计在30龄左右,规格非常罕见。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9)

当专家抵达现场时,鳇鱼已经十分虚弱,鳃部有出血现象,背部被渔网划伤,尾部可见陈年旧伤。引人注意的是,这条鱼腹部膨胀柔软,显示出明显的怀卵迹象。考虑到鳇鱼的健康状况,专家组决定先对鳇鱼的伤口进行处理,精心养护以恢复体力。

6月11日,专家检测发现鱼卵已经发育成熟,但伤口未完全恢复,不适合立即放归野外。即便放归后能活下来,也可能因找不到配对的雄鱼而导致繁殖失败,到时候反而会损失一批鱼卵。综合考虑,专家一致决定实施人工繁殖,这是同时保护好亲鱼和鱼卵的最佳方案。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0)

于是,技术人员于6月13日在抚远催产了一条雄性达氏鳇,并于6月16日采集到200毫升精液。采集的精液在低温下冷藏保存,17日被送至哈尔滨,18日顺利抵达黑河市爱辉区。

而在雌鱼这边,催产的时间也早已计算好,18日早、晚分别注射了两针催熟剂。到了19日,鳇鱼如期表现出排卵迹象,技术人员用手指轻压腹部,协助雌鱼排卵,排出的14公斤卵粒和精液充分混合,最终获得了约40万枚受精卵。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1)

经过精心孵化,最终获得了约32万尾幼苗,孵化率达80%。这次救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今后拯救大型鳇鱼积累了经验。救护结束后,雌鱼被重新放归到母亲河黑龙江,幼鱼分两批被放流到了爱辉区上马场江段、萝北、逊克等水域,为振兴野生种群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俄联合保护:放流护鱼

黑龙江是一条著名的国际界河,江中的洄游性鱼类可在中俄之间来回迁徙,因此资源的养护需要中俄两国共同努力。

调查表明,黑龙江中有大量的鱼类都在海洋中发育,到了繁殖期才会溯河而上,大马哈鱼就是其中的代表。大马哈鱼是黑龙江的名贵特产,每年秋季鱼群从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逆流而上,历史渔获量相当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大马哈鱼还是黑龙江鳇鱼的重要猎物。根据张觉民等学者的记载,达氏鳇主要捕食鲤鲫、雅罗鱼等鱼类,在秋季则大量捕食上溯的大马哈鱼。由此可见,放流大马哈鱼同时也是在保护黑龙江的鳇鱼。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2)

相比而言,俄罗斯才是大马哈鱼的最大受益者。在2021年9月中旬,俄远东海域捕捞的鲑鱼就超过了50万吨,和2020年同期相比提高了90%,洄游的秋鲑早在入海口就已被捕捞大半。随着我国境内大马哈鱼资源的枯竭,跨国的联合保护已迫在眉睫。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3)

事实上,中俄两国自1994年就签署了《中俄两江议定书》,两国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资源养护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合作,放流是最主要的恢复手段。

在每年的7~8月份,中国在抚远市、同江市放流鲟科鱼类等土著鱼,俄罗斯则在犹太自治州弗拉基米洛夫卡镇放流土著鱼。作为正向反馈,渔获量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我国境内捕到的大马哈鱼有一部分就带有放流标签。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4)

在放流种类和数量上,中俄两国又有不同。俄罗斯的鲑鱼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每年放流的量也多,例如在2015~2017年,年均放流高达12.57亿尾;鲟鱼的放流量相对较少,但每年也高达5900万尾。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5)

俄罗斯年均鱼类放流情况(单位:百万尾)

在我国境内,洄游性鱼类的亲本资源少,放流量受到了一定限制。从90年代到2008年,我国共在黑龙江流域放流了1456万尾大马哈鱼,1.7亿尾滩头雅罗鱼,900余万尾鲟鱼,长年累月坚持下来也起到了一定的增殖效果。

对于达氏鳇等濒危物种而言,人工放流就更加重要了。前文已经说明,2020年研究人员通过人工催产共获得了30余万尾幼鱼,这次的放流规模也创下了历年之最。

黑龙江鳇鱼是啥鱼(黑龙江渔民误捕1028斤鳇鱼)(16)

放流的达氏鳇鱼苗/马勇摄

当这批幼鱼发育成熟并形成常规种群后,后续的人工放流或许就能实现常态化——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产卵环境,减少误捕事件。

总结

无论是大马哈鱼还是鲟鳇鱼,都是黑龙江所孕育的珍贵资源。尤其是达氏鳇,其稀有程度堪称是“水下大熊猫”,野生个体实在罕见,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黑龙江还具有“中俄界河”这一特殊属性,只有联合中国和俄罗斯的渔业部门才能真正把养护资源落到实处。在黑龙江的中游、下游以及河口处,中俄两国的合作正在稳步推进,达氏鳇种群前途明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