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表组成有哪几种(路由表简述)

路由表组成有哪几种(路由表简述)(1)

1.基本概念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就是为经过路由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省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从而让网络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完成这项工作,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通常情况下,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IP数据包的目的网段地址查找路由表决定转发路径.路由表中需要保存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要到达此目的网段需要将IP数据包转发至哪一个下一跳相邻设备地址等内容,以供路由器查询使用.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上,这意味着路由器如果要维护的路由信息较多时,必须要有足够的RAM,而且一旦路由器重新启动,那么原来的路由信息都会消失.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静态路由表),也可以是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动态路由表),它是根据路由选择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路由器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网络.一般来说,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2.路由表的构成

通常情况下,路由表包含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时所需要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路由表的总体结构.理解路由表的构成对我们进行路由维护和排错有重要意义,下面将讲述路由表的结构成分.

(1)目的网络地址(Dest):用于标识IP包要到达的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地址.

(2)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掩码由若干个连续”1”构成,既可以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也可以用掩码中连续”1”的个数来表示.

(3)下一跳地址(Gw):与承载路由表的路由器相邻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有时也把路由器的下一跳地址称为路由器的网关地址.

(4)发送的物理端口(interface):学习到该路由跳目的接口,也是数据包离开路由器去往目的地将经过的接口.

(5)路由信息的来源(Owner):表示该路由信息是如何学习到的.路由表可以由管理员手工建立(静态路由表);也可以由路由选择协议(OSPF)自动建立并维护.路由表不同的建立方式也决定了其中路由信息的不同学习方式.

OSPF:OSPF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6)路由优先级(pri):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来源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

(7)度量值(metric):度量值用于表示每条可能路由的代价,度量值最小的路由就是最佳路由.

路由表组成有哪几种(路由表简述)(2)

上图即为一条路由信息,其中:

172.16.8.0为目的逻辑网络地址或子网地址,255.255.255.0为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的网络掩码.

1.1.1.1为下一跳逻辑地址.

fei_0/1.1为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接口和将要进行数据转发的接口.

static为路由器学习到这条路由的方式,本例中本条路由信息是通过手工配置的方式学习到的.

1为此路由管理距离,0为此路由的度量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