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磁器口古镇(古镇磁器口:在这里)

华龙网8月22日6时讯(记者 周梦莹 实习生 陈晓)说起磁器口,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它的诸多头衔身份中,最重要的一个,大概莫过于“历史文化街区”。近日,华龙网记者走进磁器口,为你还原一个古往今来依旧人流熙攘的古镇,带你深入了解原来这里,还有这么多“不可以”。

被誉为“小重庆” 是老重庆的缩影

今日磁器口古镇(古镇磁器口:在这里)(1)

游客在重庆磁器口古镇游览。记者 石涛 摄

8月的重庆着实有些炎热,何况还是正午时分,要放在寻常街道,早已经是人烟寥寥,可在磁器口,穿梭的人流依旧如织,好不热闹。

在街上有名的陈麻花店铺门前,等待购买的人排成了两行;在上演川剧的四合院里,人们从容地坐在露天大树底下,喝茶、看戏、叫好……

“如果说火锅是重庆的味道名片,那磁器口就是浓缩的历史名片。”一位慕名而来的北京游客告诉记者。

说磁器口是重庆的历史名片之一,并不为过。事实上,磁器口是古重庆的北大门,得嘉陵江水运之便,在明朝就形成了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到了极盛,成为了嘉陵江下游最繁忙的水上码头之一。

江上船只穿梭,镇上商贾云集,磁器口也被誉为“小重庆”,是老重庆的重要缩影。

2015年4月,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定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在《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也对磁器口有着明确的保护要求。

数百年后的今天,“保护”二字,成了磁器口历史文化沿袭最重要的一环。

不可随意拆建新建 核心区建筑不超过3层

今日磁器口古镇(古镇磁器口:在这里)(2)

小朋友在磁器口古镇街头游览。记者 石涛 摄

与国内其他古镇所不同的是,磁器口的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多位竹木结构,沿街店铺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所住,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十分精美。

然而,多年来风吹日晒,或年久失修、或后天损坏,古镇的建筑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到底该怎么修才能护得住历史、保得住安全?

磁器口古镇管委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山地风貌、建筑特色、传统民居文化三个方面,给予深入且分层级的保护。

古镇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以及风貌协调区。其中,核心保护区包括包括磁正街(高石坎至码头)、磁横街(码头至金碧桥)、黄桷坪一巷两侧建筑用地范围,以及宝轮寺,总面积5.5公顷。

“对核心区的街巷空间与建筑以保护和维护为主,不可随意拆建、新建。”磁器口古镇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对确需拆建新建的建筑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原则和审批程序,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一致。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内(檐口高度不得高于9米),局部可采用四层。

古镇的建设控制区具体包括核心保护区以外,马鞍山脊、磁童路、清水溪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8.8公顷,采取整治和逐步改造的保护方式,原有的街巷路径保持不变,一般情况下不得任意拆建,主要以小规模局部改造的方式进行改建。建筑层数控制在4层以内(檐口高度不得高于12米),局部结合地形可放宽到5层(檐口高度15米)

而风貌协调区则是建设控制区以外的街区及周边地区,总面积64.8公顷,采取风貌保护的方式,不得随意建设项目,以成片改造方式进行改建。

这里不是丽江 不符合要求的商业一律不予批准

今日磁器口古镇(古镇磁器口:在这里)(3)

特色商店遍布磁器口古镇。记者 石涛 摄

在古镇,商业不可避免,临街大大小小的店铺,怎么规划入驻、怎么管理,也是颇为讲究的技术活。而谈起这个,磁器口古镇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凌健笑了:“不容易啊!”

如今不少的文艺青年,向往大理、丽江的范儿,商家自然也看准了市场需求,在店面布置上,常常会刻意模仿丽江特色,“有那种五颜六色玻璃的,也有不少异域情调的,但这跟磁器口的巴渝文化特色其实是相矛盾的,拼凑在一起,格格不入,也是对原有历史风貌的破坏。”凌健说,这时候,就需要管委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不行就是不行,店铺的装修风格需符合古旧风貌,包括门头设计、店招店牌、装修用材等,装修方案审批后才能施工。

除了对店铺的风貌有要求,对于商业业态,也有明确的管控,对不符合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业态,一律不予批准,鼓励创意类、文化类、老字号、非遗、手工类项目,避免同质竞争扰乱商业秩序。

“书画、陶瓷类是磁器口着力发展的业态,土特产属于限制引进的,餐饮、封建迷信以及有环境污染的都是禁止的。”凌健说。

古镇磁器口,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有原来的样子,幸也,而这却并不是终点,历史文化街区只有持续不断的精心呵护,才能沉淀下最本真的内涵,并从中焕发新的生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