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者元宵来庆祝,提到汤圆和元宵,很多人分不清,正月十五到底是该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呢?关于这个问题,南北方的朋友各执一词,北方的传统里,元宵节是要吃元宵的,而南方一直以来都是吃汤圆。那么元宵和汤圆,究竟是同一种食物的不同叫法?还是两种不同的食物呢?下面且听我详细道来。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1)

元宵和汤圆的起源

元宵和汤圆在古代的时候本是一种食物,最早记载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全家一起吃圆子,有团团圆圆的寓意,因元宵节必吃“圆子”,所以才将圆子命名为“元宵”。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2)

元宵和汤圆的传说

关于元宵的起源,民间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过长江时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便派人去问孔子这是何物,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由于这天正是正月十五,从此每每年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元宵因此而来。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不过这都是民间说法,真实程度无法考究。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3)

民国时期也有一个关于元宵的故事,当时百姓传唱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传说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皇帝梦碎,心有不甘。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因"元宵"与"袁 消"谐音,惹得袁世凯愤怒,从此下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到了现代,汤圆和元宵依然是并立存在的,只不过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元宵和汤圆的具体区别,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4)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1、分布地区不同。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5)

十几年以前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汤圆。虽然现在北方人大多数也都吃汤圆了,但是元宵还是北方特有的叫法。

2、制作工艺不同

汤圆和元宵最大的区别,就是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一般是糯米粉用热水和成面团,然后分成小份,将馅料冷冻,面皮像包饺子一样把馅料包进去,然后团圆。二元宵则是用滚成球的馅料沾水,然后在干的糯米粉中滚一圈,再沾水,再滚糯米粉,重复这个动作四五次。也就是说汤圆外皮是糯米粉团,元宵外皮是干糯米粉。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6)

3、口感不同

因为元宵外皮是干粉,所以煮熟后口感很硬有韧性,吃起来更有嚼劲,干糯米粉煮出来汤汁会很浓稠。汤圆表皮细腻光滑,吃起来软糯顺滑,水分较多,因为汤圆表面没有干粉,所以煮出来的汤非常清澈。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7)

4、口味不同

元宵的口味比较的单一,主要是果脯,黑芝麻,花生等甜味为主。而汤圆口味丰富,咸甜荤素都有,既有花生,果脯,豆沙等甜味,又有肉菜等咸味的汤圆。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8)

5、吃法不同

因为外皮光滑柔软,而且很薄,所以汤圆只能煮着吃,吃的时候连汤一起吃。元宵外皮较硬,而且很厚,馅料也相对较干,所以元宵既可以煮又可以蒸,也可以炸着吃。

汤圆和元宵的优缺点

虽然元宵是北方流传的食物,但是近几年汤圆在北方的地位已经远远超出了元宵。因为汤圆口感柔软细腻,馅料比较香,而元宵皮厚而且很硬,馅料也很单一,所以北方人们现在也比较喜欢吃汤圆。所以汤圆销量远远大于元宵。但是元宵还是受很多人欢迎的,像我们父母那一代,都比较喜欢元宵的口感。元宵更有嚼劲,而且元宵可以炸着吃,汤圆只能煮着吃,煮元宵的汤很浓稠,味道更加淳朴。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还是八月十五(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9)

从制作工艺上,元宵需要一步一步滚出来,制作比较繁琐耗时,而汤圆制作起来相对简单,而且汤圆利润空间更大,所以商家也更喜欢卖汤圆。

不管元宵还是汤圆,象征的意义都是“团团圆圆”,人们的心愿都是为了传递美好,只是个人喜好不同,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就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南北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包容,共同进步和发展,所以很多地方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马上元宵节了,你是打算买元宵还是汤圆呢?

我是美食作者聪聪食光,我热爱生活,擅长制作美食,并喜欢总结各种制作美食的经验和小窍门,无论是中餐,西餐,烘焙,面点,家常菜等,我都会总结一些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欢迎转发,点赞,收藏,有问题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一起讨论,非常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