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人生面对小人之心(人生最大的智慧)

《菜根谭》:人生最该思虑的事情,就是避开小人的“利益点”。

豁达人生面对小人之心(人生最大的智慧)(1)

“人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状态。

人性也有至善的地方,当遇到人性善良的时候,即便是点头之交,也有人会豁出性命去救自己。

但是当遇到至恶之人时,即便是骨肉至亲,也会如同仇人一般。

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主观的情感,和他自己内心的一个利益权衡。

一旦遇见丧失良知的小人,避开他内心的罪恶之念与利益矛盾点,是生存之道最重要的一个事情。

豁达人生面对小人之心(人生最大的智慧)(2)

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你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总是触碰了别人的利益,而这个人刚好又是至恶之人,你觉得你会遇到灾祸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对于某一些邪恶之人来说,内心是没有底线的,一旦触碰,就会伤及自身。

所以说,当遇到人性至恶之面的时候,懂得忍和让,是最重要的一个智慧。

《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为什么古人总说“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因为小人没有底线,一旦与之强硬的去针对时,必然会给自己招致祸患。

所以在与小人对立的一个过程中,“不争”就是最好的一个机会,“不争”不会触碰小人的原则,那么天下都没有人能与你争了。

豁达人生面对小人之心(人生最大的智慧)(3)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在狭窄的小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通行。在享用美味可口的食物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事,求全的最佳方法。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就说,那难道君子都可以得罪,小人就要一味的懦弱忍让吗?

今天所阐述的道理,并不是一味的懦弱忍让,而是避开小人的锋芒和他的利益点,以此来保留自己的实力和保全自我。

豁达人生面对小人之心(人生最大的智慧)(4)

汉朝有一个富翁,家产很多,他儿子三岁失去了母亲,他女儿嫁人了。但是女儿品德极差,女婿品德也不好。

富翁病重的时候,写了一个遗书,把财产全部给了女儿,只留了一把剑,说:“儿子十五岁的时候,交给儿子。”

十五岁之后,女儿又不把剑给富翁的儿子,儿子就去官府去告女儿。

这个时候太守叫何武,他审富翁的女儿女婿时,又看了遗书,就对属官说:“父母因为女儿个性强悍,女婿又卑劣贪心,害怕他们加害于自己的儿子,考虑到自己的儿子得到财产不安全,所以暂且给了女儿。至于剑就是决断的意思,约定十五岁给自己的儿子,他猜测自己儿子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有了主见和力量,又想到女儿一定不会把剑还给儿子,所以就寄望当时的官吏,能为他的儿子主张正义,思虑实在是深远。”

后来何武就把富翁的财产全部取回,判给了儿子,对他说:“你父亲有这样恶劣的女儿和女婿,你还能保全至此,真是幸运。”

豁达人生面对小人之心(人生最大的智慧)(5)

这个富翁用了一个非常的手段,他在遗书上面写着把财产留给了女儿,就是因为看见自己的女儿女婿品德及差,怕加害于自己的儿子。

所以故意用了这样一个手段,让儿子成年之后,找当时的官吏主持公道。

很多人觉得这一件事情特别荒唐,难道自己的女儿还会加害自己的弟弟吗?永远不要忘了,当一个人作为一个“小人”时,内心已经没有了底线和良知,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

豁达人生面对小人之心(人生最大的智慧)(6)

这一个理念,并不是烘托人性的邪恶,而是让我们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学会避开小人的锋芒,避开他的利益点,这是保全自我的智慧,做到这一点,才能避开灾祸。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