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

古道西风里

黄沙莽莽

大漠深处那是谁

一身戎装

身披霞光

纵横沙场

冲锋的号角耳边回响

……

01

四代从军,续写75年家国情

“你为什么来当兵?”

当第77集团军某旅政治指导员田仁海在教育课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台下立刻沸腾起来。有人回答参军入伍是“为了梦想”;有人回答“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蒙古族上等兵套格套站起来,挺起胸脯自豪地说:“参军入伍是我家的传统。”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1)

▲套格套家中的四块“光荣之家”牌匾

2021年3月,大学刚毕业的套格套在父亲的鼓励下,毅然携笔从戎,来到西藏。随着套格套的入伍,他家也挂上了第四块“光荣之家”牌匾。

从太爷爷战斗过的内蒙古贡格尔草原到套格套服役的雪域高原,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四代从军,传承的不仅仅是“光荣之家”的牌匾,更是以身报国的红色家风。

套格套的太爷爷鲍喜才原本是一名牧民,1946年参军入伍时已经34岁了。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斗30余次。无论是与敌人真枪实弹面对面,还是为老百姓护羊群、守马匹,鲍喜才都冲在最前面。

一次,一伙土匪窜入牧区,抢走了不少牛羊。牧民们连忙跑到部队营区求助,刚跟敌人打完一场恶仗的鲍喜才,不顾人困马乏,带着几名战士冲了过去,打头、切中、钳尾,击溃了数倍于己的土匪,将牛羊夺回还给了牧民。自此,这伙土匪再也不敢骚扰当地的牧民,鲍喜才他们也被百姓称为“草原上的守护神”。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2)

▲套格套的爷爷鲍秀元(前排右二)与战友合照

1947年,套格套的爷爷鲍秀元刚满16岁。受父亲影响,他也毅然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名侦察兵,和父亲成为了“父子兵”。期间,他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5次立功受奖。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小分队遭到敌人的伏击,为了摸清敌人的火力点,他主动暴露位置,被子弹击中了右臂。最终敌火力点被打掉,战友们成功突围,他也因此荣立二等功一次,1957年复员回到家乡。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3)

▲套格套的父亲吉云

套格套的父亲吉云,从小听着父辈们的故事长大。1990年,年满18周岁的吉云在父亲和爷爷的支持下参军入伍,成为了某部一名有线兵。因为专业成绩突出,第二年他便担任了班长职务。1993年,服役期满准备复员的吉云得知部队这个专业缺人,主动申请延期服役,为单位培养出专业骨干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深爱的军营。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4)

▲套格套参军前与父亲和叔叔合影

从1946年到2021年,时光跨越整整75载,红色的沃土孕育出了革命的新芽。从小到大,在套格套心里“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不仅是在履行义务,更是红色家风在传承。2021年3月,套格套报名参军。入伍前一天的晚上,套格套的父亲再次拿出家里珍藏的立功证书、勋章,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是全家的希望,到了部队要勤奋努力,我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5)

▲套格套正在为战友讲解战场救护知识

一辈人听着一辈人的故事,一代人传承一代人的精神。带着家人的嘱托,更带着四代从军的红色血脉,套格套在部队各项训练中勇争先、冲在前,很快从同年兵中脱颖而出。在卫生救护、战术动作等重难点课目上,还担起了“小教员”的角色。去年年底,因为军事训练成绩突出,他被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6)

▲珍藏在套格套家的证书和勋章

近期,套格套所在单位组织观看纪录片《解放战争》,套格套脑海中浮现出太爷爷和爷爷留下的奖章、纪念章和证书。他忽然意识到,纪录片里那些硝烟弥漫的场景,正是他太爷爷和爷爷当年在战场上所经历的。那一刻,套格套肃然起敬,不知不觉中,他的眼眶噙满了泪水。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父亲一直对他说:“我们家的男人,必须要参军入伍,不能断了这传承!”

今年3月,套格套晋升为上等兵。他兴奋地在日记本里写道:“父亲,爷爷,太爷爷,我当兵已经一年了。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像你们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祖辈的呐喊犹在耳旁,如今少年的肩膀扛起钢枪,在岁月这条长河里,四代从军的家国情怀熠熠生辉。

02

一家三代,5人从军

一家三代、5人从军

身处不同的时代

却有着相同的家国情怀

前不久入伍的新兵杨帆

既是二次入伍

也是家族三代第5名军人

在杨帆很小的时候

姥姥和父母经常给他讲

姥爷和爷爷年轻时参军报国的故事

杨帆的姥爷李学勤于1948年入伍

曾服役于新疆某炮兵旅

服役期间参加多场战斗

多次立下战功

在姥爷的影响下

杨帆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从军的种子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7)

▲杨帆的姥爷李学勤

杨帆的父亲杨斯科常说

“父亲对我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

从小就接受军旅故事的熏陶

让杨斯科对部队有种特殊的情怀

长大后,他决定参军入伍

续写家庭的军旅荣光

1989年,杨斯科应征入伍

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驾驶员

服役期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多次参与重大演习保障任务

退伍回到地方后

杨斯科带头参与村里各项工作

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8)

▲杨帆的父亲杨斯科

杨帆的姑父朱永生1981年考上军校

1984年毕业选岗时

他主动申请来到艰苦边远的某高炮旅

期间,朱永生多次参加大项任务

并荣立三等功1次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9)

▲杨帆的姑父朱永生

2019年,刚满18岁的杨帆

接过家族的红色接力棒

成为一名逐梦蓝天的空军战士

他时刻牢记临行前父亲的叮嘱

服役期间因表现突出

荣获嘉奖1次

2021年,退役后的杨帆回到家乡

成为一名驻校教官

身穿迷彩的他严于律己、勤恳工作

向往军旅的热情从未褪去

今年春季征兵一开始

杨帆就毫不犹豫地报名

并主动申请前往艰苦边远地区

经历了多少沧桑才能换回一身戎装(不同年代一身戎装)(10)

▲杨帆 (右二)退役合影留念

杨帆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

选择追寻几代人的足迹

是我的荣光,更是我的责任

这次入伍

我会继续坚定梦想

不断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