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下一句是什么(你的贴秋膘观念该更新了)

贴秋膘下一句是什么(你的贴秋膘观念该更新了)(1)

在迎接秋天的仪式感里,一定少不了「贴秋膘」。

古时人们在秋天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进行对比。如果体重减轻就提醒自己补回来,这便是“贴秋膘”的由来。

但对现代人来说,夏天一边吹空调,一边吃冷饮,脾胃功能早已疲惫不堪。如果入秋后大鱼大肉地吃,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

贴秋膘下一句是什么(你的贴秋膘观念该更新了)(2)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贴秋膘”的科学方法。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中国注册营养技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常务理事 徐静

“贴秋膘”的观念该更新了

膘,指的是皮肤和肌肉之间的那层皮下脂肪,贴膘就是长肉的意思。

古时人们难得吃肉,体内缺少“油水”;再加上夏季新陈代谢旺盛,没有空调电扇,食欲不振,皮下脂肪又削去一层。

等到秋天食物丰富,食欲恢复,就提醒自己多吃,让身体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抵御冬季严寒。

贴秋膘下一句是什么(你的贴秋膘观念该更新了)(3)

传统“贴秋膘”是吃动物性食品和面食,如炖肉、炸丸子、红烧鱼、饺子、小笼包。

但“膘”毕竟是肥肉,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日常生活中摄入的脂肪、蛋白含量并不低,没必要刻意“贴秋膘”。

尤其现在很多人已经超重肥胖,如果还摄入较多鱼肉,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比如:

痛风

“贴秋膘”时难免会摄入不少动物内脏、海鲜等含嘌呤较多的食物,加之活动少、肥胖等因素,容易引发痛风。

秋季痛风发病率本就很高,痛风患者更不能盲目“贴秋膘”。

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立秋大补,吃一些高油高脂的食物,会给心脑血管带来负担,甚至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急性胰腺炎

高脂饮食和大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热、呕吐等。

健康贴秋膘,按需求补营养

与其吃大鱼大肉,不如按需求补足,这里推荐几种贴秋膘的好食物:

1

橙黄色蔬菜和绿叶菜

夏季蔬果以瓜类为主(如黄瓜、西瓜、甜瓜),总体而言,类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B族维生素含量低。

秋季来临,体内维生素A储备少,如果不及时补充,冬春季节容易出现暗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呼吸道感染等问题,也容易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2不足。

多吃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如芥蓝、菠菜、胡萝卜、南瓜等,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贴秋膘下一句是什么(你的贴秋膘观念该更新了)(4)

2

发酵食品

夏天人们食欲不振,又常吃冷食、甜饮料,胃肠的消化功能较弱。因此体重较轻、消化不良的人,秋天应适当多吃营养丰富又助消化的食品,比如发酵食品如各种发酵面食品、醪糟、豆豉、豆酱、豆汁、酸奶等。

发酵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食物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各种活性物质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3

薯类

薯类食品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丰富,有助提高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而且现代研究认为,以它们作为主食能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秋季正是薯类出产的旺季,可替代部分精白米面,是非常好的健康主食。

贴秋膘下一句是什么(你的贴秋膘观念该更新了)(5)

4

蛋类

尽管蛋类含有胆固醇,但它的营养优势不能忽略。蛋类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酸、12种维生素、丰富的卵磷脂,都是秋天应适当补充的营养物质。

而且,蛋类消化吸收率高,清淡烹调的话,胃肠消化负担较小,尤其是儿童重要的营养来源。

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一个带黄的鸡蛋,不会引起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人每周限制在4个以内也不用担心。

5

坚果

每天1勺果仁不仅有利于心脏健康,还能提供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但入秋后气候干燥,建议原味生食,或用五香煮、轻烤。

贴秋膘下一句是什么(你的贴秋膘观念该更新了)(6)

这6个时刻最该吃点肉

面对肉类,不宜不吃,也不宜多吃。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40~75克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和40~50克蛋类。

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入秋后刻意增加肉类摄入。

但对于那些身体瘦弱、贫血、低血压、怕冷的人,可以适当增加牛羊肉摄入,必要时少量补点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再配上足够的主食,有助于改善健康、提高抗寒能力。

相对于入秋后而言,以下6个时候是最该摄入肉类的:

1

缺铁性贫血期

缺铁性贫血虽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一般情况下是由饮食不合理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增加瘦牛肉、瘦猪肉、瘦羊肉的摄入。

2

健身期

肌肉纤维主要由蛋白质构成,长时间运动会使肌肉处于分解状态,如不及时摄入充足优质蛋白为肌肉修复提供原料,就练不出好身材。

3

减肥期

不吃肉虽然可以暂时瘦下来,却会造成皮肤黯淡松弛,得不偿失。

减肥者不必减少动物性食物,白天适量吃些瘦牛肉、去皮鸡肉等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晚上少吃。

4

哺乳期

动物性食物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建议此时每天增加80克的动物性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妈妈饮食过于油腻,乳汁脂肪含量就会升高,宝宝比较容易长胖。

5

孕期

从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加速,营养需求增大,孕妇可以在这个阶段每天增加50克动物性食物,比如鱼肉、禽肉、蛋类、瘦肉等。

到了孕晚期,每天应增加125克。如孕妇肥胖,患高血压、糖尿病,则应在医师指导下饮食,不要盲目进补。

6

生长发育期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素的需求量高于成年人,膳食中不能少了肉类,以保证蛋白质供应。

为延缓肌肉衰减,老年人也要保证肉类的充足摄入,推荐吃瘦肉、海鱼。实在不喜欢吃肉的话,要喝奶、吃鸡蛋。▲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