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北山乡打造基层)

【来源:青海省司法行政网_今日播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活乡村发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北山乡打造基层)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活乡村发展

【来源:青海省司法行政网_今日播报】

走进北山乡金巴台村,新修建的景观长廊自山间河道蜿蜒而下,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和法治宣传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坐落在村中央,村民走出家门,在广场上尽情欢乐,金巴台村以其特有的魅力展示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北山实践”。

近年来,金巴台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植入党建引领的思路,探索出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走出了党建工作、乡村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齐头并进的新道路。目前,金巴台村党支部已被打造为海北州基层党建示范点。

金巴台村党支部书记韦成文说,“探索新模式,走出新道路,关键要以党建为圆心,奋力画出金巴台同心圆。”

以党建为圆心

探索农村基层党建新模式

金巴台村党支部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村“两委”以“党建 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系统模式,构建上下联通、左右互通的基层治理空间格局,让村民办事更快捷、更有效,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环境综合整治、社情民意反映等解决起来有系统、按程序,有方向、讲规矩,村民问题解决不出“网”,矛盾纠纷不出村,打开了真正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谋福利、为乡村促振兴的基层治理新局面,积极动员无职党员主动认领义务巡护监督员、宣传员等职务职责,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日常巡逻、不定期监督检查及入户宣传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同时,金巴台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重点,约定干部职责权限,充分发挥村干部职能,并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极力调动党员积极性,使每一个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在“8·17”防汛抗洪和疫情防控工作中,金巴台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组织党员先锋队,12名党员闻讯而动,对辖区内道路、河道、沟渠等进行全面排查,累计排查群众128户436人、沟渠5公里,修筑石笼堤坝70多米。积极动员引导群众有序完成核酸检测,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制度,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协助完成1700多人次核酸检测,劝返返乡人员7人,居家健康检测10人。

以“三治”融合为半径

打造文明平安美丽的和谐新村

金巴台村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让村容美丽、村民安全、村风文明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村依托村民自治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实现了‘众人的事情众人议’。”韦成文说,在自治这一前提下,村民集体讨论制定了村规民约,它是村民自我约束的“紧箍咒”,有利于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坚持提升法治化水平,促进平安稳定。村内法制广场、村部视频监控室、值班室、村民调解室等地,相关设施一应俱全。韦成文说,目前每个重点路口都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村里还组建了“10100”村级网络巡逻队,及时发现调处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金巴台村党支部要求干部带头讲公德,守私德,发挥道德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提高村民道德素质。另一方面,金巴台村还通过村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图书室、书法室、文化活动棚等载体,丰富村民精神家园。

以乡村振兴为圆弧

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蜕变

如今的金巴台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村民们不禁感叹村庄发展蜕变的过程,最直观的是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金巴台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生态立乡、农牧稳乡、民营强乡、旅游活乡、劳务旺乡”的发展思路,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方面有了新突破。盘活土地,解放生产力。金巴台村与门源县北山乡兴源农工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将该村1500余亩连片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种植青饲料,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每亩土地每年收益300元,精准扶贫脱贫户以扶贫资金入股 土地入股的形式,双重盈利,年年分红,长期受益,让更多的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精准投向,发展产业。金巴台村将146万元扶持资金投入门源县鸿鑫生态农牧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年分红14.6万元。将97.4万元投入县光伏产业投入,按1.44%的持股比例分红,每年可分红5万元以上。并根据9户脱贫户的自身需要和发展条件,制定了以舍饲养殖业为主的发展措施。资产收益,项目分红。金巴台村17户精准脱贫户根据需要和发展条件,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措施,其中,产业发展15户(藏系羊养殖2户,奶牛养殖13户),奶牛托管1户,低保兜底1户。扶贫日捐款配套资金40万元,分红2万元。投入门源县裕隆工贸有限公司14.2857万元,分红1.4万元。并通过互助金全村69户农户累计贷款51.5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和壮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