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练习那些有名的拳法(读王芗斋拳学谈武功修炼)


怎么练习那些有名的拳法(读王芗斋拳学谈武功修炼)(1)

  本人虽未习练意拳(大成拳),但是敬慕王芗斋先生,欣赏他的拳学思想,常读他的文章,以帮助指导自己的武功修炼。最近又读了他的《论拳套与方法》,其思想理论再次给予本人震撼般的触动。

  上世纪三十年代,王芗斋先生就提出返朴归真的拳学思想,反对拳套(指繁杂的套路表演和死招死式)。我国的武术运动呢,却在建国以来几十年的时间把武术套路表演发展到了顶峰,表演艺术的顶峰。套路多得数不胜数,某些专家教授们不以追求武功高深为荣,而以学练了多少套路,创编了多少套路为能。那些所谓高难度的动作,只追求哗众取宠,已脱离武术的攻防特性,也不具健身养身价值,甚至伤气伤身。似这样的习武思想和练习方法,怎有心思和精力去探求武功真谛,怎能够探知武功真谛而修成高深的武功呢?


怎么练习那些有名的拳法(读王芗斋拳学谈武功修炼)(2)

  王芗斋先生讲:“拳之深邃本无穷尽,纵学者颍悟绝世,更具有笃信力行之精神,终身习行,亦难究其极。而拳套与方法,所谓人造之拳架子也。自满清三百年来,为一般门外汉表演而用,拳混子谋生之工具。果研拳者,又何暇而习此”。

先生之语重如棒喝,尚不能惊醒庸俗之辈啊。再看先生语重心长的提耳之言,拳套与方法“非但毫无用处,且于神经肢体与脑力诸多妨碍,戕害身体一切之良能。故习此者,鲜有智识,而于应用尤不适合,且害处极多。笔难尽罄……对于较技,设不用方法拳套而蛮于混击,或不致败,倘或用之,必败无疑”。拳套方法为什么会用不上呢?先生讲得很清楚,“决斗胜负之一瞬间,何暇思考?若以目视之,一再视察,然后出手应敌,鲜有不败者。生克之论,吾恐三尺幼童亦难尽信”。先生讲得很清楚了,但唯恐人们不理解,还告诉大家可以去问一下有实战经历的人,就知道我说的不是假话了。习武之人凡有实战经验的,都知道王芗斋先生的话多么正确,也能体会到先生的真诚之意了。

  武功不要套路和招式,要不要方法呢?王芗斋先生讲得很清楚:“要知拳学根本无法,亦可云无微不法。一有方法,精神便不一致,力亦不笃,动作散漫不果速,一切不能统一,更有背于良能。所谓法者,乃原理原则之法,非枝节片面刻板方法之为法”。这就是提醒我们,习武要抓住根本,掌握武功修炼的大纲要领。怎么抓根本,怎么掌握武功修炼的大纲要领呢?

首先是抓根本,就是要练内功。说起内功不要认为很神秘,现在练内功都成了社会上常用的话了。武功的内功就是通过养内气蓄内力,增强自身内在的素质,包括混元桩和劲力功。

其次,要掌握一套简单而又系统的拳法,包括:定式——基本的间架姿势; 换式——基本的步法身法和手法的配合; 圆手变式——基本的轨迹力道; 拆手——相互体认感应能力,摸劲走劲化劲; 操手——操练找劲儿发力,掌握基本的打法;破门进手——模拟对抗练习,训练闭门封手和破门进手,体验实战搏击法。往深处还有吗?有,那就是心法了。

  王芗斋先生以其武林巨匠的影响,以如此鲜明的态度和入情入理的引导,数十年来武术套路仍在流行,是什么原因呢?先生早已指出:“夫拳套方法既无用且有害,何以传者习者尚不乏人耶?盖因此中人,大都知识浅薄,好奇热异,即告知以真,彼亦难悟,悟亦难行。盖习武之者,咸以拳套方法,籍以眩人夸世,传之者,便以拳套方法能欺人,且籍以消磨时日,便于谋生,况根本不识拳为何物。故相率以已误遗误永无止境,诚可怜可笑,亦复可气也”!

目前来看,一是还有许多人未明其理; 二是有的人虽已早明其理,但出于一己私心私利,仍不愿放弃套路这个能给自己带来名利的宝贝;三是习惯势力使之,很多人名曰练武实际上只是健身娱乐。我想是不是在王芗斋先生的要求上稍退一步,即不能不练也要少练。精选一两套能够体现本门拳法特点的,最好是功拳合一的套路,长期练习之,对于养身技击及修养身心,效果或许更好。

  王芗斋先生语言犀利,切中拳套之弊,令人感到畅快,同时恳切之情又非常感人。他“实不忍目睹同类走入迷途浩劫而不救,故不惜多年体认及实地之经验,所得所知,反复申论,以正其妄,而期唤醒同胞,勿复执迷不悟也”。王芗斋先生最后说:“大凡天地间高深学术,皆形简意繁,而形式繁杂者,绝少精义,故不仅拳道然也,愿同志三思之”。应该感谢大师的一片赤诚之心!我辈习武传功者,亦应清醒自心,赤诚对人,志将我中华传统的武功精义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