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管控与赋能(平安对标科技公司)

平安的重点对标对象逐步从友邦、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机构,变为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平安集团管控与赋能?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平安集团管控与赋能(平安对标科技公司)

平安集团管控与赋能

平安的重点对标对象逐步从友邦、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机构,变为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陈心颖|文

平安是一家有科技基因的公司。从1997年第一套OA系统投入使用开始,平安在后续数年相继实现了产险最初级的地域数据集中管理、寿险管理信息系统、行销支援系统等。这些现在听起来一点也不“数字化”的科技建设,在当时却是领风气之先的。

当时,从集团决策层面已经将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很高的位置,并且体现出迅速坚决的执行力。2000年平安创建中国最早的在线金融产品超市——PA18.com,目标是为平安集团的2000万客户和22万业务员服务,分为四大业务板块——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投资和个人理财。

2006年通过前中后台的有效剥离,实现服务和运营的大集中,即通过统一的后台来提供标准化服务并控制风险,创建亚洲最大的集中运营平台——中国平安(601318)全国运营管理中心。

2008年成立平安科技,开启“金融 科技”的探索。这些探索和创新包括:成立平安万里通,进入积分市场;推出一账通功能,通过一个账户打通各业务场景;创办陆金所和前交所。

2013年后,平安倾注大量精力探索与用户衣食住行相关的创新业务,逐步搭建起金融科技生态圈的“四梁八柱”。

这些年的一个心得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技术不仅停留于概念层面,而是真正被应用到各项具体业务之中,同时,集团资本实力的增强又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在这个良性的循环中,有些是我们预期中的,数字化推动了平安的发展;也有一些是我们预期外的,数字化自身的发展超越了一个金融企业的原有内涵。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反哺金融,让平安长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金融 科技”公司。

未来五年,我们还将继续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1000亿元。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我们的一个原则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因此,平安在各生态场景的技术运用系数来自自身,而不是借助外部力量。不过,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上,平安是一直保持着虚心学习和融合的心态。

三大技术赋能五大生态圈

平安的原则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平安的科技体系中,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三大核心技术的地位十分重要。

人工智能相当于大脑,负责思考和做出判断;区块链就好像是神经网络,遍布平安集团的各项业务之中;云计算类似于身体肌肉和组织,承载着庞大的中国平安金融集团。

平安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缩减了庞大的人力成本,而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则直接为专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帮助。平安主导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400多个实际落地场景,覆盖了全部的五大生态领域。

平安的区块链技术拥有业内最强零知识验证算法库,延时

可以说,依靠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三大核心科技,平安科技围绕赋能金融的战略构想,形成在金融科技、医疗科技、智慧城市服务等方面多样创新。

平安的创新和其他公司创新不一样,大部分其他的创新都是一个点,平安却是一个立体型的、整体的创新,好像一架飞机,它能够把飞机组装出来,也可以把一台汽车组装出来。

无数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平安做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科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业态?与互联网公司的科技有什么不同?

平安有大量的金融生活应用场景和数据,这为科技赋能业务提供了基础。近年来,平安构建了“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

赋能五大生态圈,我们对内深挖业务场景,助力降本增效,加强风险管控,打造优质产品和极致服务体验;对外依托自我孵化的科技主体,输出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行业整体科技水平提升。

赋能五大生态圈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在投资科技业务时,前期盈利并不是主要目标,而是首先思考为什么要孵化这些业务。

截至目前,平安已经孵化了好医生、医保科技、陆金所等11个科技公司。这些公司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建立场景、建立流量、产生收入,最后一个阶段才是盈利。

过去金融业主要是“以我为主”,科技驱动也是“以我为主”。如果进入了生态驱动,就是客户到哪里,金融服务就到哪里。对标科技公司

30多年来,平安积累关键技术的历程,完全是从0到1,然后从1到N的过程,不断地试错达到了今天的积累。

过去十年,我们用科技让平安金融业务的竞争力快速提升。我们现在希望把自己的技术、经验运用在更多的领域,以实现对更多行业的反哺。

未来十年,平安在“金融 科技、金融 生态”的规划指引下,将进一步发力,在“金融 生态”上探索更多的可能。

这需要继续吸引人才。平安每年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绝不手软。目前平安拥有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从业人员9.9万名、研发人员2.9万名,顶级科学家超过1000名,并积极与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高校、机构合作产出科研成果。

未来,平安仍将致力于人工智能等几大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近年来,科技公司挺进银行保险业的脚步不断加快。它们拥有进攻型的企业文化、反应敏捷的组织体系、先进的网上金融技术,以及黏连度极高的庞大用户群。它们的进入将对传统金融业形成极大的冲击和颠覆。

我认为,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公司。面对不断加剧的竞争态势,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勇敢地迎接改变和挑战,主动出击,“跑赢”现代科技企业。

未来10年到20年,科技公司将逐渐替代传统金融、制造类企业,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主力军。平安别无他路,未来应该转型为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

过去20多年,平安一直将友邦、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参照系。近几年,我们将先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作为重点对标对象。

无论是同业还是跨界,外界对平安的认知是“已经进入无人区”,平安的征程刚刚开始。

作者为平安集团联席CEO兼CIO,编辑:谢丽容,原载2019年5月27日《财经》杂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