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牛排怎么点好吃(牛排总是做不好)
承接上一篇,咱们继续!
三、烹饪后Q18 为什么要静置?
很多人牛排煎好上桌,就开始切了,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牛排起锅后,是需要“醒一醒”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静置。
我们前面说到了,牛排煎的过程,是一个由外至内的加热过程,每面煎至焦脆的过程,大约1分钟,而此时一块牛排的温度分布是怎样了?
锅温是200度,煎1分钟后,牛排表面的温度也是不会低于100度的。而我们前面提到了,牛排根据熟度不同,最终要达到的中心温度,一般是落在50-65度这个区间内。
那如果两面各煎1分钟,起锅后立刻切开,中心温度是不是落在这个区间内呢?明显不是。
一般恢复室温的牛排,整块牛排的温度大约在20度上下,而煎到表面100度的过程,表面与中心的温差,是需要时间来同步的,根据热力学的热传导微分方程:
不好意思,我也没看懂。
装*不成,但咱们常识还是有的。我们都知道,热是会从高温向低温传导的,而且这个传导过程最终会趋向于一个稳态,至于趋于稳态的时间,也跟温差、厚度、导热系数等等有关系,当我们在讨论一块牛排的时候,我们假设导热系数是差不多的,表面和中心的温差也是差不多的,而且也都是片状的准圆柱体,那么越厚的牛排,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越久,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静置,目的就是让煎牛排时表面的温度传导到中心,使得内外都可以相对均匀得达到50-65度的目标区间,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熟度。
而如果不进行静置,两面的温度是比较高的,也就是前面说的处于收缩的状态,在牛排未切开的状态下,两面的牛排汁液除了一部分泄出之外,还有一部分被挤压到牛排中间,此时用刀一切,这些汁液也就一起泄出,汁水横流但牛排却干柴了。
而静置过后,中心的温度提升,两面的温度降低,当牛排整体温度都回落到65度以下时,受热收缩的牛排会部分恢复松弛,汁液也就不会处于被挤压的状态,此时再切开,汁液可以较好地保持,也就是我们说的,汁水丰盈,而且熟度也比较均匀。
当然,当牛排太厚的情况下,表面温度也许都还没传到到中心,就已经开始回落了,这样可能中心温度就从来没达到过所需要的熟度,就会出现夹生的情况,所以太厚的牛排也是无法通过静置来达到较为均衡的熟度的,还是得借助烤箱或者低温慢煮等工具。
一般来说,2cm-2.5cm左右的牛排,我们需要静置的时间差不多是3-5分钟,静置过后我们再切开,这样薄切牛排也可以达到相对外焦里嫩的理想状态,此时撒盐和撒黑胡椒等调料开吃即可。
而经常有人会提到静置时牛排变凉的问题,这个要根据气候和当地气温自己调整,例如在广州,天气炎热时候直接常温盘子静置即可。但如果是开空调或者冷天,或者气候较凉的地方,直接常温盘子进行静置,3-5分钟后牛排确实会有点凉,使得牛排香气不足,也不足以激发黑胡椒等调料的香气,那么怎么办呢?
答案是:提前温热盘子。
其实很多稍微周到的牛排餐厅,也都是会这么做的,不然在有空调的餐厅里确实很容易牛排就凉了。温热的方式也很简单,如果有烤箱,那么把盘子放到100度左右的烤箱里放5分钟就可以达到温热略烫手的状态。
此时把牛排放到盘子上,静置5分钟后盘子依然可以有余温,此时上桌切开即可。
如果没有烤箱或者是用的较大的木盘不方便放进烤箱怎么办?也很简单,用100度的热水冲淋十几秒,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要注意擦干后再把牛排放上去,免得煎得焦脆的牛排变得湿哒哒的。
如果温热盘子依然会凉,那么可以在静置的时候,再给牛排和盘子加上一个罩子,或者送入调为发酵档或30-40度左右的烤箱里静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静置后牛排变凉。
Q19 为什么有时候静置时会大量出血水?
