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笏板的正确拿法(漫谈古礼古代朝臣手中的礼器)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上朝的画面,就会发现大臣们手中拿着笏(hu)板,那笏板是干嘛用的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下。《项脊轩志》中,有⼀个劝学的著名段落:“(大母)自语 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其文大意如下:“(祖母)自⾔自语地说:’我们家的人读书老不见成效,这个孩子的功成名就,总可以期待了吧?’过了⼀会儿,她拿着⼀个象牙手板进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以后你⼀定会用到它。’”祖母所持的象笏容易引人遐想——这个象牙手板是何物,为何竟能指代仕途?

唐朝笏板的正确拿法(漫谈古礼古代朝臣手中的礼器)(1)

笏的起源及作用

笏: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玉板”、“玉笏”、“手板”等。 其起源已不可考,《史记·夏本纪》引郑玄注云:“曶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也,君亦有焉。”这里的“曶”即通“笏”。

史学家多认为笏至少在商朝就已出现,这⼀推论尚无确实的考古依据,但在纸张尚未问世的岁月中,很难想象除了笏,君主与朝臣议政时还会有其他未被史书所记载的工具。

笏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所执的手板,上面记事,以免遗忘。朝中之笏有⼀定之制,天子用玉,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东汉刘熙《释名》中提到:“笏,忽也,备忽忘也。”可见笏的主要作用类似于今天会议上的备忘笔记,属于官场办公用品。传言其另⼀用意在于上奏时掩面以示对天子的尊敬。根据《礼记·玉藻》篇中的记载,笏板应于商周时期投入使用。不同时代,笏板的材质规定与形态各不相同。

笏板有尺寸规定,但并非定死,因人变通。《礼记·玉藻》中对笏板的用法和形制均有详细记录:“笏度⼆尺有六存,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这是笏的⼀般尺寸。但作为记事工具,终究是实用价值为先,方便为主。宋仁宗时,兵部员外郎杨伟记忆超群,“常秉小笏以朝”;同时代的江南转运副使任中正则身材高大,“帝择大笏,命内臣赐之”。再“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度⼆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此处的“尺”为“周尺”,约合19.7厘米,因此周朝时期的笏长约51厘米、中端宽约6厘米,也的确是便于记事的尺寸了。

唐朝笏板的正确拿法(漫谈古礼古代朝臣手中的礼器)(2)

笏在各朝代的变迁

关于笏的礼制已经逐渐成型。比如,周朝要求诸侯上朝需执牙笏,同时还规定了不同等级者需携带不同材质的笏,其中“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从中可以看出,至少从周朝开始,笏便具有了区分等级的功用,不同的材质背后,是持笏者不同的出身地位。

两汉时期,在造纸工艺不断改进的冲击下,笏作为记事工具的功用受到了极大冲击。然而,从周朝到秦汉,近千年的历史已经让官员们习惯了笏的存在,于是笏反而在记事工具革新的冲击中焕发新生,剥离了“书其上,备忽忘”的原始功用,转而成为单纯的“朝位班序”的象征。

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后,笏开始有了等级之分。当时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可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或木笏;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从《唐会要·舆服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笏的生命力:“五品以上执象牙笏,以下执竹木简。旧制三品以下前挫后直,五品以上,前挫后屈。武德以来,⼀例上圆下方。”五品官衔,从此成为笏材质的分界线。自唐以降,官员朝服开始依品衔区分不同颜色,大体为三品官以上服紫色,五品官以上服绯色,七品官以上服绿色,九品官以上服碧色。

这⼀传统由两宋所承袭,而官员所持之笏也便与朝服颜色相对应,服绯色公服者用象牙为笏,服绿色公服者用槐木为笏。唐宋两朝,官员出席重要场合均需抚摩笏,以便于礼官安排相应的位次及自此间相互辨认——从周至宋两千余年过去,“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的传统在王朝的更迭中不仅未见消退,反而愈见精细。

