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士昌为何要指挥撞沉吉野号(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

引言

晚清王朝的腐败没落,导致列强对地广物博的中国虎视眈眈,都想从中国身上攫取巨大利益,发展本国实力。1894年。对中国窥视已久的日本以清军入朝为借口,派遣日军攻占朝鲜,清朝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就此拉开帷幕。甲午海战历时近9个月,清军阵亡31500余人,其中就有著名的海军将领邓世昌。

在甲午海战爆发一个多月后,黄海之战正式打响,北洋水师惨败,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驾驶军舰冲向日寇的吉野号,最终以身殉国。这样视死如归的气魄让世人纷纷震撼,光绪皇帝亲自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然而,这也不禁给后世留下一个疑问:战争打响不过一月有余,凭借致远舰充足的军备,即使在战败后依然能全身而退,为何邓世昌要撞向吉野号呢?在百余年后,从海中打捞出的致远舰残片中,能够揭开深埋在历史中的答案。

邓士昌为何要指挥撞沉吉野号(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1)

▲甲午海战剧照

01

1849年,邓世昌出生于广东番禺的一个经商家庭。其父邓焕庄从事茶叶生意,是当地有名的茶叶大商,在广州、上海、天津等多个地方都建有茶庄。可惜由于朝局动荡,茶叶生意并不好做,无论邓焕庄如何努力,生意一直都不温不火。邓焕庄期盼事业兴旺,于是将刚出生的孩子取名为永昌,希望儿子的到来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然而,国家积贫积弊之下,一个小小的家庭又怎能翻过命运的洪流,感慨于时运和国运的不济,开明的邓焕庄将儿子改名为世昌,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起来。

邓士昌为何要指挥撞沉吉野号(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2)

▲邓世昌剧照

邓世昌自小聪明好学,到入学年龄时就被父亲送进了学堂,开始了以四书五经为主的传统文化学习。当时,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影响,许多国人依然认为西方是蛮夷未开化之地,对其极度鄙弃。然而,邓焕庄却十分明白国家的差距,他在邓世昌完成功课后,还专门让其学习英语,希望儿子能够在日新月异的浪潮中不被淘汰。邓世昌学习着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邓焕庄对儿子时刻提醒,让他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不要崇洋媚外。

邓士昌为何要指挥撞沉吉野号(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3)

▲福州船政局俯瞰旧照

02

1867年,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开设学堂,招纳学生学习轮船驾驶技术。自小成绩优异的邓世昌得到父亲的支持后,参加了学堂的考试,顺利进入了学堂学习。在这里,邓世昌等人不仅要学习基本技术,还要融会贯通航海学、地理学、英语、数学。有着良好英语基础的邓世昌学习得很顺利,经过五年的学习后顺利毕业,并成为大清海军的预备员。1873年,邓世昌和同学们第一次登上大清的军舰“建威号”,开始了理论到实践的学习。

邓士昌为何要指挥撞沉吉野号(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4)

▲致远号巡洋舰模型近照

在海军学员中,邓世昌的表现最为出色,他凭借冷静的性格和超高驾驶技术一次次立下战功。因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对他十分看重,任命他为 “琛航”运输船的大副。1887年,邓世昌被任命为致远号管带,从此与此舰相终始。黄海之战爆发时,装备先进的日军舰队打得清军舰队溃不成军。为挽救局势,邓世昌带领致远号不停地向日军开火,表现甚为勇猛。可惜,清廷海军建设落后,许多士兵也没有经历过严格的训练,清军水师被日舰打沉了好几艘战舰。

邓士昌为何要指挥撞沉吉野号(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5)

▲吉野号旧照

无奈之下,邓世昌决定鱼死网破,以生命的代价重创日军。他在致远号上指着日军的吉野号骂道:“倭寇耀武扬威至极,这等局面已无力回天,我等只有以死挫其锐气。”就这样,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奋力地向吉野号冲了过去,可吉野号当下反应过来,发出一颗鱼雷将致远号击没在茫茫黄海上。一百余年后,专家们在黄海打捞上了当时被击沉的致远号残片,从中终于得知邓世昌为何要不顾一切撞击吉野号的原因。

结语

原来,致远号的鱼雷发射器上有一颗装好的鱼雷,由于清军装备落后,邓世昌只有驾驶致远号靠近日军的吉野号才能将鱼雷发射成功。如此胆量和气魄让人不禁动容,英雄不会被历史所遗忘,邪恶的战争也终会被正义所抹灭。

参考资料:

《甲午中日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