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有哪些习俗(舟山民风民俗舟山在东海)

 龙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舟山和龙有关的传说和信俗也是特别多,走在舟山的乡镇、街道,或是礁石、港湾中,带有“龙”字的地名是随处可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舟山有哪些习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舟山有哪些习俗(舟山民风民俗舟山在东海)

舟山有哪些习俗

 龙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舟山和龙有关的传说和信俗也是特别多,走在舟山的乡镇、街道,或是礁石、港湾中,带有“龙”字的地名是随处可见。

  岑港的白老龙、马岙的龙潭坑、紫微的锦线女龙、六横的龙头金钗、嵊泗的龙王输棋、沈家门的龙王失印服渔翁、金塘的煮海治龙王、普陀山的龙女拜观音、岱山的八仙斗花龙……似乎无处不在,常常是提到几个地方,其中就有一个地方带着“龙”字。

  毫无疑问,舟山人和龙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和信仰基础,按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处处长邵思明的话说,舟山在东海,而东海有龙王,这里就是传说中东海龙王的故乡啊。

  龙王信仰形成今天海岛独特的龙文化

  普陀是传说中的东海龙王故乡,而东海龙王信仰就是普陀岛民的三大信仰之一,在普陀海岛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龙王信仰成了普陀岛民的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渔民在危难时刻,祈求龙王保护平安,在平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龙王信仰支配了他们的行动。因此,龙王信仰形成了今天海岛独特的龙文化,如渔民在渔业生产中的祭祀活动,桃花岛的桃花会,虾峙的祭海;岛民社会生活中的祭祀活动,如展茅的请龙降雨,赛龙鳌灯会、二月半会、勾山的三月半会。这些重大祭典的过程都是先供龙王,继而请龙旗,最后择定吉日举行全岛性大规模的海祭活动。

  这几年,普陀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搜集普陀有关龙的传说故事、礼仪习俗、文艺娱乐、特别是与海洋文化相关的内容和题材。东海龙王信仰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祭海,足以说明舟山人对龙的信仰

  岱山县的渔民谢洋节是舟山龙文化的表现之一。渔民谢洋祭海是岱山乃至中国沿海渔民崇拜和信仰龙王及海上诸神的一种祭祀方式。旧时渔民由于生产工具落后,每逢风暴,渔民在海上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将传说中的海上诸神奉为生命保护神和丰收的赐福神,所以每逢渔汛开洋、谢洋时节均要举行祭海仪式,渔民称“谢龙水酒”或“行文书”。此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岱山县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祭海习俗,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及祭海工作小组,在古祭坛遗址上建造了我国首个大型祭海坛,并于每年东海区伏季休渔期,举行规模盛大的“休渔谢洋”大典。 2008年6月,渔民谢洋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岑港白老龙”的传说在舟山最有名

  龙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神异动物。龙王治水便是民间信仰中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于是“龙潭求雨”、“白龙出会”、“龙女化雨”的故事应运而生。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定海,流传着许多有关龙的传说,最具影响力的当具地方特色的“岑港白老龙”故事。岑港镇司前社区的小岙村有一个白龙潭,相传很久以前,潭里有一条白龙,每当干旱之年,那白龙便吸来东海之水,化作甘霖喷降下来,使方圆数十里的村庄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感念白龙,都称他为“岑港白老龙”。

  尽管岑港白老龙的传说版本不一,但它的故事脉络和精神指向是一致的,作为人们善良愿望的寄托与化身的白老龙,兴风布雨,无所不能。每逢风雨失调,居民们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祈祷风调雨顺,以求农业丰产。

  在渔民出海之前,也必有一番祈求海龙王的盛大仪式。因为,掌控着海洋中水族鱼类和风暴潮汐等一切权利的“海龙王”,同样维系着他们的渔获和平安。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创造、丰富和完善,“岑港白老龙”成为了一种广泛尊奉的民间信仰。