明朝在承袭唐宋礼制的基础上再次对持笏之礼进行了细微修改。据张自烈撰《正字通》所载:“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唐朝以五品为界的传统在此上调至四品,这背后或许也有象牙愈加珍贵的现实。由此归有光是否有资格手持象笏入朝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明代各寺寺丞为正六品,作为南京太仆寺寺丞的归有光恐怕只能用五品以下官员所用的木笏了。

清朝代明后,没有保留官员持笏面君的礼制,笏作为朝堂礼仪用具从此消失于历史。不过,以笏代指官员、仕途的⽂化传统却保留了下去,满床叠笏、⼀门百笏、袍笏登场这些成语依然流传于世,为后人记录着笏这⼀器物曾经的辉煌。

唐朝笏板的正确拿法(漫谈古礼古代朝臣手中的礼器)(3)

道教中的笏——法坛上的朝礼尊神

二十五朝岁月点拨而过,关于笏的历史却只说了⼀半。在中国历史中,笏不仅曾在庙堂中流转于公卿掌间,更在道教中走上法坛,成为道士仙家手中的常见法器。

与归有光祖母的笏不同,道教中的笏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等,道士朝拜时往往两手恭执,以表示对神灵的尊敬。这似乎令人费解:本应悠哉游哉的道家人士,为何会钟情于笏这种具备浓浓世俗色彩的器物?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整个道教的发展史。

早期道教并没有持笏之礼,道教中的笏也的确源于庙堂。作为典型的多神教,道教在最初其实并不具备“阵容豪华”的神仙谱系。汉朝于吉的《太平经》将道家神灵抽象分为六等,所谓“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张鲁的《老子想尔注》则更延续了老子“道常无名”的观点。然而在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却出现了重大转折,著名方士陶弘景编制了道教史上第⼀个神谱《真灵位业图》,将当时流传的五百多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等根据世俗“朝位班序”分成了尊卑不同的七阶,分别以元始天尊、玄皇大道君、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等为各阶主神。

从陶弘景个人观点来看,《真灵位业图》凸显了打压天师道的倾向,也并未被后世道家完全沿用,但其中“朝位班序”的概念却为后世所承袭并发扬光大。两宋以降,庙堂之路不乏“道君皇帝”,奉旨“编排三界圣位”的官员更大有人在,至南宋时期,金允中撰著《上清灵宝大法》四十五卷,列三百六十分位神仙名单,按其性质、品第分为十⼀品,道教神仙谱系也最终形成。

道教神仙谱系的制定离不开庙堂之力,而作为“朝位班序”象征地笏在被道教所接受也就不奇怪了。相比于神仙谱系的等级森严,道教文献却并未对笏的材质进行明确规定,唯玉笏多为神灵所用。道士持笏之礼与朝臣持笏相同,均是两手握持笏板下沿,置于胸前,而令两肘自然垂下——官员如此自然是以示对君主的尊重,以彰显龙威;道士如此则能预防口中秽气冲犯香炉烟气,以冒犯天颜。同时,双手持笏也可以规范道士仪态,让道众在朝礼尊神时维持虔敬之心。

除了作为礼器,笏同时也演化成为道教常见的法器。有些道士会在笏上刻上符箓咒语、北斗七星等符号做法,这些笏与桃木剑、如意、天蓬尺等法器⼀样,成为古人祛魅辟邪的利器。当然,笏也不仅流传于凡间的道士——仙班之中,也不乏有神灵持笏,除著名的莫过于八仙中的曹国舅和钟馗。

唐朝笏板的正确拿法(漫谈古礼古代朝臣手中的礼器)(4)

总而言之,了解了笏板的历史文化以后,我们再回到影视作品中会有更多的感触。对于笏板文化,我们也要有⼀些认知,早在上古时期我们就已经懂得老板对于员工身份的认可,还有员工对于老板的尊重,这些文化其实都比较行之有效,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习借鉴⼀下。毕竟,孔老夫子说的,天下太平的由来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笏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