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睡觉不吃饭能活多少天(一个人不吃饭能活多久)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撰文 苏澄宇
饥饿这件事似乎离我们很远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因为某种缘故挨饿个一两顿就差不多了,然后暴饮暴食回个血。当然营养专家不建议暴饮暴食,这样身体也会吃不消。
所以饥饿这件事如果发生在现在,要么就是一个人遭遇了悲剧,被困在某个地方,不得不饿着;要么就是主动挨饿;要么就是得了厌食症;要么就是在做实验,听着是不是有点恐怖,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先从被困挨饿开始列举,这类事很多,仅列举一些发生事件离我们比较近的,比如:
2006年,日本徒步旅行者内越光孝(Mitsutaka Uchikoshi)在一次登山旅行中失踪,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存活了24天;2011年,瑞典男子彼得凯尔斯伯格(Peter Skyllberg)在一辆被埋在雪下的汽车里被发现,他靠吃雪存活了2个月。
瑞典男子被困在这辆冰封的汽车内 图源:Dailymail
在把车内东西吃完后,男子只能靠吃雪为生 图源:Dailymail
再说说主动挨饿,主动挨饿又称绝食。说到这,你肯定以为主动挨饿都是为了减肥才去做的极端事儿,但其实还有人主动挨饿是为了艺术。
这就得提到美国魔术大师大卫布莱恩(David Blaine),他以表演长时间忍受特殊环境而闻名。2003年,他在伦敦泰晤士河边的一个玻璃盒里度过了44天,期间除了喝水再没有吃任何食物。
大卫布莱恩的饥饿魔术 图源:Reddit
饥饿魔术结束后的大卫 图源:the independent
除此之外,还有人主动挨饿是为了修行和抗争,比如印度的圣雄甘地,他一生绝食15次,最长一次达到21天。
甘地 图源:Jagran tv
上面举到的例子都是人类体验饥饿的例子,注意,这里我并没有说他们经历的饥饿是极限。
为什么不能当作饥饿的极限?
所谓的科学,就是研究和某件事有关的大量数据,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并作出解释和预测,强调的是可证伪性。而上面的例子都是个例而已,没有限定相同的条件:
有的人他挨饿的时候环境很糟糕,被困在雪地里,有的人也许环境很安逸,这下环境条件不一样了;有的人挨饿的时候身材很胖,有的人挨饿的时候很瘦,这下样本身体素质不一样了;有的人挨饿的时候有雪水喝,有的连水都没得喝,又饥又渴……
总之,不能控制条件,所以不能当作科学。
所以要知道一个人不吃东西能活多久的科学答案,还是得做实验啊,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挨饿实验,听着很不人道,但确实有这样的事。
明尼苏达饥饿实验(很多科普文章都写过了,因为太出名了所以提一下。
1944年二战期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一次人类史上第一次,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饥饿试验。他找来了36个人做实验。
实验中对志愿者进行生理机能的记录 图源:Wallace Kirkland
试验是分步骤进行的,控制实验对象的体重,让数值相对统一。之后进行饥饿实验,不过得提一下,这并不是完全的不吃不喝,而是吃高碳水,无蛋白的食物,然后通过高强度的运动达到饥饿的效果。最后恢复实验,看他们能不能恢复原有健康的水平。
实验结束后体重减少25%的志愿者 图源:Wallace Kirkland
结果就是,在实验对象的体重降低25%之后,多数人的精神状态出现问题,甚至有人梦到了吃人的景象,并且他们在恢复阶段暴饮暴食,长了一堆肥肉,肌肉没长多少,并没有恢复健康的身形。
但这个实验依旧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因为它并没有达到极限:死才是极限。
所以,我们得找到饿死人的科学数据。
还好有人帮我们找到了历史上那些饿死人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史上的饥荒时间、禁食运动,并把数据做了统计,写成一篇论文,不用自己费力去找。
一位科学家统计了历史上那些完全不吃东西,只喝水的情况,这些数据包括挨饿对象的身高、体重变化,有些人真的被饿死了。
图源:Jeva Henry
结果发现,当男性的体重指数(BMI= (W/H^2 ),w:体重,h:身高)低于13的时候,女性低于11的时候,人就可能会被饿死。
女性不同BMI值对应体型 图源:coach.nine
BMI数值 图源:Wikipedia
根据上面的表格,对于男性来说,BMI=13 相当于身高1.7米的时候,体重只有38千克;对于女性来说,BMI=11,相当于身高1.81米的时候,体重只有35千克。这些都是非常极端的体重,达到了就快死了。
伊莎贝尔卡罗(Isabelle Caro)是一个法国模特,同时也是一个厌食症患者。身高1.6米的她,体重最轻时只有25kg,在28岁时因呼吸系统疾病去世。
伊莎贝尔卡罗(Isabelle Caro)
至于要饿多久才会低于这个数值,就得看个人体质了,很明显胖子有更多资本来抗饿,本身就营养不良的瘦子可能没过十来天就饿到极限了。
看来,当末日来临或身处绝境的时候,胖子更有可能活下来是有道理的。
封面来源:Isabelle Caro
参考文献:
https://shimo.im/docs/wV3VVXPv41fYEd3y/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