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演了一辈子的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遇到坎坷和波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面对、战胜逆境。此时有一部电影,对于身处逆境的人们,也许会带来许多感动和启迪。

由王兴东担任艺术监制和编剧,雷献禾执导、卢奇联合导演,卢奇、于慧主演的电影《邓小平小道》,4月22日正式登陆内地院线。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影片选取了邓小平人生中最失意的三年,讲述他被下放到南昌的工厂劳动时,依然乐观面对、积极工作、无微不至照顾家人的一段非凡经历。一条风雨无阻走了三年的“小平小道”,见证了这位伟人的崛起。小道连大道,走上康庄道。深圳广电集团作为第二出品方深度参与了该电影的创作,也是表达深圳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缅怀及感恩之情。

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演了一辈子的(1)

《邓小平小道》中的主人公邓小平,由我国著名特型演员卢奇饰演。演了大半辈子的邓小平,每一次创作,他都在寻找新的表演突破点和新的创作激情。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卢奇坦言,这是自己演过这么多部邓小平的影视作品中,最掏心窝子演绎的一次,“影片塑造的虽然是一位领袖,但通过无数的生活、工作细节,呈现出邓小平最平凡真实的一面,最打动人的是他的人情、人性。”

电影

以小见大,呈现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邓小平

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演了一辈子的(2)

很多观众此前也许并不知道,“邓小平小道”是什么?它在哪里?影片为我们普及了这个历史常识: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为方便邓小平上下班,工人师傅们从工厂后墙开了个小门,并用炉灰渣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路,直通他在南昌步兵学校的住所。邓小平承受着人生低谷的压力,一边坚持劳动,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大儿子,每天沿着这条小道步行上班风雨无阻,一走就是3年4个月。后人把这条小道称为“小平小道”。

《邓小平小道》另辟蹊径,展现的是伟人的下放生活,失意时的人生态度,与过往我们在银幕上看过的领袖形象截然不同。卢奇坦言,这正是剧本当初最吸引他的地方:“以前我演的邓小平,很多都是在开会、讲理论、讲发展改革的方针路线;而这部影片中的他,到了人生的低谷,他能够积极乐观地生活,坚定他的信仰,还要照顾他的爱人、残疾的儿子,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才最体现他坚毅的性格,对共产党的初心不忘,全面表现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人的情感。”

影片中有不少细节充满戏剧张力,牢牢抓住观众的情感。尤其是邓小平要照顾瘫痪的儿子,体现父子情深的一面。“最难忘就是演给儿子接风的戏。儿子本来很健康,比赛跑步还得过奖,但这个时候儿子摔残废了、坐在轮椅上,他要压抑住内心的悲痛。他还要启发内心灰暗的儿子,重燃人生的希望。他白天坚持劳动,晚上还要照顾儿子,半夜每隔两小时起来给儿子翻身、擦背……”卢奇细数这些难忘的细节。表演时,他要不断揣摩邓小平的心境,体验伟人此时此刻的精神世界,将自己完全代入其中。

一条“小平小道”,也体现了邓小平与劳动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片中有个场景让卢奇印象深刻:“看到百姓的孩子吃不上粽子,在道边哭,负责看守的警务员又不肯将特别申请的粽子送去,就非常生气,直接拍了桌子!对,你别看我演的邓小平看着很温柔,其实他的个性柔中带刚,刚起来还挺刚!”

影片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邓小平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无论和夫人卓琳之间,还是与儿女之间,“我要呈现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信仰有追求,也有思考;他是一个老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我就是要把人情味给表演出来。”卢奇说。

表演

没有“伟人光环”,展现伟人的人情、人性

特型演员卢奇 卢奇演了一辈子的(3)

说到表演,卢奇作为特型演员,塑造了几十年的邓小平形象,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从外形上看卢奇与邓小平很相像,但要成功塑造伟人,真正神形兼备地还原我们心目中的“小平同志”,仅靠外在条件远远不够。要走进伟人内在的“魂”和“神”,并不容易。

“观众感觉到你确实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不仅从内里体验伟人的精神世界,也通过你的表演和情感,准确地展现了伟人在那个时刻的情境和行为。你的表演是要真实的、非常到位的、真情实感的,虚假的表演是打动不了人的。”卢奇说。

这次《邓小平小道》对卢奇来说是一次集大成式的演出。看过提前点映的专家、影人纷纷点评:“影片出乎意料的感人,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真的把我们心目中的‘小平同志’演‘活’了”“卢奇奉献了他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

卢奇坦言,他曾在观影现场看到许多年轻观众感动落泪,被影片中那位舐犊情深的慈父、关心妻子的丈夫、有血有肉的伟人带入戏中。“人性的东西、真善美的东西总是能打动人。人是有很多方面的,人性、人情、人道,我们就是要把邓小平这个‘人’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在他看来,自己的演绎从来没有所谓的“伟人光环”,就是把人的善良、人的真情感、人物的这种坚韧不拔,和对信仰的追求,完完全全地演绎出来,就足以。

卢奇说,演过那么多关于邓小平的影片,这一部可能是自己最掏心窝子的一次。“因为这次演绎的是他低谷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了,但他有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因为他经历的事情太多,他能够在内心去战胜一切困难,能够在这种环境里站得直、坐得稳,仍然很乐观地去面对生活。”

而生活中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行走在“小道”上的人,面对坎坷要怎么走?面对命运该如何抉择?都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卢奇希望看过《邓小平小道》之后,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感悟与收获。“因为人都要在人生道上遇到很多艰难、困苦或不幸的,其实‘小平小道’就是一个榜样,它给我们年轻一代一种启示,让我们对生活、对困难、对人生有所思考。”

信念

一直演到自己不能演,为影视事业而工作

刚刚忙完《邓小平小道》的宣传,卢奇又将踏入新的剧组,高希希执导的电视连续剧《战上海》,卢奇将在剧中继续饰演邓小平,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百废待兴,作为华东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怎样去接管和建设新上海。

自1988年在大型历史题材电影《百色起义》中出演“邓小平”一炮打响后,只要出现邓小平的影视剧,卢奇都是导演们首选的特邀演员。饰演了半辈子的邓小平,当南都记者问到,支撑他一直孜孜不倦演下去的信念是什么?卢奇坦然答道:“这是一份工作。我们既然从事了表演艺术,我们可以演任何人,塑造任何形象,我也演过公安局长、皇帝、武林高手等等。工作需要我塑造邓小平同志的形象,我还能演,我就会继续演下去,直到自己实在演不动了,背不下台词了,就不演了。”

无论演绎邓小平,还是其他角色,卢奇都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去完成,“行行出状元!社会分工不同,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做事情。我就是秉持这个理念,共产党员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为国家工作,为我们的艺术事业、影视事业而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关子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