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知识(幼儿园幼儿卫生保健不容忽视)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知识(幼儿园幼儿卫生保健不容忽视)(1)

洛克曾说,儿童比黄金还珍贵,但比玻璃还脆弱。幼儿承担着家长和教师的所有希望,更是祖国实现复兴的殷切寄托,所以园所对幼儿的保教工作,一点马虎也不得。

一、健康检查

(一)根据1985年12月7日国家卫生部印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文件中所提,所有婴幼儿在入园前都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婴幼儿必须做检查经过检疫期无症状后方可入园,这是对其他小朋友的健康着想。

(二)每日的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在园里必须坚持晨检制度并且做好幼儿检查登记,认真检查幼儿是否有发烧、感冒等症状,认真询问幼儿的饮食、睡眠以及情绪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三)建立定期与不定期体检制度。每日的晨检及每季度、每年的体检很必要,还要结合天气、气候变化进行不定期体检。如在流行性病毒多发的秋冬春季、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干燥或湿热的季节,都该对幼儿及全体教师、职工进行不定期的体检,为全园的教师、幼儿提供及时、全面的健康保障。

二、饮食健康

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关于试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草案)的通知》,以及结合现当代的合理饮食原则,幼儿园关于饮食健康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幼儿与的饮食应由取得相关证明及健康证的专人负责。后勤部应建立伙食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幼儿的饮食规律、饮食特点和饮食营养等问题。

(二)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饮食特点安排饮食。幼儿的饮食应一周内不重复,要荤素搭配、多种多样、营养得当,注意清淡,避免重口味等损害幼儿消化系统的菜肴,还要注意色烹饪花样,能引起幼儿的食欲。

(三)幼儿除午餐、正餐外,午觉后应提供午点,不强求幼儿进食午点。

(四)关于午点,避免太多甜食和零食。

(五)厨房要保持环境清洁,所进蔬菜要保证新鲜、健康,不含农药等超标污染蔬菜,菜肴要洗干净,保持室内干爽无异味无老鼠等。

(六)所有菜碟、碗筷要保证消毒、干净。小朋友的碗筷做到专人专用最好。

(七)如有条件,可以结合校医的记录、建议,对营养不良或有需要的小朋友进行专门膳食搭配,并与家长做好饮食记录,对小朋友的身体进行膳食调理。

(八)关于提倡小朋友节约粮食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很多幼儿园不准幼儿剩饭剩菜,其实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结合具体情况要求幼儿,可通过适当鼓励等方法鼓励幼儿节约粮食或剩饭剩菜。还有在饮食过程中幼儿的交谈、幼儿的戏耍,都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通过示范、鼓励等方法耐心纠正幼儿的错误。

三、幼儿体格锻炼管理

体育教育在幼儿的教育中很重要,甚至可以说被排在首位,无论是西方的洛克、卢梭,还是我国的陈鹤琴等著名教育家,都提到了体育的重要性。体育包含多方面,也渗透在很多日常生活中。体育绝不是随意的锻炼,幼儿的体格锻炼管理尤为重要。

(一)每日的早操。根据教育部《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幼儿园应设置早操活动。中、大班每次早操时间为5到6分钟,小班的早操每次3到4分钟。

(二)幼儿的早操应该强度适宜,应从柔和渐渐过度,以伸展幼儿的身体为主。还可以以舞蹈形式进行。亦可以每学期学会2、3套早操,一个月学一套新的动作,引起幼儿参与早操的热情。

(三)体育课的设置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大肌肉发展的情况设置合理课程,不以竞赛为目的,以锻炼、发展幼儿的体能为目的。

(四)一日中的体格锻炼

除了早操和体育课,体格锻炼其实是蕴藏在每一个活动中的。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应该注意各领域结合,劳逸结合,来发展幼儿的体格。如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比如探索季节变化,教师可让孩子捡树叶等感受季节变化,同时亦锻炼了腰部、小腿肌肉。

(五)要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让孩子感受户外的新鲜空气。

四、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因为不易掌握因而常常被忽视,为孩子日后的不健康发展埋下了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以更仔细、更谨慎和更耐心的态度来观察孩子,引导孩子。

(一)入园时的观察

孩子每天入园时,教师可询问孩子的睡眠、饮食等情况,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异常。

(二)教师平常要多与幼儿谈论他们的喜好,如漫画、故事等,仔细观察孩子的态度和性格,仔细观察孩子的暴力、攻击行为,以及潜在的情绪爆发,更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去引导、关爱孩子,及时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平常教师要多抓住机会,观察每个小朋友是否在幼儿园得到满足、尊重、开心的体验,多了解幼儿,以自身特殊的身份去帮助孩子得到正确的、必要的帮助。

(三)离园时的观察

教师可以询问孩子的一天是否开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和想法,尊重孩子,关系孩子。

(四)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情绪观察表,记录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情绪异常等情况。

五、幼儿个人卫生健康

(一)洗手。包括入园时、离园前、饮食前、喝水前、上厕所后等,要帮助幼儿树立洗手的健康意识,并且自觉洗手、帮助他人树立洗手意识。

(二)喝水。要帮助幼儿树立喝水的意识,不喝生水、冷水,多喝烧开的白开水、温水,及时摄取足够的饮水量,注意饮水时不可过急、不可说话等。喝水要用自己的杯子,

(三)上厕所。帮助幼儿树立上厕所的良好习惯,每日一次排便,及时上小厕,不要憋尿;上厕所要把粪便拍在厕所内,厕后要冲水、洗手。

(四)不要随意吐痰、吐口水。

(五)感冒了要用手绢、纸巾擦拭鼻子并且洗手。

幼教帮youjiaobang

(教学方法、家庭教育的公众交流平台)

长按3秒,即可识别二维码

(童真、童年的记忆,或点击原文查看详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