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前面讲到的烹饪出血水问题,其实是一个道理的,因为我们牛排煎完起锅之后,牛排表面的温度是会逐渐传递到牛排内部的,当中心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并达到了前面讲到的,结缔组织的受热收缩温度时(60°C -65°C),那么牛排内部的汁液也一样会受到外力挤压而泄出,导致静置时候虽然没有加热,但血水还持续流。
简单的说,就还是煎过头了。
除了下次注意烹饪温度之外,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呢?可以考虑将温热的盘子换成常温的盘子,适当降低牛排两面温度。
当然,这里说的是大量,如果只是有少量血水渗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加热的时候锅温是200°C,靠近表面部分的牛肉在静置阶段是一定会持续升温并超过65°C的,所以完全不渗出血水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的是经过干熟的牛排,持水性又较大提升的牛排。
Q20 牛排有酸味/膻味/腥味正常吗?
不能一概而论,要细分草饲/谷饲,以及不同的部位。
对于大部分的牛排来说,如果有难以接受的酸味,是不正常的,是因为牛排出厂之前没有做好排酸工序导致,是属于厂方屠宰排酸工艺不到位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以后不买这个厂的就行。
那如果是轻微酸味呢?是正常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牛肉会酸。一般肉类切割后,会经历新鲜期、僵直期、后熟/自溶期、腐败期这几个阶段。
而新鲜期的时间特别短,一般牛肉也就是在2-3小时之后就会逐步进入了僵直期。僵直期是因为肌肉的不可逆的永久性收缩导致的,随着进入僵直期,僵直反应的逐步加大,肉会越来越硬,僵直峰值时肌肉硬度可以是原来肌肉的10-40倍!同时由于无氧酵化产生大量乳酸,所以肉质PH值也会明显改变,肉会变酸,所以僵直期的肉基本可以认为是不适合食用的。而牛排用的肉,一般都会经历一个排酸过程,也就是等到肌肉无氧酵化反应结束后,酸度变低,PH值回升,这个过程即是解僵,也称为排酸。
当然,即使经过良好的排酸,PH有所回升,但也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乳酸残留,这正是牛排有时候略带轻微酸味的原因。
而因为乳酸的产生主要是在肌肉而不是在脂肪,所以,瘦肉越多的牛排,这种微酸的现象会越明显,最明显的就是菲力部位,是一定会带有轻微酸味的,即使是和牛菲力也一样会有微酸。另外像草饲牛排,也会有一点点带酸。而同样谷饲天数情况下,西冷因为脂肪含量是在背筋而不是在肉里,所以也会比眼肉更偏微酸一点点。
但如果牛排厂的排酸工艺比较好,就会极大地改善这个酸味,使牛肉的味道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相反,如果牛排加工厂排酸工艺不行,在PH值还比较低的时候就冷冻并出厂了,那么你吃起来就会有一股令人难以接受的酸味。
而僵直期后,肉还会进入熟成期,肌肉的酶开始发生作用分解各种蛋白质、糖分等,肌肉恢复部分松弛,酸度极大降低,并产生更加复杂的风味。所以一般经过湿式熟成的牛排,味道要比未经熟成的牛排好。
而腥味与膻味,要因人而异,例如有的人就会觉得那是牛肉味,而有的人会觉得那是膻味,其实就是牛肉本身的味道。
这种味道在草饲牛身上非常明显,这也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原切牛排,买了草饲牛排却觉得吃不惯的原因,因为那个味道确定要比合成调味牛排重很多。
如果你一点点带酸味都接受不了,那么尽量避免买瘦肉含量很高的部位,尤其是菲力。如果你不喜欢肉味重的牛排,也尽量不买草饲牛排。
当谷饲天数加长,脂肪比例会变高,瘦肉比例会降低,轻微酸味的现象就会逐渐改善。另外谷物饲养天数越长,奶香味也会越明显,“膻味”就会更轻,口感也因为脂肪含量更高而变得更嫩一些。
Q21 牛排太韧,正常吗?
正常情况下,除了特别高级别的和牛以及特别嫩的菲力外,正常情况下牛排一定都会有一些嚼劲的,不可能做到入口即化,也不可能像合成牛排那样满口牛肉粉饼的口感,如果之前一直吃合成牛排,很有可能第一次吃真正原切牛排时,反而觉得有点韧。
那排除以上不正常比较外,什么情况下牛排会偏韧,很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
1.买的是低段位的草饲牛排
2.买的是比较有嚼劲的部位
3.买的是非牛排部位
4.烹饪过度
草饲的原因,因为国内进口的都是相对偏低端的草饲,肉质相对老韧,所以牙口不好的会觉得吃不动。但这里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草饲牛肉都老韧,草饲冷鲜肉或者部分新西兰草饲小牛肉,以及高级别的草饲牛排,都有可能有不错的口感,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部位的原因,常见的是西冷,西冷是几个核心部位里最有嚼劲的,如果初次尝试牛排,或者牙口不好,可以先不尝试西冷。至于为什么西冷韧还那么贵,是因为西冷香气很足,高温煎到焦香时的香气非常好,加上有的人就喜欢带点嚼劲的,所以西冷也有它自己的市场。
非牛排部位,很多品牌包装成什么日式小牛排、轻食牛排、臀腰牛排,谁吃谁知道。
烹饪的原因,其实就是加热过头导致去到了9成熟或者全熟了,这样汁液全部流干,牛排干柴,口感老韧,这也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很多问题都是在说这个问题,请从头到尾再看一遍,看看哪里没做好。
Q22 牛排应该如何调味?
