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材料力学谁讲得好(六学梗知乎和b站发芽)

2018年底,网络上突然掀起一股“六学”之风,“六学梗”在知乎和b站两大年轻人聚集地遍地发芽,什么“文体两开花”、“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中美合拍”等,并迅速蔓延至微博,豆瓣,各大门户网站,引发全网模仿,改编,创造至今,热度不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b站材料力学谁讲得好?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b站材料力学谁讲得好(六学梗知乎和b站发芽)

b站材料力学谁讲得好

2018年底,网络上突然掀起一股“六学”之风,“六学梗”在知乎和b站两大年轻人聚集地遍地发芽,什么“文体两开花”、“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中美合拍”等,并迅速蔓延至微博,豆瓣,各大门户网站,引发全网模仿,改编,创造。至今,热度不退。

“六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现象,其主要所指对象为86版《西游记》扮演者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以六小龄童往昔的作品、言论、行为等为素材,进行二次创作,带有极强的讽刺性、戏谑性、狂欢性和荒诞性,深度参与该活动的人(主要是年轻人)被称为“六学家”。

六学并不是空穴来风,百度贴吧—西游记吧最开始对六小龄童提出异议,2007年,六小龄童出演了《吴承恩与西游记》,在该剧中,六小龄童扮演了从28岁到82岁的吴承恩,剧情,3D观看效果,对《西游记》原著的理解程度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恶评。

2014年,六小龄童在《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饰演玉帝,这些均没有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的“春晚事件”成为转折点,六小龄童的微博粉丝暴涨几百万,随后,六小龄童出镜率增加,在大学、中小学发表了近千场内容相似的演讲。

2017年,在86版《西游记》杨洁导演葬礼上,六小龄童因公开宣传自己的新作品引起争议,直接导火索为2018年的吴承恩故居事件,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这场声讨之中,他们扒出六小龄童的微博,活动视频,演讲内容,影视作品,出版专著等,以一种匪夷所思的热情全方位地“研究”、“探讨”,甚至将六小龄童言论的批判与总结荒诞地上升至“六学”这样一种学术的地位。

86版《西游记》陪伴了众多人的童年时光,六小龄童版孙悟空的演技堪称经典,可以说,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岁孩童,几乎都对这个乐观向上,勇敢活泼的孙悟空充满了欣赏和热爱之情。六小龄童对猴戏的传承和发扬,对西游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大众传媒时代,确实颠覆了那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数人被卷入网络的漩涡,围绕着漩涡的中心,在“意见领袖”的撺掇鼓吹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起哄,抖机灵,站队,群嘲,以聊慰无趣的生活。

现在,处于漩涡中心的就是年过六旬的优秀演员六小龄童,而参与这场狂欢,站在六小龄童对立面的,不是广大人民观众,而是年轻一代,把范围扩大一点地说,以90后为主。

尽管我们并非处于后工业社会,但是后现代艺术却不置可否地渗透在我们的文化中,而90后,正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下成长起来的。

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却又反叛现代主义,它的概念难以确定,因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自身反对任何形式的定义,但是对后现代主义的认知却是大致相似的,这就是—游戏化、去中心化、互文本化、解构性、不确定性、开放性,抓住一点理解就可。

即,后现代主义是对传统的兴趣、利用和颠覆,它对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提出质询和疑问,比如,到底吴承恩是不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86版《西游记》是否符合原著?它对经典作品进行重构,瓶贴和解读,b站大量的影视作品鬼畜视频便是例证。

提起后现代,不得不提《大话西游》,其可看做是后现代文本改写的典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后现代,如果说86版电视剧《西游记》有着“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大话西游》则是完全从《西游记》的裂缝处,构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故事,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五百年前和今世的时空变换,普通爱情观的演绎,都完全地被消解。

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文本,《大话西游》和原著《西游记》之间有着强烈的互文本关系,名著改写“修正、位移、重构”等基本方法在《大话西游》中得到了极致的展现,对其他电影如《重庆森林》也有戏仿,如影片中对王家卫台词的挪用和语境置换,当至尊宝找到紫霞,紫霞突然拔出剑抵在至尊宝的咽喉上,为了活命,至尊宝说出了那段经典的爱情台词。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不知道珍惜,……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在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中其表述的情景是警察阿武失恋。

“如果记忆是一罐罐头的话,我希望它永远都不会过期,如果要在这个日期上面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当观众只记得《大话西游》中的这段台词而忘记《重庆森林》的话,不得不说,其挪用是相当成功的。

《大话西游》中体现了很多互文性手法,如拼贴、滑稽反串、戏拟等,这和当时新生的互联网不谋而合,1997年遭遇冷遇的《大话西游》依托于互联网走红,从一个被主流媒体斥为“垃圾”的电影变成了一部年轻人心目中的“宝典”便意味着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表达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完全接受后现代对经典的反叛,甚至,他们乐于成为后现代文本的创造者。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待今天的“六学”时,发现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如此地符合后现代的特征。

在杨洁导演的追悼会上,六小龄童发表致哀之后,说了一段话: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将正式开机,我继续扮演美猴王孙悟空,我会用美猴王艺术形象,努力创造一个让杨洁导演和海内外观众满意的新的银幕形象。

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看做是原文本,而众多“六学家”们利用后现代的拼贴、挪用、戏仿,对这句话进行了不同程度地创作,随便一个场景,都可以套用这段话。

六小龄童的表情包、语录集合体、鬼畜视频等,经由互联网的传播,此刻,正在复现当年《大话西游》的盛况,同样是那批年轻人,他们采用了最符合大众的、流行的、稍显低俗的方式来对这一“来之不易”的文本进行后现代式解读。

但是现在,不再是对某部影视作品,而是对某位影视演员,在没有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造成实质性伤害之前,他们表现出的无所顾忌,嬉戏娱乐乃至癫狂值得深刻反思。文/胡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