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打针疼哭不止(你拔针顺序不对)
先撕输液贴(胶布)还是先关闭调节器?你是怎么做的?
在静脉输液完毕后需要拔针,拔针看似极其简单的操作,却也有技巧。作为带教老师,前天有位实习同学对我说:“老师,你这拔针的顺序不对,怎么能先撕胶布呢?书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先关调节器?还是先撕胶布?
先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基础护理》上要求先关闭调节器,再撕胶布拔针。
临床实际工作中,大家又是怎么操作的呢?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先关闭调节器再撕胶布拔针,会出现很多回血,有时还会发生渗漏。所以在临床操作中为了避免回血,一般先撕胶布再拔针,由于不是按教材操作的,所以在撕胶布再拔针手法中大家也是有区别的,总结如下:
1.先撕胶布,然后迅速拔针,关调节器。
2.先撕胶布,然后迅速拔针,不关调节器。
3.先撕第一条胶布和第二条胶布,关调节器,然后迅速拔针。
4.直接撕胶布,撕好了之后固定针头的手反折接近针头的输液管,然后迅速拔针,最后关调节器。
5.调节器可以先关三分之一,然后开始撕第一条胶布和第二条胶布,在撕除固定针柄的最后一条胶布后,完全关闭调节器,迅速拔针。
书本的东西是基础知识、必备的基本功,实际操作确实有时候会与书本上的操作流程有冲突,理论与实践虽然要结合,但也有有出入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与书本一致。
不过也许由于书本上的内容编写时间较早,可能很多临床经验还没及时更新,应该灵活应用书本知识,才能做好护理工作。
附:静脉输液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输液质量,经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许多技巧,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技巧问题总结如下:
持针手法
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轻。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的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患者疼痛轻。针头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选血管的技巧
1.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
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
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患者,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
对浮肿的患者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
对头皮静脉穿刺的患者以5°角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2.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通常选用两颞部及前额,尤其是前额发际边缘便于固定和留针,可用一指压住静脉一端,另一指前推,若立即充盈可作穿刺部位,若缓慢充盈说明血管逆向流动。
留针应便于操作和固定,进针角度一般取5°~10°为宜,角度过大则容易进针过深进入脂肪层,针头在血管下运行或扎穿,过浅则针头在皮内造成穿刺阻力,致使穿刺失败,增加患儿痛苦。较小的患儿或消瘦的患儿,血管走行明显,近似零角度进针可取得满意效果。
控制滴速的技巧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自行发生变化,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
1.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体位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
2.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感受中输液。
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更换液体的技巧
更换液体时如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应先将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
排气的技巧
1.缠绕式排气法
将液体调节器调到输液管最下方并关闭液体,左手食指伸出,将输液管顺时针缠绕在食指上,缠绕时要用一定的力度,后一圈压在前一圈上,以达到驱赶输液管中气体的目的。为了不使输液管上方打折,每次缠绕时可旋转90°。当液体达到莫非氏滴管时右手用力挤压莫非氏滴管,排出1/3的气体松开右手,排气结束。
2.弹气式排气法
关闭输液管,用力挤压莫非氏滴管排出1/3气体。左手把扶输液管下方,右手用中指用力弹动输液管使液体下降,气体上升。操作中要保证莫非氏滴管中有液体。
输液观察和护理技巧
1.首先注意点滴速度。点滴过慢时,会因输液时间过长,影响药效作用的发挥和患者的休息,所以一般常见病需补液或输入一般药品时,每分钟滴速可掌握在60~80滴。但滴注速度也不可盲目过快,如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每分钟滴速以40~50滴为宜;如为心衰患者,滴速则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出现意外。此外有些药物因其性质不可滴注过快,如氨茶碱、氯化钾等均不可滴注过快,否则会危及生命。
2.如发生点滴不畅时,要看是否点滴管内液面过高,另外还应检查一下输液扎针的部位有无肿大,如肿大,说明液体已输至血管外,请立即夹住输液管,重新注射。
