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

贝类海鲜叫法吃法经验分享

每次去海边城市旅游肯定需要尝一尝当地海鲜,贝类属于最为海产品中的一大类,味道鲜美价格也实惠,当然受到好多网友的青睐,但每次站在海鲜大排档前看着琳琅满目的贝壳,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只能“这个”“那个”点点,如何吃法还得问问老板,常受鄙视,小编这里分享下对各种贝壳种类和吃法的认知,不算科普,因为我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如有说错,请各位网友见谅,轻喷。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

海鲜大排档

一、生蚝/牡蛎

生蚝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贝壳类,没有之一,不但遍布国内沿海各城市,还遍布街头各烧烤摊。属于牡蛎科。

牡蛎外观形状不规则如石头,两个贝壳不同,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内部闭壳肌发达,较难开壳,以生吃出名故多叫”生蚝”。锌含量较高,具有强肝解毒之功效,据说有壮阳之功效。另外还有一厨房调味品-耗油来至于牡蛎。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2)

牡蛎(生蚝)

海边夜排挡多以蘸酱生吃为主,街边摊以蒜蓉烧烤为主。当然也有煮的,以牡蛎豆腐汤为常见,炒的以牡蛎炒蛋为主。另外更是少不了厦门的美食海蛎煎。这些多以小牡蛎为主。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3)

烤生蚝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4)

海蛎煎

二、扇贝

扇贝又叫海扇,外壳规整干净,扇贝肉分布均匀,中间有个大的闭壳肌,长得有的像荷包蛋,常与生蚝一起分布于各个街边烧烤摊和夜排挡。可与生蚝并称烧烤双杰。因外面规整卖相较好,也多见于各大酒店餐桌,多以蒜蓉烧烤和粉丝蒜蓉清蒸为主。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5)

扇贝

另外扇贝还有一样出名的干制品,即扇贝避壳肌的干制品—干贝。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6)

干贝

三、蛤[ge](蛤蜊、文蛤、花蛤、油蛤)

蛤蜊是我们最常见的贝壳类,完全就是海鲜贝类的代名词。我们一想到贝类海鲜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蛤蜊。蛤蜊,壳卵圆形,外壳略薄,外壳颜色各有不同,生活在浅海低。蛤蜊偏小,在海鲜中与生蚝扇贝的区别就是生蚝扇贝论“个”,蛤蜊论“斤”。

蛤蜊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蛤蜊因外形和颜色不同种类较多,有文蛤、花蛤、油蛤等等。然后因国内地区差异,对蛤蜊的叫法也是很混乱,如街边常见的花甲店,多采用油蛤,却也叫花蛤,在海南也叫芒果螺。小编自己的分类是文蛤也叫蛤蜊外壳颜色偏白色或褐色;花蛤外壳颜色有花纹且花纹都不同;油蛤也叫芒果螺壳修长而壳光滑,表面泛油光。以上纯属小编自己总结,不知道对不对,请各位网友指导,不要喷我。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7)

花蛤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8)

油蛤(芒果贝)

蛤蜊种类太多,实在搞不清楚,但吃法多差不多,多以炒和煮为主,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炒蛤蜊了,北方辣炒,南方清炒。像青岛辣炒蛤蜊也是很有名的,一个人往往可以干一整盘。其他还有蛤蜊蒸蛋,各种以蔬菜搭配的蛤蜊汤。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9)

辣炒蛤蜊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0)

蛤蜊蒸蛋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1)

蛤蜊冬瓜汤

四、蚶[han](毛蚶、血蚶、魁蚶)

小编原先一直弄不懂蚶和蛤的区别,一直把蚶也归在蛤蜊一类中。这是因为小编的最爱血蚶一般在大排档都叫做“血蛤”。

小编目前的理解是:蚶与蛤蜊形状大小相识,区别在于蛤蜊贝壳多为圆弧状纹理,而蚶的贝壳为放射状凸起肋,另外蛤蜊壳比蚶壳要薄一点。

蚶的种类主要有毛蚶、血蚶和魁蚶。以热水烫下开壳生吃为主,肉质偏向于生蚝。其中毛蚶大小跟蛤蜊差不多,外壳黑不溜秋脏兮兮且长满毛;血蚶壳上突出肋规整明显,外壳白净,打开后里面汁水如血色,故名“血蚶”,也叫“泥蚶”,大排档多叫“血蛤”;魁蚶个头较大,常有手掌大小,同样是黑不溜秋脏兮兮长满毛,也成为“赤贝”。

蛤虽然看着血腥,但小编还是被其鲜甜味道所折服,盛是喜欢,有兴趣的可以看小编关于血蛤的视频分享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2)

毛蚶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3)

血蚶(血蛤)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4)

魁蛤

另外蚶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因血蚶多为生吃,1988年上海因血蛤为传播介质甲肝流行,造成34万人感染,据说还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海洋的环境保护很重要啊,海鲜生吃的太多,一旦海洋污染,我们将被各种病菌感染。

五、蛏[cheng](蛏子、竹蛏)

蛏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贝类海鲜,常见的主要有蛏子和竹蛏两种。

蛏子外观为长方形而两头圆,外壳薄而多有白色斑块,外壳也经常有磨损,内部蛏肉与其他贝类海鲜有很大区别,蛏子肉一头有两个角,为进水管和排水管,一个吃东西,一个排泄废物,说白了就是一个嘴巴一个肛门。下部一个圆形肉柱为蛏子的角,蛏子吃法较多,有清蒸、水煮、爆炒、油炸和椒盐都有。当然还有比较有名的蛏子干。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5)

蛏子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6)

炒蛏子肉

另外还有一种竹蛏,竹蛏又叫蛏子王,个头比蛏子大。体型呈长圆筒状。体表光滑,披黄褐色外皮,有光泽,壳质脆薄(真的很薄,我都怀疑他要退化了)。竹蛏两个不闭合,一头为进排水管,多伸出课外,另一头圆肉柱为脚。竹蛏相对来说个头大且贵,大竹蛏论“个”卖,而蛏子都按“斤”卖。竹蛏吃法也较多,蒸煮炒烤炸各种都有。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7)

炒竹蛏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8)

烤竹蛏

六、贻贝(青口、淡菜)

贻贝又叫青口,贝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壳薄,外壳黑色有光泽,看起来是脏兮兮。贻贝干制品也叫淡菜,贻贝肉质为灰白色,边缘为呈黑色。因肉质外形原因,舟山地区常叫他“十八岁”(实在太像,你懂得),贻贝不同于蛤蜊生活在岩石上(生蚝也生活在岩石上)。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19)

贻贝(青口)

贻白吃法较多,可烧汤,可清炒,可水煮。但贻贝干还是比较有名的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20)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21)

炒淡菜

七、海瓜子

海瓜子多为一些白色的小贝壳小蛤蜊。应该属于蛤蜊一类,多为炒为主。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22)

海瓜子

八、象拔蚌

象拔蚌因常常的鼻子闻名,又叫皇帝蚌。是海鲜中的贵族。据说营养很高,生活在深海海底,价格较高,肉质煮起来容易过老,所以以象拔蚌刺身为主。说个题外话,这外观,跟贻贝可真是一对啊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23)

象拔蚌

毛蚶 毛蛤(蛤蜊蛏子毛蚶)(24)

象拔蚌刺身

以上纯属小编个人对一些常见的贝类海鲜理解,不算科普知识,纯手打,图片多来源于网络,有错误的请留言更正,轻喷。感谢网友支持,收藏关注头条号,小编分享其他美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