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能正月剃头(正月里不能剃头)

一到过年,很多地方都有一个说法,“正月里不能剃头,剃头会死舅舅”,因此一般都在腊月二十七之前剃头理发,俗谚称:“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

为啥不能正月剃头(正月里不能剃头)(1)

以前小的时候,年前再忙也要剃头,因此过年之前生意最好的要数理发店,当然年后生意最差的也是理发店。过完年大都是一个月不开门,就算开门了也没有人来理发。

如果可巧年前谁没理发,过完年也会偷偷摸摸地去剃头,可是剃完头都不敢出门,尤其是不能去姥姥家走亲戚,这种事要让姥姥、舅舅看到了会十分生气的。因为,“正月里不能剃头,剃头会死舅舅”这句咒语已经深入人心,你正月剃头明摆着是跟他们过不去。

年前,催着剃头最紧的就是妈妈,她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而且为了娘家兄弟的健康,也不敢稍有马虎大意。

现在好像城市里的讲究少点,过年来各种美发店还是开门营业的,但是在老家县城还是老观念、老思想。

那么,“正月里不能剃头,剃头会死舅舅”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1844年清廷颁布剃发令,强迫汉人剃头留辫子,如果违抗就格杀勿论,并声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因此每当剃头时就会勾起汉人对明朝的“思旧”之情。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

为啥不能正月剃头(正月里不能剃头)(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汉族男儿自古就蓄发,头发不敢损伤、妄动,剃头简直就是剔命。在古代,汉族未成年的孩童,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要行正式的礼仪,总发为髻。而“去发”则是一种刑罚,三国曹操割发代首就是明证。

清朝为了统一全国的服饰,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满族人原是狩猎部族,为了实用方便,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习俗有极强的传承性,也会因时因地而变。满族入主中原后,强迫汉人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誓死抗争,死了很多人,但最后还是被强迫剃发,都留“金钱鼠尾”了。

为了反抗清贵族的统治,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而舅舅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是公正的象征,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为啥不能正月剃头(正月里不能剃头)(3)

当然,还有一个传说。

说是有一个贫穷的剃头匠,他与自己的舅舅感情很好。可是过年的时候却没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物,这可愁怀了剃头匠。给舅舅拜年的日子到了,剃头匠灵机一动,便挑起剃头挑子赶到了舅舅家,精心地为舅舅剃头刮脸,等舅舅出现在酒席上的时候,亲朋好友们无不赞扬剃头匠外甥的手艺高超,纷纷说舅舅年轻了很多岁,舅舅也很高兴地向外甥表态,让他以后每年正月都要来给自己剃头。

舅舅去世后,这个剃头匠每到正月就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自己再不能向舅舅尽孝而伤心欲绝。后来,这里的“思舅”之说就被人传成了“死舅”。

不论怎样,这个说法都寄托了人们对亲人、对旧物的无比思念。

一些习俗虽然没有太多科学道理,却体现一种文化心理和文化基因,也许我们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忘却,需要牢牢遵从和继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