调味的东西本身是千人千味,并没有所谓的定律的,但为什么还写呢,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了很多人对调味有一定误解。
像很多人网上买原切牛排,也经常会问店家——你们为什么不配黑胡椒酱?
在此时此刻往前推20-30年,你会发现那个年代的餐厅牛排,最流行的酱汁无非就是黑胡椒酱、番茄酱,好一点的会有蘑菇酱,这也是一定程度受到了海派西餐的影响。
而当牛排从线下餐厅走上线上电商时,黑胡椒酱也就成了合成牛排、调理牛排的标配酱汁,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买原切牛排的时候,还是想着店家是不是应该配黑胡椒酱。
虽然不是说用黑胡椒酱就不行,法餐里很多牛排也是搭配各种各样酱汁的(虽然很少见黑胡椒汁),但,如果是小调料包那样的便携酱汁,其实是不推荐使用的。
酱汁要做好其实并不简单,像法餐的酱汁,最基础工作就是先调高汤,但有多少人在家会为了做一块牛排熬制高汤来调酱汁?基本上可行性很低的事情。
那合成调理牛排搭配的那些酱料包呢?想想都知道,合成牛排一片才多少钱,还能配高汤调制的酱汁吗?大部分的酱料包调料表都是这样的:
用这种酱料包,其实味道远远不如最简单的现磨黑胡椒与粗盐,因为本身原切牛排经过高温煎之后就非常香,外壳也焦脆,淋这种酱汁不仅味道上不会有多好的提升,反而会把焦脆的外壳弄得湿哒哒的,得不偿失。
所以,如果本身是一块上好的牛排,与其用这种酱料包,不如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对牛排进行调味即可,最经典的调味方式其实就是现磨黑胡椒与粗盐,我们一个个来说。
黑胡椒,原产于印度的一种香料,但据考古研究,这种香料早在3500年前就开始参与到海陆贸易当中并传播到了埃及、希腊、罗马等地区,甚至不乏为了这一香料而开战远征的。直到今天,黑胡椒在西餐里的地位依然非常高,可以说与盐一样,都是西餐里非常基础的调味料,目前主要的产地就是越南、印度、印尼和巴西等地区。
与牛肉搭配最多的当然还是黑胡椒,因为牛排本身是舶来品,而黑胡椒是西餐香料里最重要的一种,所以如果只是用最基础简单的调味,大部分的西餐也会选用黑胡椒,像煎贝柱、焗虾等等也都可以见到类似的调味。
换句话说,如果你很喜欢孜然,用孜然来调味牛排,我个人觉得也是可以的,自己喜欢就行,不必太在意别人约定俗成的东西。
当然,黑胡椒本身与牛排也还是很搭的,因为它轻微辛辣,香味醇厚,带有清新柑橘、木质、温暖和花香的味道,能够很有效的激发肉本身的香气。
而且黑胡椒主要香味是来自于蒎烯、香桧烯、柠檬烯、丁香烃、胡椒碱等物质,以易挥发的萜烯类物质为主,一旦研磨后,就会在短时间内挥发,受热情况下挥发会加速挥发,所以不管是否提前已经腌制了黑胡椒,一般都会在上桌前再撒上一遍现磨的黑胡椒。
