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斑鸠都在什么地方栖息(野生斑鸠随处可见)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在一个环境中频繁地看到某种动物出现,那么它的巢穴大概率也就在附近,从陆地到海洋,基本上都是如此,不过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有些动物并不喜欢筑巢,也没有固定的居所,像东北虎就总是风餐露宿,独来独往。
不过还有这样一种动物,它们虽然在人类生活的地方经常出没,但是却很少看到它们的巢穴,它们就是常常被和鸽子弄混、偶尔会出现在你家风箱上的斑鸠。
斑鸠
斑鸠这个名字我们应该不陌生,但是真的要对上具体是哪一种动物,我们还是会有些脸盲,尤其它又和鸽子非常相似,所以虽然常见,但是辨识度确实不高。
二者在体型和外形上基本能够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相似度,如果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或者特意去仔细区分,确实很难看出来。不过这里可以提供一个区分的小技巧,在斑鸠的脖子上,通常会有一处很清晰的斑点,毛色和周围有很明显的差异,而鸽子基本上没有这个特征。
珠颈斑鸠
斑鸠其实跟我们人类离得很近,在天气好的时候,如果去到小区的花园或者附近的公园,都能发现这种动物的踪迹。
因为长期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它们其实对人类已经免疫,即便你靠得再近,它们也不会害怕飞走,除非察觉到你有攻击性,或者试图接触它们,才会振翅飞走。
因为跟鸽子太像,斑鸠也因此有了一个外号,就是野鸽子,从生物学谱系上来看,其实斑鸠跟鸽子的血缘关系说近也不近,说远也不算太远,它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一种名叫原鸽的物种,而且至今也没有灭绝,依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不过跟斑鸠不同,它们生活的地方一般远离人类活动的地方,大都分布在荒漠、山地这样的地方,而且最喜欢在陡峭的悬崖上筑巢,跟斑鸠也算是风格迥异了。
原鸽
因为血缘关系并算不上太近,所以斑鸠跟鸽子之间虽然能够交配并且产出后代,但是也仅限于此了,这些后代无法继续作为独立的物种产出下一代,就像马和驴生下的骡子一样,无法跨过生殖隔离的那道坎。
斑鸠的种类不止一种,一般从外表上就能轻易地进行区分,包括羽毛的颜色,脖子上的斑点等等。
按照这些特征来划分,常见的有5种斑鸠,分别是山斑鸠、火斑鸠、灰斑鸠、欧斑鸠和珠颈斑鸠,它们的生活习性差异不大,基本上都喜欢在田地里找食物,或者吃一些树上的野果或者地面上的小昆虫。
别看这种动物没有什么知名度,但它们其实也是国家保护动物,是绝对禁止猎杀的。
神秘的巢穴
关于斑鸠最奇怪的一件事,就是它们神秘的巢穴,我们上面提到它们的祖先原鸽会自己在悬崖峭壁上筑巢,所以按理说斑鸠应该也会有类似的习惯,至少对于这种体型的动物,有一个自己的巢肯定要方便得多。
但是要问有谁见过它们的巢到底长什么样子,可能十个人也没有一个能给出正确答案,这倒不是因为我们见识太少,实在是我们见不到。
要说燕子的巢穴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印象,但是斑鸠的巢真的就是很少见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是斑鸠不筑巢,而是它们不在人类活动的地方筑巢,大部分的斑鸠会把自己的家安在野外,原因其实我们也很容易可以猜到。
首先城市里面能够提供的树木资源非常有限,即便是绿化面积已经相当高的公园里面,细细数来也只有百来棵树,而且还都是二次移栽的,不管是高度还是茂密程度都不能满足筑巢的需求。
其次,即便有这样的树,周围的环境也可能不是太好,比如很多行道树其实已经足够高大茂密了,但是巨大的人流和车流对于斑鸠来说绝对不是什么理想的生存空间。
而在野外就不一样了,这里不仅树多,而且高度能够满足需求,在这样的地方筑巢,产下的小斑鸠能够获得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在树叶的掩护下,不用担心会被各种猛禽盯上。
而如果像燕子一样筑在哪户人家的屋檐和阳台上,说不定母斑鸠前脚刚走,后脚小斑鸠就被猫抓了去了。
但是从巢穴的质量上来看,斑鸠又不算是最讲究的,基本上就是能用就行,不像很多鸟,非要搭得尽善尽美才肯停下来,所以有时候斑鸠也会犯懒,直接在野外寻找一些已经被遗弃的旧巢穴,直接在里面孵蛋了。
汉语当中有一个成语叫作鸠占鹊巢,说的就是斑鸠把喜鹊的巢占用然后自己使用的现象,不过别看它们好像有些太随意了,但是也没有影响繁衍后代的重任。
一只母斑鸠每年能够产下很多胎,频率在3次左右,每次都在2枚或者2枚以上,因为父母都会悉心保护和照料,所以存活率也是很不错的。
结语
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对于这些动物缺少了解,有时候会淘气误伤甚至误杀,以为是什么不知名的小鸟,却不知道它们也是国家保护动物。
所以政府和学校要在这个方面加强宣传,避免斑鸠因为人类的原因而受到伤害,不然有一天我们看不到的可能不只是它们的巢穴,而连斑鸠也找不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