  舟山人习惯用“舞龙”来展现海洋文化

  白泉龙舞是白泉庙会中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节目,流传历史悠久。旧时的舞龙作为一种游戏玩耍,到了清时,舞龙作为一种游艺节目,列入行会队形,后改成龙贝形状,自编白泉彩龙。

  白泉舞龙以10人表演为主,持龙杆者8人,持龙头1人,持戏球1人,以翻、滚、跳、举、穿等基本动作表演出搁角舞龙、扯旗舞龙、坐背舞龙、快舞龙磨转、屈膝躺腿舞龙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舞龙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表演节目,因为场面宏大、表演热闹,且带着吉祥韵味,越来越多地成为各种庆典活动的保留节目。

  近年来,普陀区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沈家门渔港国际民间民俗大会》活动,龙王出游和舞龙活动都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由渔民装扮的东海龙王出游队伍浩浩荡荡,海岛舞龙的“龙打串”、“龙戏珠”、“龙身入肚”,舞龙姿态变化无穷,别有特色。在龙的制作上,龙眼、龙鳞等,都与海洋动物有关,如展茅的鱼龙,头是龙,身是鱼,合是龙,分又是鱼,十分富有海洋特色和创意。而舞龙套路中的“摇头船”、“游龙船”等动作,模拟行船姿态,这些都是海岛舞龙的独特性。

  在2007年海洋文化节的大巡游中,场面最为壮观的要数万鱼大巡游,在数辆巨龙彩车徐徐引领下,后面浩浩荡荡游动着由渔民装扮的万条特色鱼类,这次万鱼大巡游还成功地申报为世界吉尼斯纪录。

  □相关链接

  舟山和龙有关的街道、庙宇、礁石、地名,对照这些,看看你知道哪些?

  定海区干石览镇龙潭街 龙头周

  定海区马岙镇 龙潭坑

  定海区册子乡 龙潭坑

  定海区临城街道 龙舌村

  定海区盐仓街道叉页河社区 龙皇堂

  定海区白泉镇平湖社区东湖村 龙舌岙

  定海区金塘镇沥港 龙王堂

  定海区北蝉乡 龙堂岭

  定海城区 龙首桥下(中大街附近)

  定海区干石览镇 龙王跳嘴

  定海城东 火龙岗

  定海城北 龙峰山

  环南街道盘峙岛 大龙港 小龙港

  岑港镇烟墩 龙头岗

  岑港镇外钓山 龙眼山嘴

  岑港镇五峙山列岛 龙洞山屿

  岑港镇 龙潭

  龙潭小岙 龙潭水库 白龙潭

  普陀区桃花镇 龙头坑 龙洞

  普陀区六横镇

  龙山 龙浦 龙泉 龙头山 田岙龙头跳

  普陀山 镇龙湾 龙头 龙头山 环龙桥

  普陀区朱家尖街道顺母 龙舌 龙须竹园

  普陀山镇 龙寿庵 龙华庵

  普陀区虾峙镇 龙眼

  普陀区沈家门 龙眼 龙眼路 青龙山

  普陀山镇 龙寿庵 龙华庵

  六横镇梅散列岛 龙洞岛

  朱家尖街道西岙社区 龙潭坑

  岱山县岱东镇 龙头

  衢山镇 龙潭岙 龙门 龙门海塘 龙门闸

  长涂镇大长涂山岛

  大龙潭 大龙山 小龙潭

  小长涂岛

  龙头岙 高鳌山龙潭

  高亭镇渔山社区 龙峙岙

  东沙镇 青龙山 龙眼

  盐仓街道 海龙村

  金塘镇 青龙山 蟠龙山 龙角墩山

  临城街道洞岙社区 青龙山

  白泉镇 青龙山

  嵊泗县 大黄龙岛 小黄龙岛

  枸杞乡 龙泉村

  小洋山 石龙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申明:本文版权为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