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下的爱情(人质爱上绑架犯)
近年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几乎成了流行词,常常会出现在影视节目中。
人质为什么会爱上绑架犯?这背后是什么心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人质情结,最初指的是人质对挟持犯产生感情,后来泛化到被害者对加害者产生情感或是依恋,认同加害者的观念,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
这个心理现象最初是在一起银行抢劫案中被发现。1973年,两名罪犯抢劫了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 ,并挟持四名银行职员长达6天,最后选择投降。令人惊讶的是,这四名受绑者没人愿意出庭指证嫌疑犯,甚至筹钱给嫌疑犯辩护。之后,瑞典刑事专家及精神科专家Nils Bejerot将这个现象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为什么受害者会对绑架犯产生感情?他们是被洗脑了吗?1. 自我防御机制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现象属于“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反向形成是指人会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在这个案件中,受绑者面临的是生命的威胁,他们在无意识中是害怕、厌恶绑架犯的。但是他们一旦把这种“厌恶”表现出来,或是讨好绑架犯的行为被当做是虚假的,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杀死。因而,这种对绑架犯的负面情感被压抑,为了能最大化生存的可能,他们最终相信自己对绑架犯的正面感情是真诚的(意识层面),反过来帮助绑架犯。
2.可能与进化有关
有研究发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现象并不是人类独有的,一些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特别是灵长类)也有类似的心理现象。这暗示着这种心理可能满足了进化的需求。
在部落时代,女性、孩子常常会被其他部落俘虏,小孩会被杀死,女性如果反抗会被杀死,而服从就可以留在这个部落繁衍后代。“俘虏与加害者产生感情”这种心理会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
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单出现在绑匪和人质关系中,相似的心理还会在性虐待、贩卖人口、歧视、宗教压迫的受害者身上出现。对压榨自己的老板忠心耿耿,也被现代人戏称为“工作斯德哥尔摩”。
你有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体验吗? 单选
0人
0%
有
0人
0%
没有
0人
0%
其他,留言告诉我们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