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向老子请教什么问题(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

对于孔子与老子两人,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他们一个是儒家创始人,一个是道家创始人,而且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晚期,基本属于同一时代,同时,据不少史料记载,孔子曾多次拜访老子,向他请教。

其中,孔子首次拜访老子是在17岁那年,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此时,孔子三十四岁。

然而,万万没想到,孔子跋山涉水,终于见到自己的前辈老子,并兴致勃勃走到其身边,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后,老子却只说了一句话,便将其打发走,那这就究竟是为何呢?

孔子向老子请教什么问题(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1)

老子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所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从鲁国长途跋涉,拜访老子,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老子这里印证学问。

所以,两人一见面,便侃侃而谈,博古论今,滔滔不绝起来,另一方面则是想听听老子的想法与学问,取长补短。

没想到,正当孔子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后,老子却丝毫不留情面的一一予以否定,将孔子心目中的优秀先贤全部说了一遍。

紧接着,淡淡说道:君子,如果天下太平,社会安稳,官场较为干净,就可以出来坐坐公车,当个官,如果运气不好,发现官场较为腐败,那就去野外随风散步生活也是足够惬意。

一旁的孔子听后,很是诧异,因为此时的他年仅34岁,正是满腔抱负,志向满满,雄心勃勃之时,所以,对老子的话大为不理解。

孔子向老子请教什么问题(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2)

老子与孔子

可是,反过头来一想,正是因为此时的他,年轻气盛,在他身上表现出一股傲慢的气质,甚至还有点咄咄逼人,所以,此时正需要这样的话来点醒,给予他当头一棒。

紧接着,老子仍毫不畏惧,说道:这世界比你的额头坚硬得多,不要正面撞上了,不仅要知道进,更要学会退,不仅要学会勇,还要懂得怯,不仅要知道直行,还要明白迂回,不仅要明白坚定,还要学会灵活。

孔子听后,半天没有说一句话,陷入了深思,这一点在孔子之后的语录体著作《论语》隐约可以看到老子的影子。

比如: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些虽然是出自孔子的著作,但是也是受老子当年的传授。

孔子向老子请教什么问题(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3)

老子

除此之外,孔子与老子坐下来,老子紧接着对孔子道: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这句看似平平无奇的话语,却悄悄指出两个字:藏与愚,其实,藏就是愚,要把智慧藏起来,把才华藏起来,把理想藏起来,把志藏于胸中,而藏不是指没有,也不是放弃。

而是一种基于内心的坚持,也是一种含蓄的坚定,不需要昭告天下,而老子口中的愚,并不是贬义,而是一种褒义的藏,将智慧藏起来,低调一点,含蓄一点,这样才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接下来,老子更是拍着孔子的肩膀,说:戒掉你身上的傲气,戒掉你内心的欲望以及过度的志向。

孔子向老子请教什么问题(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4)

老子

我们可以敞开想想,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值青壮年之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胸怀高贵的理想,自信满满,斗志昂扬。

这些显现在身上的优点,是他的财富,也是成功的资本,但是,如果不在关键时刻去掉一些过分的傲气与欲望,适度补充一些淡泊与退守,最终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成功。

对于此时的孔子来说,拥有了一定的学问,心中也有着远大的志向,胸襟与远见也在心中,但是唯一缺少的东西就是弹性的性格,适当的退守与淡泊,将会大有作为,成为大才。

其实,从始至终,老子对孔子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性格即智慧,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性格,无论做什么事情了,都会有所成功。

孔子向老子请教什么问题(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5)

老子雕像

俗话说本性难移,但是,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教导与引导,将会有所改进,这样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好处。

老子与孔子都是我们喜欢与尊敬的先贤,两个人的观点也各具特色,而且互相都有借鉴与学习,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各具特色,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瑰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