这里强调的现磨,也是针对黑胡椒香气易挥发的特点而来的,如果买的是已经磨成碎的黑胡椒,香气其实已经挥发了挺多,会不如买原粒黑胡椒现磨时的香气,所以如果经常家里吃牛排,其实最好的方式还是自己买个研磨瓶和黑胡椒粒,随时用就磨上。嫌麻烦的话,一般超市也有味好美等带研磨瓶的原粒黑胡椒出售,大概二十元左右一瓶。至于黑胡椒的产地有什么风味不同,暂时不在这一篇展开,以后会有文章专题介绍。
至于盐,很多人说要海盐,有的说要岩盐,然后就开始扯海盐有多么珍贵,岩盐有多么有营养价值,这都是扯,其实跟盐的生产方式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跟盐的形状有关系,在牛排料理上,我们要的其实就是粗盐而已。
为什么要粗盐?因为研磨粗盐颗粒大小不均匀,撒到牛排上后,你就会发现切出来的牛排,一口咸一口淡,这种颗粒偏差又不会过大导致过咸过淡,所以它会带来层次感和惊喜感,这就是不均匀口感带来的神奇效果,这在烹饪上是非常常见和常用的,食戟之灵也还专门有一集讲过。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要用什么盐?其实可研磨的粗盐就可以了,像喜马拉雅岩盐、粗粒海盐都是可以的,现在连国产粤盐也有类似的可食用粗盐带研磨的了,所以这种盐也不难买,也不必神话某些牌子的岩盐和海盐。
当然,如果你本身吃牛排就不多,觉得备一瓶研磨黑胡椒和一瓶研磨粗盐很麻烦,其实也可以将就,一些牛排店也会搭配送一些研磨好的黑胡椒碎和盐,直接用也是可以的,甚至用家里的细盐,把握好撒上也是可以的,也不是说非要研磨的才能入口。
如果你觉得味道还不够丰富,你也可以在起锅的最后阶段,往锅里丢一些香草,例如几株迷迭香、百里香、蒜头片,然后和牛排一起起锅摆盘,这样就可以给牛排增加一些更丰富的香味。
如果是低温慢煮,也可以在慢煮阶段就把香草和牛排抽真空一起同煮,也可以起到丰富调味的作用。
至于其他酱汁调味,我们也先不展开讨论,以后有机会再写一篇专题的。
Q23 盘子、刀叉如何选?
按西餐的习惯,牛排是一人一份,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一人一盘,一套刀叉自己切。
而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把牛排当做一道菜,做一块厚切牛排,然后切好,撒上调味后上桌,大家自己夹。
以上就是两种不同的场景,用的盘子刀叉都是不同的。
先说盘子,因为不管是一人份还是当做一道菜,盘子都以一块牛排能放下再搭配些配菜即可,不需要搞得太大,材质可以是陶瓷也可以是实木,它们各有优点。陶瓷相对简洁,也容易温盘,但切感个人不太喜欢,剐蹭声音也比较难受。木质盘切感比较好,但温盘比较不容易,不能烤过了,不然会变形。
另外,盘子容易积水,如果煎过头的牛排泄水了,容易把牛排底部泡湿哒哒的,所以最好先把牛排静置后,再放入盘里。
另外,如果是当做一道菜,那么也可以先用熟砧板切好,再转移到木盘或者陶瓷盘上。
刀叉呢,如果是一人一份,那么像WMF这样的12件套,就够6人使用,性价比很高,切感也很好。
如果是当做一道菜,那么稍微锋利一些的家用刀就可以了,注意生熟分开使用。
Q24 煎完牛排锅具如何处理?
