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样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相比非萎缩性胃炎而言,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会相应地增加,目前也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治疗的方案也有所差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样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1)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信许多人在胃镜检查时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那么究竟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呢?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胃黏膜上皮反复损害,进而引起胃黏膜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的粗糙、变薄,透见血管影。萎缩性胃炎既有生理性的,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的胃黏膜萎缩;也有病理性的,即由病理性因素所致的胃黏膜萎缩。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样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2)

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状态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我们平常所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这类萎缩性胃炎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类型,在胃镜下常常以胃窦部萎缩开始,进而可以延伸至胃角、胃小弯、贲门,乃至胃大弯、全胃黏膜。当然,还有一类相对少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见于欧美国家,在胃镜下主要表现为以胃体为主的胃黏膜萎缩,胃窦受累相对少见,通过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及维生素B12等检查可明确。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样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3)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萎缩性胃炎的最主要原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其他胃炎症状存在相似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不适,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可伴食欲减退、嗳气、反酸、口苦、恶心等类似于反流性食管炎或胆汁反流等疾病的表现,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病理严重程度无关。而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出现恶性贫血,而消化道症状少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会癌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之一,因为在目前的研究共识中,认为胃癌(主要是肠型胃癌)的发生会经历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胃癌的过程。研究认为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及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胃癌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故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当然,大家也不必过于惊慌,并不是萎缩性胃炎一定会癌变,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今后癌变发生的风险。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样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4)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胃粘膜粗糙、变薄,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透见血管

慢性萎缩性胃炎该怎么办?

对于怀疑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群,建议大家应积极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及确定萎缩的范围,对于明确诊断的萎缩性胃炎,需要进一步明确萎缩发生的病因,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是否是自身免疫异常所致?并根据萎缩的范围、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结合年龄、胃癌家族史等进行综合判断癌变的风险。

对于已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建议大家应注意:①

  • 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注意优质蛋白质饮食,饮食清淡、低盐,少食或忌食腌制、熏烤和油炸等食物。
  • 改善胃黏膜炎症,延缓进展:①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积极根治治疗,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后,部分早期萎缩性胃炎甚至可以逆转,并能够延缓肠化的进展,降低癌变的风险;②如果缺乏叶酸、维生素等,应注意补充。
  • 定期复查:对于已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大家应正确认识,注意定期复查,特别是萎缩程度较重的人群,应定期复查胃镜,筛查早期癌变,必要时可以内镜下治疗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是黎医生,今后也会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给大家。如果您觉得本文写得还不错,那就点个赞,转发给身边有需求的人,让更多人获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