3.观察输液反应。输液时家属要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生特殊情况应及时呼叫。很多药物都可发生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轻者皮肤发痒,重者可有头晕、恶心、出冷汗、呼吸困难、心慌及过敏性休克发生,所以应密切观察,防止发生意外。
4.注意观察药液,快滴注完时,要及时呼叫护士换药液或撤掉针头,如果空瓶时间过长,易发生回血,甚至堵塞针头。
拔针的技巧
最佳拔针时间是在莫非氏滴管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在静脉穿刺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因此:
1.输液完毕拔针时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cm,使皮肤针眼及血管针眼同时被压。切勿用力按压血管时拔针,因按压力与快速拔针时针尖的锐角会产生切力,导致切割血管的机械性损伤,而应轻压皮肤,迅速拔针后再稍加力量按压2~3min,这样能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肘部静脉穿刺后让患者伸直前臂,棉签与血管平行按压3~5min即可,切忌曲肘压迫止血,以免形成皮下淤血。
2.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
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技巧
输液环境过于安静难以分散患者对穿刺的注意力,易使其情绪紧张增加穿刺疼痛感,采用在病房内安装电视,空调,通风条件良好,灯光明亮,营造了一种活泼愉快、轻松亲切的环境,在输液时可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分散了对输液部位的注意力,减少了疼痛和寂寞感,有利于患者康复。
1.输液排气的技巧
一次性输液器在生产过程中以“0”型装袋,取出时保持原状,夹闭调节器,插入输液瓶,以原状套入瓶颈,将外包装套在输液瓶上。
输液前取下包装袋,左手持输液管,右手悬挂输液瓶后在莫菲氏滴管下方反折并挤压滴管待液面达1/2~2/3时。缓慢打开调节器让液体徐徐流入,排气时将左手输液管悬于输液架上。进针前将输液管完全打开至一直线再次排气。此方法操作时不但动作简练优美,而且一次排气成功率高,同时也减少了这一环节输液污染的机会。
2.周围静脉暴露的技巧
(1)静脉充盈良好者,让患者手自然屈曲成背隆掌突的握杯状,既可有效克服紧握拳时指掌关节妨碍进针的缺点,又可避免因用力握拳手背皮肤紧绷,管腔变瘪,造成进针后穿破血管壁。
(2)静脉充盈不佳者,可让患者反复握拳5~6次或采用甩臂法使静脉充盈后再扎止血带,并按“扎止血带一消毒一排气一穿刺”的顺序操作。经研究发现扎止血带40s~120s可使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达到最佳状态…
(3)静脉充盈不佳且不配合者,可用热敷、轻拍静脉及局部外涂血管扩张剂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表浅静脉。
(4)消瘦患者由于手背肌肉较薄,握拳时掌指关节及掌骨的凸起,使血管凹陷于皮沟内,不易穿刺,同时瘦人静脉较滑,穿刺时术者左手紧握患者四指及根部并用食指绷紧皮肤,在静脉上方进针。
(5)水肿患者不扎止血带,在血管走向处用手反复推压。将水肿组织间隙液体排向周围血管,迅速进行常规消毒,在水肿未复原以前及时进针。
3.静脉穿刺的技巧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会消耗患者大量的精力与能量嘲。因此,有效减轻疼痛是护士在静脉穿刺时必须掌握的技巧。
(1)选准进针部位。手背静脉穿刺时首选“乏神经区”。通过解剖人手背标本发现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圈。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因此在此区域内穿刺可减轻疼痛。
(2)增大进针角度。术者右手拇指放在针柄的后沿,食指放在针柄的前沿卡住针柄,在血管上方与皮肤呈大角度进针(经研究发现60度角进针疼痛最小,35-40度角进针成功率最高),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此法穿刺时不需要换手,大角度穿刺使针头直入血管,缩短了皮下行走时间。减少了对皮下神经和组织的刺激,减轻了疼痛。
(3)加强心理护理。术者在操作时应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主诉等分散其注意力,需做到语言动作轻柔,流程熟练,态度严谨,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消除其恐惧感,增强疼痛阈值。
4.穿破血管后的补救技巧
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在进针时如感阻力,则扎穿了对侧血管壁。此时先不打开调节器或挤压输液管,将针头缓慢往外撤,见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前进少许,超过扎穿部位以避免渗漏,再见回血时停止进针,固定针柄,打开调节器观察1min无外渗即穿刺成功。
5.输液针头固定的技巧
传统方法是采用4条橡皮膏加棉球规定,操作繁琐,透气性差,易引起皮肤过敏。我院现采用3M输液贴,其透气性能好且低致敏性。操作时采用平行固定法,1条粘贴针柄,带无菌敷料的1条覆盖于针眼处,1条将头皮针软管由下向上反折成“U”型在第2条上方平行固定。此法省去了传统方法中交叉同定这一步骤,固定要比传统方法简单。
6.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技巧
拔针前将调节器下调但不夹闭,护士左手拇指指腹轻压针眼处的无菌敷料。右手迅速拔出针头并将针头端反折,加压按压片刻.交给患者,交换时患者用对侧手掌的大鱼际肌按压穿刺处(因其面积大、力量均匀,不需要严格掌握穿刺点的位置)。双手臂屈曲90°~放于胸前高于心脏水平,按压3~5min(正常出血时问为1~3min,凝血时间为2~5min)。
来源:天使驿站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封图由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图文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