这里特指铸铁锅,煎完牛排的铸铁锅因为很烫,所以很多人觉得很头疼。这里我不建议大家立刻处理这些烫手的锅,尤其不建议拿水冲淋降温,很容易把你好不容易铸铁锅上养出来的油膜给毁掉了。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管它。等你吃完牛排后,再来处理锅都一定还有余温,这个时候用热水冲淋,如果不是很油腻可以冲淋和刷干净即可,如果比较油腻则用少量洗洁精擦匀再冲洗干净。
而如果是条纹锅,则会相对比较难洗,需要用到尼龙刷子,尽量把缝隙都擦洗干净,不要留有残渣。
洗完的锅,不仅要擦干,还要放到灶台上烤干,因为铸铁锅是极易生锈的,不要把未擦干的铸铁锅直接收纳,否则下次拿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锅一定会锈迹斑斑,到时候就得刷掉锈迹再重新开锅了,会比此时烘干更麻烦。
四、速成笔记讲了这么多,很多人可能等不及看2W字再开始煎牛排了,这里也给大家提供2种不同牛排的速成笔记,大家也可以先按以下方式来先进行牛排烹饪,等遇到以上问题的时候,再翻出这篇文章看看如何解决即可。
Q25 如何处理常规厚度牛排
适用牛排厚度:1.5cm-2.5cm
所需工具与调料:厚底煎锅、厨房纸、色拉油(建议一级玉米油)、牛排夹、黑胡椒、盐
步骤一:解冻
先将冷冻的牛排放入冰箱冷藏室(2°C-4°C),不需要拆袋缓慢解冻12小时-24小时。
在烹饪前提前2小时,将牛排从冷藏室移至常温环境,让牛排恢复室温。
彻底恢复室温后,将牛排表面血水用厨房纸擦干。
步骤二:煎制烹饪
将锅温度烧至200°C,加入30ml的色拉油(建议一级玉米油)润锅,保持中大火。
五成熟:保持中大火,锅温保持200°C,将牛排两面各煎40-60S左右至表面焦脆。
七成熟:保持中大火,锅温保持200°C,将牛排煎到表面略微出血水时翻面,另一面也略微出血水时,起锅,整体时间约120-150S。
*喜欢增加些风味的,在最后阶段可以加入蒜片和香草,也可以先把香草和蒜片煎好后夹起来,再开始煎牛排。
步骤三:静置与享用
将牛排起锅放置盘中,静置3-5分钟,如果太油,可以用厨房纸吸取表面多余油分。
切开牛排,撒上黑胡椒与盐,即可享用。
Q26 如何处理厚切牛排
适用牛排厚度:3cm及以上
所需工具与调料:厚底煎锅、可低温加热的烤箱/蒸箱/低温慢煮机(搭配低温慢煮袋子)、厨房纸、色拉油(建议一级玉米油)、牛排夹、黑胡椒、盐
步骤一:解冻
先将冷冻的牛排放入冰箱冷藏室(2°C-4°C),不需要拆袋缓慢解冻12小时-24小时。
在烹饪前提前2小时,将牛排从冷藏室移至常温环境,让牛排恢复室温。
步骤二:低温烹饪
对于3cm左右的牛排,可以将牛排取出,使用以下方式进行低温烹饪
(1)低温慢煮:将牛排放入低温慢煮真空袋抽真空,低温慢煮1.5小时,三成熟设置48°C左右,五成熟设置52°C左右,七成熟设置56°C左右。
(2)低温慢烤:将烤箱预热至70°C-80°C,三成熟约设置40分钟,五成熟约设置1小时,七成熟设置1小时20分钟。
(3)低温慢蒸:将牛排放入蒸箱中慢蒸1小时,三成熟设置48-50°C,五成熟设置52-55°C,七成熟设置55-58°C。
低温烹饪后,将牛排表面血水用厨房纸擦干。
注意:
*2.5cm以下的牛排不需要进行低温烹饪,3cm以上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低温烹饪之前一定要彻底恢复室温,否则以上时间会严重不准。
步骤三:煎制烹饪
将锅温度烧至200°C,加入30ml的色拉油(建议一级玉米油)润锅,保持中大火。
将牛排两面各煎1分钟左右至表面焦脆,厚切牛排需要边缘进行煎边至表面焦脆。
*喜欢增加些风味的,在最后阶段可以加入蒜片和香草,也可以先把香草和蒜片煎好后夹起来,再开始煎牛排。
步骤四:静置与享用
将牛排起锅放置盘中,静置3-5分钟,如果太油,可以用厨房纸吸取表面多余油分。
切开牛排,撒上黑胡椒与盐,即可享用。
五、其他问题
Q27 牛排到手化冻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看似跟烹饪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关系很大,因为化冻处理不好,对肉质影响还是挺大的。
虽然现在的冷链物流越来越好,但因为各地配送时效不同,在末端配送脱冷环节,所以有的地方还是会难以避免遇到化冻情况,那怎么处理才能使得肉的品质影响最小呢?
一般我是建议不拆袋子,直接放到0度冰箱层,保持在冷鲜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下,只要你的牛排本身不是什么走私的,中间流转环节是卫生可控的,是可以保存1-2周的时间的。
如果没有0度冰箱,那么如果是近期几天要吃,也可以放到4度冷鲜层,但这里要注意一下,因为4度层温度波动比较大,因为经常打开冰箱门,尤其是直冷冰箱靠近门的位置,温度是会比较高的,所以如果放4度层,需要放比较靠内部的地方,冰箱也需要少放点东西,这样可以放个3-7天。
那如果你短期内不吃,又化冻了怎么办呢?只能冷冻起来了。如果家里冰箱有速冻功能,可以直接速冻,如果没有速冻功能,那么就放到冷冻层里冻起来,下次解冻的时候正确地缓慢解冻,也可以将肉质的损伤降到最低。(详见:Q4如何正确解冻一块牛排)
Q28 袋子漏气,可以直接放冰箱吗?
