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午餐后二小时血糖标准(糖尿病人十分钟内吃完饭和二十分钟用餐完毕)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糖尿病午餐后二小时血糖标准(糖尿病人十分钟内吃完饭和二十分钟用餐完毕)(1)

“稍微吃多点血糖就高了,吃少了又觉得没吃饱,想吃不敢吃,太难受了。”

“总不能总饿着自己吧,有时候就想爱咋咋吧,先让自己吃饱了再说吧。”

“得了糖尿病这也不敢吃哪也不能吃,太痛苦了,觉得活的都没啥意思了。”

很多糖尿病人都有过类似的想法,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措施,它是减少血糖来源的主要途径,不仅对控制餐后血糖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保护自身胰岛功能的有效方法。但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并非饥饿治疗,而是要在吃好吃饱的前提下科学地减少血糖的来源,这其中有很多技巧,比如说吃饭的快慢就与餐后血糖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

  • 人在进餐后,食物首先会在胃中被研磨成食糜,而胃对食物只起消化作用而不会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因此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对餐后血糖的控制。
  • 进餐大约15-20分钟后,胃中的食物开始逐渐被排入小肠,人的小肠大约有4-6米长,是吸收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肠所,食物在小肠内与小肠粘膜接触的面积越大,营养物质吸收的速度也越快。
  • 人在饥饿时会产生吃的欲望,进餐后会有吃饱的满足感,这种感觉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调控,一是咀嚼食物时传递给大脑中枢正在进食的信号,二是食物对胃肠神经的刺激传给大脑的信号,也就是说口腔的咀嚼动作持续的时间越长,食物在胃肠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带给人吃饱的满足感越大。

糖尿病午餐后二小时血糖标准(糖尿病人十分钟内吃完饭和二十分钟用餐完毕)(2)

由此可见,同样的食物如果囫囵吞枣般快速吃进去,与细嚼慢咽吃进去相比,不仅口腔咀嚼次数少,且通过胃进入小肠的时间短,小肠对其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快,血糖升高的速度与幅度都会越快,而带给人的感觉是“还没怎么吃就吃完了”“总有没吃饱的感觉”等等。

因此,糖尿病人吃饭应当细嚼慢咽,在20-30分钟内吃完为宜。实践表明对糖尿病人来说,10分钟内吃完饭比20-30分钟内进餐完毕,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相差1-2mmol/L。其实,很多糖尿病人对此是有切身体会的,比如吃面条比吃米饭后餐后2小时血糖会高一些,并不是面食比米饭含糖量高,往往与吃面条比吃米饭速度快得多有很大的关系。

糖尿病午餐后二小时血糖标准(糖尿病人十分钟内吃完饭和二十分钟用餐完毕)(3)

要减慢吃饭的速度,除了主观上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之外,还有很多技巧可以起到帮助作用,比如吃面条时多配蔬菜、瘦肉,蒸煮米饭时加点豆类、糙米做成杂粮饭,先吃肉蛋再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等等,都可以减慢进餐的速度,不仅能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大脑中枢传递解除饥饿感的信号,也减慢了对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利于对餐后血糖的控制。

总之,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不是通过吃什么来实现的,也不是不吃什么血糖就能降下来的,是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及科学的饮食技巧,在确保吃好吃饱的基础上控制血糖的,有一句话对糖尿病人非常有帮助:糖尿病人没什么不能吃的,想吃什么都可以,只是看你会吃不会吃。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推荐阅读

糖尿病人三餐先吃一块肉,会发现餐后血糖有了这样的变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