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

从《鲁潜墓志》谈隶法

· 黄简

《鲁潜墓志》中有一个「师」字,有专家读为「肺」,指「『肺』字在东汉初如《武威汉简》即此为月旁而不用耳朵旁」,这是读错了。

「师」字是隶书常用字,汉隶名碑上很多,并不冷僻,我举几个例子:

《乙瑛碑》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1)

《曹全碑》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2)

《张迁碑》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3)

《隶辨》所举例子有: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4)

《金石文字辨异》所举例子有: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5)

可以看到,「师」字左边是,右面是帀,隶书中竖经常出头,和现在写法不同。草书的「师」字右旁也常常写出头,如:

《急就章》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6)

智永《真草千字文》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7)

怀素《小草千字文》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8)

《鲁潜墓志》的「师」字,写法符合汉碑常所见者,说明此书手有深厚的汉隶根底。

再举一个例子,《鲁潜墓志》有「勃」字,我们现在的写法,起手就写一个十字,在隶书中,却是起手先写一个「小」字,见《鲁峻碑》、《刘熊碑》等,有浓重隶意的北朝《郑羲下碑》「勃」也是这样写的。《鲁潜墓志》的「勃」字,正是先写「小」。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9)

第三个例子是「乙」,现在起手有一横,汉隶中往往没有,如《乙瑛碑》、《孔宙碑》,曹魏时的《三体石经》也没有一横。

《鲁潜墓志》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10)

,《乙瑛碑》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11)

第四个例子是「朔」,汉隶左边是三横一撇﹝或一竖﹞,必定是这样写法。

《鲁潜墓志》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12)

,《乙瑛碑》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13)

其他例子还有,这里不一一举了。隶书的写法和真书不同,这一点早就有人研究,譬如「谱」字,右旁没有「日」,这才是汉隶的写法。前人有隶法歌诀说「大抵『勃』『兢』不见『十』」,意思是说,「勃」「兢」两字上面,汉隶是不写「十」的。

我们知道,小篆是李斯等制定的,在这以后,汉代转用隶书。如果你想学小篆,秦代刻石当然是最重要的。小篆字数远比现在少,很多字是后起字,小篆中没有,只好借用。我一个朋友请人刻姓名印,他说刻错了,因为他名字中有「悦」字,被刻成「说」。我说没有错,篆字没有「悦」,篆刻家用「说」替代是对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就是悦。

退一步想,「悦」字并不复杂,可不可以用篆字「竖心旁」加上「兑」凑起来呢?在技术上没有难度,但这样凑起来,就创造了一个新篆字。如果「悦」字可以自创,那其他的字是不是也可以自创呢?这个口子一开,马上就会有几千个新篆字产生,古文字系统立即大乱了。

同样道理,草书也是有法的,不能乱写。有些人认为写得潦草就是草书,那是误会。学草书,第一步就是研究草法,否则满篇错字。现在的书法展上,这个问题很大。很多人喜欢书法,不研究字法。

篆书中的字可以有多种写法(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14)

隶书通行于汉代。汉人写隶书,有他的规则,有社会公认的写法,和我们现在不同。隶书不是真书加上一个雁尾这样简单。我有一个朋友,以惊人的毅力编了很多书法字典,其中包括《隶书辨异字典》。他寄了一本给我,问我意见。这本字典包括了刘炳森等写的隶字,我不赞成。刘炳森是我老朋友,他曾应出版方面之邀,写过一套隶书字样,以供排版用。现代用的每一个字包括简体字,当然都要写,而且要照现在的规范写,这就包括了大量汉代没有的新字,和汉人不写的字样。举例来说,上述的「谱」,就要写出「日」字,不能省略。这是新隶书,不是汉隶。我以为如果编隶书字典,重点应该是提供汉隶字样,现代新隶书不必采入;即使要加入,也要特别注明「汉人没有这个写法」。等于编甲骨文字典,只有甲骨上出现过的字,方可收入,这样才有学术上的价值,才能帮读者辨异。

篆书有篆法,草书有草法,隶书有隶法,和现在的正楷字一样,都有规则,约定俗成,不能随意改动。以前的老书法家,守得很严,写字都有根据,决不肯乱写。现在的人,小学根柢差了,心却雄了,规矩就少了。

在古物鉴定上,字法、书法都是重要的标准。回头看《鲁潜墓志》隶书,其中的「勃」「师」「乙」等字,都符合隶法,书写者必浸淫于汉碑数十年,方有此功力。我自己打这条路走过来,深知其中艰难,北望神州,研究隶法者屈指可数,说什么是河南农民假造,如何能伏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