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全诗的意思(半亩方塘一鉴开)

2020年初的这个假期,武汉突然暴发疫情为响应号召,只能宅在家中,自我隔离此时有幸读到方延明教授的新作《方延明文化三论》(中华书局),真有如沐春风之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半亩方塘一鉴开全诗的意思?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半亩方塘一鉴开全诗的意思(半亩方塘一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全诗的意思

2020年初的这个假期,武汉突然暴发疫情。为响应号召,只能宅在家中,自我隔离。此时有幸读到方延明教授的新作《方延明文化三论》(中华书局),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方延明文化三论》(以下简称《三论》)精选了方教授40年学术研究成果,梳理成三块:论新闻文化、论中国传统文化、论数学文化。是谓“三论”。看上去这三块的学术边界似乎不甚相邻,但在方教授的大文化视阈下,它们之间会有某种“结缘”,都在以相知的眼光打量着对方。这部多学科交融的著作,不仅在学术上有着独特的品质,在治学精神与方法上也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是它的学科大视野。大视野当然得益于大文化。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都是文化的积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视野越宽广,看问题就越有高度。比方说新闻这门学科,曾饱受“有术无学”之诟病,因此有“保卫新闻”一说。但真正懂新闻的人,都会觉得新闻不可能没“学”。然而新闻之学何在?被誉为新闻界少有的通才、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梁衡先生是这样表述的:“新闻有学,学在有无中……它的学问被化掉了,化作似有似无,化在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以及各种专业知识和生活知识之中,化在各行业、各种人身上。”言之有理,但作为学科的阐释,还不能满足于这样一种诗性的表述。方延明在《三论》中有多篇文章对新闻学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他提出新闻学的“学科场域”:“所谓新闻学的‘学科场域’,无非是各种结缘于新闻学科的相关学科之间,所存在着的一个时空关系和网络环境。就新闻学来讲,在它的‘场域’里,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如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美学、管理学、广告学、营销学等,理工方面如数理统计、概率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这样一个新闻学的场域,每个相关学科在其中都是有明确内涵和力量的,有生气,有潜力。”这与梁衡关于“新闻的本质是信息,但它又是文化”的探索,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然而方延明的探索不止于此,他提出了学科体系的“元”概念,及它与多学科的联系中产生的“衍生”概念。这样既抓住了新闻的学科内核,又解释了它为什么又被“化”在各专业、各行业之中。在多学科的支撑中将新闻学科体系大厦的四梁八柱给架构了起来。

其次是它的研究多视角。多视角与大视野是关联的。从思维方式来说,大视野是发散性的,由内向外探究,重点在于学科的外延性;多视角是聚敛性的,由外向内考察,侧重于解释学科内涵。比方说对数学学科内涵的考察,方延明梳理了历史上诸多关于数学的定义,从符号学、哲学、科学、逻辑等学科,以及集合、模型、结构、工具、审美等诸多学说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数学的学科内涵,提出:从学科结构看,数学是模型;从呈现形式看,它是符号;从其指导性看,它是方法;从使用价值看,它是工具……学术研究中的文化意识,就是要揭示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从这种联系中去辨析某一学科的核心与边界。在《三论》中,多视角的学术考察作为一种习惯贯穿全书。如关于孔子思想研究,方延明通过多个角度梳爬出了四个来源,由此概括出孔子思想的四个组成部分:源于民本主义的“仁”的思想,源于宗法制的“礼”的思想,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正如《三论》中引用了西方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的话:“没有数学,我们无法看透哲学的深度;没有哲学,人们也无法看透数学的深度;而没有两者,人们就什么也看不透。”

最后,从治学精神来看,《三论》紧密联系时代,敢于研究现实问题,在研究上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本书的又一特点。方延明说:“我认为,治学还是要经世致用……一个学者要想做出一点点成绩,必须基于对时代大潮的思考,认识时代,理解时代,紧紧依附于时代,舍此别无他途。”如《非均衡条件下的中国藏语媒体发展问题研究》,源于他在藏区基层媒体采风时的触动。他了解到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其传播影响力,就成立课题组,直接向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写信反映情况,呼吁作为国家行为立项研究。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论》的学术价值,得益于方延明教授本人的治学经历与知识结构。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专业,留校后从事学校外宣工作,后任校报主编。写了两千多篇新闻报道,不少上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大报的头版头条,采写南大校友吴健雄的报告文学还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他还先后策划报道过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新闻,获得过“江苏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戈公振新闻奖”。此间他还应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之邀在“中国思想家研究室”工作过两年多时间,系统研究过孔子等人的思想。此后他又从事新闻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南京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对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和理论问题有了更为集中的思考。此外,在业余爱好方面,方教授在书法、绘画、奇石鉴赏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水平。从学者的知识结构来看,方延明教授这一个案,尤其在新闻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难得,又非常可贵。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18日第10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