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

今天我们聊聊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小麦的分蘖具有什么特征。

分蘖是禾本科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壮苗的标志之一。

福建省春性小麦品种,在适期播种的情况下,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当植株的第四片真叶刚露尖时,在第一真叶的叶鞘基部就露出一个侧茎的叶尖,这就是分蘖的开始。当田间有50%以上植株出现分蘖,并长达1-1.5厘米时,就叫做分蘖期。

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1)

分蘖的发生,分蘖发生的部位:小麦的分蘖是由密集在植株基部的节上长出的,这些节称之为分蘖节。分蘖节上不仅长分蘖,而且还长次生根。分节一般都是处于土表下一定的深度,因为土表下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状况,有利于小麦的分蘖和发根。分蘖节在生产上有重要意义,它里面交织着大量的输导组织,联络着根系和主茎、分蘖茎等,对地下部与地上部的水分、养分运输起重要作用。干旱或因湿度过大而缺氧等都对分蘖节不利,使分和次生根减少。

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2)

分蘖发生的顺序:通常紧缩在植株基部的分蘖节,实际上不是一个节,而是几个密集在一起的茎节的总称。每个节都有一个绿叶原基和一个分蘖芽。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绿叶原基发育成绿叶(近根叶),分芽发育成分蘖。小麦不仅主茎上可以发生分蘖,而且分蘖上也可以再发生分蘖;只要条件适宜,一株小麦可以发生几十个分蘖。分蘖与叶片的同伸关系:小麦分蘖的发生与主茎叶片出生时间有着一定的相关。福建省小麦品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一般只利用第一次分。以上主茎的某些叶片与不同节位的分蘖同时发生的这种关系,称为同伸关系;同时出现的叶、蘖称为同伸组。分蘖时间上的同伸关系是相对的,同一株的同伸组成员,有时可以在同一天出现,但在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在同一天出现,而是在几天之内出现,仅仅是比较接近而已。在同一株上,叶位和分节位越高,同伸组成员出现的时间差距越大。

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3)

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分是小麦的特性之一。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早生的分蘖可以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较迟发生的分蘖多在分蘖高峰期过后逐渐死亡,有的虽未死亡,但不能及时抽穗结实,这些分蘖统称为无效分蘖。无效分蘖只消耗养分,不增加籽实产量,故在生产上要采取栽培措施,尽量减少无效分蘖,以提高分蘖的成穗率。

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4)

小麦主茎与分蘖之间、分蘖与分蘖之间,在营养物质的供求、分配和输送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分蘖能否成穗还不能完全从外形上区分,因为这与分蘖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当时土壤水分、养分不足,群体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光合效率低,即使有三、四个叶片的分蘖,也不能成穗;反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即使只有二、三片叶的分,也可能成穗。

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5)

根据福州市盖山公社农场科研组1979-1980年度对留麦2148的观察结果:出苗后第15天(主茎为三叶包心期),主茎的第一叶位发生的第一次分,全部能成穗;出苗后第19天(主茎为四叶包心期),主茎的第二叶位发生的第一次分蘖,大多数能发育成穗;主茎的第三叶位发生的第一次分蘖(主茎为五叶包心期),在主茎拔节前出现的能发育成穗,在主茎拔节后才出现的不能发育成穗;有40%的麦株,主茎第一叶位的第二次分蘖还可成穗;当主茎开始拔节时,第一叶位的第二次分蘖的叶龄达1.0叶以上,就能发育成穗。又据福建农学院农学系在沙县对红芒品种的观察,一般在开始分蘖后5天内出现的分蘖,为有效分蘖。

总之,在一般情况下,早出现的低节位分蘖(开始分蘖后5-9天内),一般都可以成穗。

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6)

群体分蘖的消长,在大田生产情况下,麦苗开始分蘖以后,分数就逐渐增加,群体不断发展。当群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光照、肥水等条件的矛盾,群体内部的麦株互相抑制,于是一部分分蘖死亡,群体又逐渐变小。福建省在11月份适期播种的小麦,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20-25天后进入分蘖盛期。出苗后40-60天(早熟品种40-50天,中熟品种50-60天)达分蘖高峰期。拔节后,主茎分化已进入二棱后期;至护颖分化期,整个植株的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此时主茎和早发的低位分所制造的营养物质,主要供给其本身幼穗分化和营养生长的需要,不再向高节位的小分蘖输送。因此,在群体内不仅分蘖的发生逐渐停止,而且一部分不能独立生活的迟生分也逐渐死亡。

种植密度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关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期间(7)

这篇文章关于小麦的相关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这些作用可以帮助到大家遇到所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掉,好了,那我们就下次见吧,谢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