这是一个难免会遇到的问题,毕竟真空抽好了,封口没封好,或者被戳了一下,或者原本就没抽好,都有可能导致袋子漏气。
首先,说下为什么很多冷冻肉类都需要抽真空?这里主要是为了防止肉表面“冻伤”,肉类在冷冻之后,肉表面的水分虽然结成冰,但这些冰是会缓慢升华的,直接从冰变成水蒸气挥发走了,这样就会看到冰晶升华后,肉表面留下的缝隙,这样表面的肉质就会变得非常难吃。如果抽真空的话,是可以很大程度防止冰晶的挥发的,这样长时间冷冻保存时,就可以避免冻伤问题。
至于细菌问题,大家倒不必担心,牛排防止细菌更多是依靠低温冷冻,而不是真空,所以抽不抽真空对防止细菌来说并没有太直接的影响,如果到手准备吃的,漏气就直接拆袋解冻就可以了。
那如果想复冻怎么办?
如果你有家用真空设备,则只需要原袋子拆开,再重新封装抽真空一次即可。如果没有怎么办?也不难,只需要用保鲜膜将肉表面完全贴合覆盖裹上几层,也可以很好地防止表面冻伤。
Q29 如何正确解冻一块牛排?
解冻,是烹饪牛排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个环节,解冻方式的正确与否,对最后出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我们都知道,冷冻过程其实就是细胞内及细胞外的水形成冰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冷冻效率多高,由于冷冻时细胞内外的冷冻时间不同步,或多或少会引起细胞间隙就被冰晶“撑大”了,而当解冻太快的时候,细胞外的冰晶先融合,细胞内仍冷冻着,水份无法有效补充回细胞内,就会导致牛排失水严重。
所以,除非你真的临时特别想吃,不然还是建议你提前解冻,要提前先将牛排从冷冻层放回冷藏层,缓慢解冻1天后再拿到室温环境1-2小时,彻底恢复室温,这样也可以让肉质的损失最小。
Q30 如何判断一块牛排颜色是否正常?
首先,牛排本身就可能存在不同颜色的,一般规律是:
牛龄越大,颜色越深;瘦肉越多,颜色越深;适当氧化,颜色偏红;反复化冻复冻,颜色偏浅。
那颜色是否正常,就要综合以上条件考虑,一般是要拆袋并解冻后,经过适当氧化后观察比较准确,比较好的肉色应该是在氧化后,有明亮鲜艳的朱红色肉色为佳。
而如果一块牛排颜色过于浅淡,要么这是小乳牛那样的小牛肉,要么就要结合肉是否有点松散来判断是不是反复化冻过了,或者是走私的日本和牛。
而脂肪颜色呢?大部分牛排的脂肪颜色是偏白色的,但并不绝对,因为也有相当一部分牛排脂肪颜色是黄色的,也就是牛肉黄脂现象,这是由于部分牛种基因下,会导致牛肉脂肪沉淀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从而使得牛肉脂肪变得偏黄。
最常见的黄脂牛排可能要数草饲牛排了,因为部分地区会用干草饲料来饲养肉牛,而干草含有类胡萝卜素,所以草饲牛往往会有一定概率黄脂。而如果是谷饲,这种现象相对少见,草饲后经过一段时间谷饲育肥的牛排,也往往脂肪转白。
另外牛种也有一定关系,例如奶牛牛种黄脂概率更高。
但不管是黄脂、白脂,其实只要是健康的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你买了一块号称谷饲百天的牛排,脂肪颜色却是黄的,那你可能要适当怀疑一下,是不是店家拿草饲牛肉冒充了。
这个坑我也遇到过,号称谷饲百天买回来脂肪却特别黄特别像草饲牛,大家自己也可以多留意一下。
= 结语 =啰啰嗦嗦写了很多,实际上都是一些小细节以及烹饪背后的原因,写这么多的原因也主要是希望大家遇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同时,可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大家遇到问题也更容易自己变通解决,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教一个300字的简单步骤如果能学会,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天天来问各种做失败的原因了。
至于是不是还有大家关心的问题但没写到的,也欢迎大家留言,有能力回答的话,我也会继续补充回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