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感想(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第五篇:《阳关雪》

原文经典段落: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以多年的奋斗,执意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而更早就具有这种微笑的唐代,却没有把它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王维诗画堪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限,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只允许他们以文化人的身份躬身而入。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人文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人性寄托。

于是,九州的文风渐渐刻板。阳关,再也难以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越来越少,只有陆游、辛弃疾等人一次次在梦中抵达,倾听着穿越沙漠冰河的马蹄声。但是,梦毕竟是梦,他们都在梦中死去。

即便是土墩、石城,也受不住见不到诗人的寂寞。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风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旅途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如壮汉啸吟,与自然浑和,却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不再欢悦,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余秋雨文化苦旅感想(余秋雨文化苦旅)(1)

解读:

历史的张力在一代代文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文人的心路,即是文化的历史。在厚重的字里行间,读到从古至今真正有思想的文人一种行远路的从容。许多事,原是不必计较的。文化不为填充是为了增容,最终带给心灵更博大、更自由的空间。散散慢慢读书,路过一处处风景,抵达舌尖的苦反刍到舌尖,竟是回味悠久,淡然的甜。

文中提到:“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个场景我非常有同感,因为特意去过阳关故址,一路上全是沙漠,偶尔有一些耐旱植物,天与地非常的空旷,当时我们一路西行,所谓故址,已没有了古迹,只有土墩式的烽火台。这就是阳关古迹。阳关就是阳关,有着历史的斑驳痕迹,带着种种伤痕,被掩埋于此。多么想再读都“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边塞诗,多么想看看那漫漫沙漠中戍关将士们的足迹,多么想听听那浩浩雄风中李白高适们的浅唱低吟,那悠长的胡笳和羌笛的回响。

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平常的精神家园”,每天分享创业财经、阅读心得、人生技能(辩论、演讲、主持)相关原创知识,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