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陈友谅怎么处理的(宁愿出家也不归顺朱元璋)

在元末明初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被后人评为“元末第一猛将”,但参与的战事却很少。

他有个发小,叫陈友谅,拼尽全力护卫辅佐之,一生只效忠一主。

他没有投降朱元璋,居然还活到了99岁善终。

这个人,叫张定边。

朱元璋对陈友谅怎么处理的(宁愿出家也不归顺朱元璋)(1)

张定边,在古代绝对是男神级别的人物。外形优秀,武功又好,重点是有侠义心肠,路见不平定拔刀相助。

这样的人只要认准了谁,就是一辈子的事。

少时,张定边与陈友谅、张必先相识,三人相谈甚欢,尽管陈友谅比张定边要小上两岁,但却是张定边遇到的第一个有想法、有大志向的人,于是,三人义结金兰。

从此张定边便认定了陈友谅为其一生追随的人。

朱元璋对陈友谅怎么处理的(宁愿出家也不归顺朱元璋)(2)

跟随陈友谅起义后,转战荆楚,征伐两江,攻无不克,很快陈友谅便成为长江以南实力最强的。

不过,马上陈友谅就要被朱元璋干掉了,所以连带着张定边在元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上也即将杀青。

但是真正有实力的人,不需要太多次机会。

张定边的“封神”之战就是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的决战。

在这场决战中,张定边作为一个插曲却着实把朱元璋吓得不轻。

当时,双方战事陷入僵持状态,张定边跟谁都没打招呼,带领几艘快艇冲出,直奔朱元璋水军。

张定边很有想象力,他要上演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戏码,这种戏码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果然,谁都没想到张定边的小船是直奔朱元璋的战船去的,张定边人借船势,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趁朱元璋水军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冲锋就撕开了一道口子。

反应过来的朱元璋水军纷纷回撤,结果朱元璋的船在慌乱后撤中驶入浅滩,动不了了。

张定边一看这是好机会,越发神勇,连斩朱元璋麾下三员将领,直扑朱元璋。

但想象力终究还是想象力,如果真能实现,那朱元璋应该会在历史上被笑掉大牙。

终结这一切的正是神射手常遇春,常遇春从旁一箭射中张定边,一下子减缓了张定边的攻势。

朱元璋对陈友谅怎么处理的(宁愿出家也不归顺朱元璋)(3)

张定边心知已不能得手,掉头便走。可此时张定边的船已深入朱元璋军中,被团团围住,万箭齐发,张定边身中百箭,才冲出重围。

尽管张定边失败了,但这绝对是张定边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最后,陈友谅与朱元璋的决战以陈友谅的失败而告终,陈友谅也在乱军中被一箭射死,是张定边拼死抢回陈友谅的尸体,保护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返回国都武昌。

故事还没完。

朱元璋不会给陈友谅建立的大汉帝国喘息机会,陈理虽然继皇帝位,但帝国已然回天乏力。次年朱元璋便领兵攻到了武昌城下,陈理没法子,只好出降。

但张定边没有,他率领一支部队,冲出重围,坚决不降。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另一位结义兄弟张必先,本来是率军救援武昌,不料被常遇春擒获,便也就降了,常遇春还让张必先劝降张定边。

张定边的字典里是没有投降二字的,没了主公,他便解散了部队,自己也像是无根的浮萍,混迹江湖。

直到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大业已定,张定边依然不愿归顺朱元璋,便干脆归隐山林,出家做了和尚,自号沐讲禅师。

朱元璋对陈友谅怎么处理的(宁愿出家也不归顺朱元璋)(4)

故事还是没有完。

战场上虽然没有了张定边,但有才华的人依然会在其他领域闪光。

无论何种身份,张定边的侠义之心始终没有变。

他看到广大贫苦农民因生病缺医少药而走投无路时,于是决定研究医理药效,悬壶济世。

他踏遍青山,采集山茶、鬼针、青蒿、飞扬草、爵床、野甘草、墨旱莲等17种灵源独特的青草药,反复调配,制成药茶。此药对伤风感冒、中暑痢疾等疾病有奇效。

这个药的配方传承至今,不断改良,如今叫做“灵源万应茶”,在福建泉州等地,广为人知。

朱元璋对陈友谅怎么处理的(宁愿出家也不归顺朱元璋)(5)

结语: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明代历史中,居然连一个传记都没有,可见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张定边活了99岁。据说,出家后的张定边,有一次在山上练功,突然迎面扑过来一只猛虎,张定边闪身抄起一旁的禅杖,朝着猛虎便打。

顷刻间,猛虎鲜血直流,脑浆四溅。这一年,张定边41岁。

这般勇猛的张定边,让很多人为他感到惋惜,如果他归顺朱元璋,或者他少时遇到的是朱元璋而不是陈友谅,那多少历史将会改写,张定边的荣华富贵,名垂青史都不在话下。

那么,问题来了,张定边为陈友谅忠义一生,到底值得吗?

忠义一词,本来就是不包含私心的。

如果张定边有私心,想报常遇春的一箭之仇,一决高下,想为陈友谅报仇而另寻他主,或是觉得朱元璋大业已定,想要建功立业,荣华富贵,那都将违背当初结义时的君子之约。

忠义本就是为了简单的知遇之义以及为理想而不顾一切的事,不能用世俗的利益得失来衡量。

我想张定边的答案一定是值得的。

他本就是侠义之人,他的价值观里忠义定是大过一切,他也做到了。

当他完成他的使命之后,他才能放下过往,投入到新的人生中去,才能无牵无挂的长寿善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