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位卑未敢忘忧国)

每日一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位卑未敢忘忧国)(1)

每日一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位卑未敢忘忧国)(2)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支离:憔悴,衰惫。

纱帽:纱制官帽。

江干:江边,江岸。

阖棺:盖棺。

每日一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位卑未敢忘忧国)(3)

陆游诗词文俱佳,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及《南唐书》等。

《病起书怀》写于淳熙三年(1176年)。当时,诗人被免去参议官,住在成都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多天,病好后,诗人写了两首诗记述病中感怀,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破题。“纱帽宽”,一语双关,既实写生病后形销骨立,故而感到官帽宽松。同时,也暗含被贬官之意。“支离”,既形容病后身体虚弱、骨头像散架似的,也隐喻被贬后支离破碎的心绪。

这一年,诗人已52岁。有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只能远离庙堂,孤居江湖。一个“孤”字,写照了诗人因抗金主张不被当权者接受的无奈。一个“客”字,写尽了远离家乡的贬官之人的凄凉。

颔联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全诗的亮点,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是诗人的自我勉励,也是诗人一生的写照。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陆游的这一句意思一样,其中饱含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颔联下句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盖棺方能定论。言语间有不甘,有期盼,有郁愤。而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以为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在《书愤》一诗中,诗人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这首诗的尾联再次祭出《出师表》:“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更”,说明同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诗人以“受命于危难”的诸葛亮自况,希望能为北定中原出力。反复提及《出师表》,也是借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抒发胸中沟壑。刘备三顾茅庐,延请诸葛亮出山,当朝者却不能慧眼识英雄,致使诗人怀才不遇。

爱国忧民是陆游诗歌重要的写作题材,这首诗通过对自身遭遇的叙写,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宿愿。诗歌语言精炼自然,畅晓易懂,风格雄健,兼具李白之奔放与杜甫之沉郁。他的爱国诗,影响了南宋及后代诗人。

鸣谢:屈雅红(专栏作家 大学教授)

每日一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位卑未敢忘忧国)(4)

书法:中国书协会员、文史馆员、博导

刘建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