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

导语:文化交融先秦时就已开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何低调的宋朝影响力更大?海上丝绸之路!

有关于中原文明的发展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是熟悉的,在古代历史上,中原文明属于辐射的中心地段,基本上周边地区国家的发展都受到华夏中原文明的影响,比如当时的东瀛。在这些受到中原文明影响的国家当中当时被人们称之为扶桑或者东瀛的日本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

实际上中原地区与现在的日本在文化方面的交集从先秦时就已经开始了,屈原楚辞当中所提到的东皇太一就是古扶桑神话系统当中的太阳神或者是妖皇,还有就是湘君湘夫人等,也在当时的扶桑文化当中有着很多的提现。

到了唐代,国家的发展更加迅速,唐朝的社会环境也是相对比较宽松的,文化兼容在这一历史时间段更加的频繁,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都发生在唐朝时期,历史上著名的“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也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而他所立下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就发生在他出使印度的历史时间段上。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1)

再比如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航海活动,也是在十五世纪西欧航海活动进行之前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航海活动没有之一,他所到达的地方不计其数,在文化传承上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可是这些历史时期却都不是最知名的,在国际上最为知名的是哪一个朝代呢?

其实是宋朝,宋朝是个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大一统的王朝。这一点在很多历史学家的评述当中就可见一二了。我国历史教授杨渭生认为:“两宋320年中,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达到了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占据领先地位。”

诸如此类的评价数不胜数,他们都认为宋朝可以称之为一个十分繁荣的朝代,他的存在给中国古代历史增添了很多色彩。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宋朝都可以排到前列。不仅是我国的史学家,就连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12世纪的宋代,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中国经济自宋代以来,无论是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还是货币化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由此可见,宋朝在国际上还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2)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宋朝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哪怕宋朝十分发达,但是如果论综合国力,宋朝远远不及唐朝,论疆域也远不及元代,论统一的程度更是倒数。甚至哪怕是局部统一的时间也不算长。可是为何宋朝的国际影响力远远大于其他的比它综合实力更加强大的朝代呢?

笔者认为,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宋朝的航海技术发达,边关贸易频繁是一个重要原因。

宋朝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天文学领域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具有开创性意义。宋朝无论官方还是民营造船业都非常发达,无论是江防、海防、漕运、客运其运用的船只规模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仅从太宗至道末年,荆湖、江南、两浙及淮南等地的大型造船场,每年所造漕运官船就达3300多艘,(《简明宋史》,第89页)。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3)

宋朝不仅船只数量多,并且船型多样,规模大,航行远,我们从如下史料中可见一斑:《岭外代答》中记载“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

由上文可得知,船只规模巨大,能容纳千人,物资供给可以维持数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船只。

此外,《岭外代答》“藤舟”记载,“深广沿海州军,难得铁钉桐油,造船皆空板穿藤约束而成。于藤缝中,以海上所生茜草,干而窒之,遇水则涨,舟为之不漏矣。其舟甚大,越大海商贩皆用之” 。

从上文得知,无论是官方军舰还是民间商贩船只,在大船制造中,当时造船工艺中已经采取了耐磨,防腐蚀技术,使船具备了远洋航行能力。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4)

宋人已经掌握了海上季风规律,懂得季风航海,加上指南针的应用,使两宋船只能够辐射世界上更广的范围,在《诸蕃志》中就记录了58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可见,宋朝辐射能力非常广。

唐朝虽然综合国力强大,开元盛世局面出现之后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以及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但是唐朝却没有宋朝那样的外部辐射能力。

也就是说唐代虽然发达,但是并没有向外部扩散和辐射,没有影响周围的国家,或者说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周围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受唐代技术水平的限制的,唐朝的时候航海业并没有那么发达,对于海外国家并不了解,而宋代因为指南针在海上的应用使航海业相对于之前更加安全可靠,宋代市舶司的建立也让宋朝的海上经济得意正规化。如此一来宋朝对于海外的贸易辐射就比唐朝要好很多。因此唐朝的繁荣程度虽然强于宋朝,却远远没有宋朝那么有外部辐射能力。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5)

那么,宋朝经济中心南移就已经完成,技术也已经应对成熟了,为什么宋朝之后的几个朝代也远没有宋朝影响力大呢?还跟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有关,宋朝实际上属于一个儒家思想学说改变的过渡时期。宋朝之时理学开始出现但是对于社会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广泛,信奉理学的人还在少数,理学对于社会的禁锢还没有严重影响平民百姓的生存环境,所以宋朝的社会虽然没有唐朝那么开放,却也不像明清那般压抑。

唐朝皇室虽然很开明,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等方式成为上升渠道,但是对商人来说,地位还是很低下的,根据《唐六典》的规定,刑家之子,工商类是不允许参加科举的,诗仙李白就是这个制度的牺牲品。但是,宋朝就不一样了,北宋时,“工商杂类”有奇才者,可以通过科举制度入朝为官,真正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与此相类似的是,在经过王安石变法后,海外贸易更被朝廷赋予重要地位,促使两宋经济更加繁荣。

宋朝有机会进行多种发展尝试,也有机会向周边开拓扩展。到了元明清时期,虽然宋朝时技术已经成熟,元明清三代可以直接应用,可是他们却没有了如同宋朝那般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导致整个国家发展受阻。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6)

就拿海上贸易由此来说,自赵匡胤代周建宋以来,到1279年南宋被蒙古灭亡,在陆地上先后与之并存的政权有辽、金、西夏、交趾等政权,依据宋王朝外交政策,将外交对象按地缘大致分成三类,一是与辽、金作为地位对等的国家;二是与西夏、高丽、交趾根据局势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国家,第三等就是大理、回鹘、吐蕃以及海外诸国等地缘关系较弱的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只有海上诸国与宋王朝有正常的民间平等贸易,这与明朝完全不同,明朝只是为了泱泱大国的面子,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并且禁止民间贸易,而宋朝廷却采取措施鼓励民间海商泛海贸易,由此,海上贸易税收成为宋王朝重要税收来源。宋朝真正实现了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再说说明朝,郑和下西洋,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的“明成祖怀疑惠帝逃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句就可以看出,明代的航海活动已经不是宋朝那样以经贸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航海活动了。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明朝有郑和下西洋)(7)

所以哪怕是在元明清之前就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技术了,但是元明清三个朝代也因为社会的原因导致了技术应用落实不到实处,从而使它们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程度大大降低,以至于它们大一统的程度虽然高,疆域面积虽然大但是也没能够表现出宋朝那样的影响力。

再说唐朝,唐朝具备比宋朝更好的社会环境,也具备更加有优势的综合国力,但是他们的技术却没有宋朝那般完整和成熟,从而也使唐朝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低于宋朝了。宋朝呢,因为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双重支撑,让他们一跃成为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古代封建历史王朝。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王朝的国家发展与他们的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单纯的领土范围广,也不能够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底牌,只有具备相应的技术、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宋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参考文献:《明史》、《岭外代答》、《诸蕃志》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